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虾面,你凭什么是苏州最土豪的一碗面?

 真友书屋 2019-10-24

2019.6.14

每天早晨6点,收听姑苏好时光

6.14 | 三虾面来自姑苏好时光00:0005:47

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苏州人爱吃面是出了名的,除了常见的一些经典款外,苏州人总是喜欢想方设法弄点新的花样出来。

比如在盛夏时节,苏州人就会费尽心思捣鼓出一碗三虾面,单从身价来说,算是传统苏式汤面里的“王者”,很多人戏称它为面条中的爱马仕。

江南水乡,鱼虾自然是最受欢迎的食物,苏州人对吃虾有着深深的执着

一般在酒席,头一道上来的热菜一定是清炒虾仁,有人说这是因为“虾仁”用苏州话读起来很像“欢迎”,有欢迎客人的意思。这事儿很难去细细考究历史和典故了,反正苏州人一直坚持这个习惯。

最被苏州人宠幸的虾是太湖里的青虾和白虾,太湖白虾又称长臂虾,俗呼水晶虾,通体透明,晶莹如玉,通常的吃法多为盐水虾和油爆虾,盐水虾要咸,油爆虾要甜。

虽然虾的个头都挺小,但深谙此道的老苏州会一个接一个塞进嘴里,或者是完整底吐出一个虾壳来,或者是索性囫囵吞虾全部下肚。

说到三虾面,经过这两年各路美食达人、自媒体的科普,大家已经知道它的来历,从一只小小的虾身里取出虾仁、虾籽和虾脑三件东西,通过不同的烹饪手段,最后再组合成一碗三虾面的浇头。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实在费工夫,很多人会觉得,苏州人真是太闲了,折腾来折腾去,难道一只虾还能做出什么了不得的味道吗?

那倒也不是,其实这只是老苏州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与方式,不马虎、不凑合,在平凡里总想弄出点新意出来

江南梅雨时节这个季节,天气很不舒服,但苏州人发现,这个时候的河虾却最为丰腴,虾肉鲜美,虾籽饱满、虾脑充实,是一年里吃虾的最好时节。

苏州的美食作家老凡曾这样细致的描写过三虾面的具体做法:

制作时先将虾中的杂物清除掉,然后放入很细的淘箩里,浸入清水盆后,将虾肚子在淘箩壁上轻轻揉搓,挤出虾籽,然后把虾籽放入炒锅内加料酒、葱结后煸出香味来。是不是听着就觉得头有点大了?

接下来是掐下虾头,挤出虾仁,然后用蛋清、干淀粉上浆后待用。最后才是取虾脑,将虾头虾壳放入沸腾的姜葱水中煮一会,捞出后,去头壳,留下虾脑待用。别急,到这里还都是预处理阶段。

烹调时,先将虾仁在四分热的猪油中划散至乳白色,倒入漏勺中滤净油;原锅仍放在旺火上,放入葱末后再将虾籽、虾脑入锅略炒一下,加调料、鸡汤,锅开后倒入虾仁,略烧后勾上薄芡,淋上麻油才算大功告成。

这做一碗面的功夫足可以做好些事了,难怪孔夫子要说君子远庖厨,原来是在劝告大家千万不要轻易下厨房,不然做大厨成就感太高,容易上瘾啊。

苏州人的汤面主要分为红汤和白汤,一般来说冬天吃红汤面,夏天改吃白汤面,所以三虾面也是搭配白汤的,不过拌面显然更适合夏天,把浇头倒进里去。

讲究点的店铺一般会有老板或者专人来帮你拌面,因为这也是一项技术活,快速搅拌到每一根面条上都均匀裹上了虾籽,再配上丰腴的虾脑、Q弹的虾仁,一口气吸溜完,才是三虾面的正确吃法。

当然,到底有多鲜美还得看各人的口味,毕竟再好吃也就只是一碗面。而且如今市面上的三虾面价格也越来越高,花上100多块钱吃碗面的确有些奢侈

但是对于许多苏州人来说,没吃过这碗爱马仕的三虾面,怎么好意思自称是见过世面的“面大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