分享

如何在做数学题中去发散思维找到数学题的隐藏条件呢?

 wenxuefeng360 2019-10-23

数学题找隐藏条件

有的题目是对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比如基础的四则混合计算;有的题目则是考察通过运用分类,转化,归纳,类比,推理,统计,规律性,对称性,不变性,可能性等思维方法;还有的是考察数学知识的应用,比如和实际相关联的最值问题,优化问题,经济问题等组合数学。

回到正题,找数学题中的隐藏条件,这就需要从程序性知识摆脱出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化。比如应用题,不要死记硬背数量关系公式,采用图示建模等策略来找突破口。略举两例。选自王老师小升初真题巧解专栏。

1,现有牛、羊、马吃一块草地的草,草匀速生长。牛,马吃需45天吃完,马,羊吃需60天吃完,牛,羊吃需90天吃完。牛,羊一起吃草的速度等于马吃草的速度,求牛,羊,马一起吃,需要多长时间吃完?

如何在做数学题中去发散思维找到数学题的隐藏条件呢?

很多高年级孩子陷入牛吃草套路题中,思维受限,要冲出固有思维方式,回过头看看,其实核心数量关系特点是相同的,关键在于面对不同题型要进行转化思考,比如这道题目可以用方程思想,设羊每天吃1份草,牛每天吃x份草,你能通过列方程解题吗?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2,铁路旁的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小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

如何在做数学题中去发散思维找到数学题的隐藏条件呢?

火车与行人的追及问题,如果你在车尾想象绑一个人,其实就可以转化成行人与行人的追及问题。当我们遇到不熟悉的题型,要想方法(创造性)去往熟悉的题型上转化,这也是学习新知识最有效的内化方法。两次追及的过程,你能找出什么隐藏的数量关系呢?你能解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结语

以上!数学题浩瀚如海,发散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数学直觉和数学灵感的直觉思维,以及数学表象,数学想象的形象思维上。直觉和灵感其实就是各种思维方法碰撞的化学反应,合情推理找方向,演绎推理定结论。如果能用一题多解,则更深刻去理解问题的核心,希望能对孩子数学学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