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冢宰』看王萧所造之伪书《孔丛子》

 昆曲及文史小站 2019-10-27

从『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冢宰』看王萧所造之伪书《孔丛子》

吾人曾考察所谓周代采诗说系无有其事,由汉儒伪造,收于敝作《中国古代文史考论》(台北:城邦印书馆,2019)里。但此书著者伪托于孔子后代孔鲋,此人为陈涉起义抗秦时之博士,并记其死,则此书必出于其后之人的伪造。时间只会在后而不会在前。其中有伪托子思之言的〈巡狩〉之篇,大致抄自《尚书》《礼记王制》及涉及西汉末刘歆所伪《周礼》而又增伪。其中有云『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一语,正露出首先,此必为《礼记王制》成篇后之伪造,时代至早在西汉,而又改《礼记王制》的『太师陈诗』为『史采民诗谣』,此又系依刘歆于《汉书艺文志》内所创『采诗说』的伪说,故必又在于其后如三国王肃时代 [1],而且《汉书艺文志》亦无提及《孔丛子》一书,且《孔丛子巡狩》又有引《周礼》伪书禸变调的『冢宰』,故必成于其后如三国王肃时代,而王肃拿了出来证明其主张即孔子的主张,因为《孔丛子》里的孔子谈到过的主张与王肃相同,而与郑玄说法不同。而此篇内云:

子思游齐、陈庄伯与登泰山而观、见古天子巡狩之铭焉、陈子曰我生独不及帝王封禅之世、子思曰子不欲尔。今周室卑微诸侯无霸。假以齐之众连邻国以辅文武子孙之有德者。则齐桓晋文之事不足言也。陈子曰非不悦斯道力不堪也、子圣人之后、吾愿有闻焉、敢问昔圣帝明王巡狩之礼、可得闻乎、子思曰凡求闻者。为求行之也。今子自计。必不能行。欲闻何为。陈子曰吾虽不敏。亦乐先生之道。于子何病而不吾告也。

子思乃告之。曰古者天子将巡狩。必先告于祖祢。命史告群庙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遍。亲告用牲。史告用币。申命冢宰而后清道而出。或以迁庙之主行载于斋车。每舍奠焉。及所经五岳四渎皆有牲币。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过诸侯各待于境。天子先问百年者所在而亲问之。然后觐方岳之诸侯有功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无功者。则削黜贬退以顺阴义。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命市纳价。察民之所好恶以知其志。命典礼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等。协时月日辰。入其疆。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君免。山川社稷有不亲举。土荒民游为无教。无教者则君退。民淫僭上为无法。无法者则君罪。入其疆土地垦辟。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君有庆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

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礼皆如岱宗。归反舍于外次。三日斋。亲告于祖祢。用特。命有司告群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礼也。

陈子曰诸侯朝于天子盟会霸主、则亦告宗庙山川乎、子思曰告哉。陈子曰王者巡狩不及四岳、诸侯盟会不越邻国、则其礼同乎异乎、子思曰天子封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周之常制也。其或出此封者。则其礼与巡狩朝会无变。其不越封境。虽行如国。陈子曰古之义也吾今而后知不学者浅之为人也。』

王肃伪托子思之言,谈巡狩之制。其言『申命冢宰而后清道而出』,则以西汉末刘歆佐王莽时所造伪经《周礼》以『冢宰』喻王莽之集内外之权者,知此书必出于《周礼》之后的东汉或魏王肃。而其中的『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明白系抄自《礼记王制》里的『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吾人比较一下两者: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孔丛子巡狩》:『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过诸侯各待于境。天子先问百年者所在而亲问之。然后觐方岳之诸侯有功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无功者。则削黜贬退以顺阴义。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命市纳价。察民之所好恶以知其志。命典礼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等。协时月日辰。入其疆。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君免。山川社稷有不亲举。土荒民游为无教。无教者则君退。民淫僭上为无法。无法者则君罪。入其疆土地垦辟。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君有庆。
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礼皆如岱宗。归反舍于外次。三日斋。亲告于祖祢。用特。命有司告群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礼也。』

比较以上二段文字,明白可以看出王肃就是把《礼记王制》当成底本,再加详之。而『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明白系抄自《礼记王制》里的『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而又改《礼记王制》的『太师陈诗』为『史采民诗谣』,此又系依刘歆于《汉书艺文志》内所创『采诗说』的伪说,

按,学者 [2]分析此『《孔丛子》20篇,记述孔子、孙孔伋、七世孙孔穿、八世孙孔谦、九世孙孔鲋的嘉言懿行。其中:15篇:《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孔子言行。610篇:《记问》、《杂训》、《居卫》、《巡守》、《公仪》、《抗志》,记孔伋(子思)的言行。1214篇:《公孙龙》、《儒服》、《对魏王》,记孔穿的言行。1517篇:《陈士义》、《论势》、《执节》,记孔谦的言行。1820篇:《诘墨》、《独治》、《问军礼》,记孔鲋的言行。』但依吾人如上分析可知,《巡守》之篇当然不是出自先秦子思之言,因为连西汉文帝时博士们议王制所成的《礼记王制篇》内容都抄入了,显为西汉或其之后的人所伪造的;而又改《礼记王制》的『太师陈诗』为『史采民诗谣』,此又系依刘歆于《汉书艺文志》内所创『采诗说』的伪说,再如上所言,此篇又用到西汉末刘歆伪造的《周礼》的天子重臣的冢宰,则此篇如必得东汉或魏代之人如王肃者流始能写出了。如此再看一看《孔丛子》其他各篇,其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3],以及此书究竟是不是孔门家学或家乘,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就是魏代王肃的伪造物。

从前国学大师章太炎曾指出:『子部中伪书很多,……后三种(《关尹子》《孔丛子》《黄石公三略》)无足信。………《孔丛子》。这部书是三国时王肃所造。《孔子家语》一书也是他所造。』(〈治国学的方法——辨书籍的真伪〉,《国学讲义》)。今人研究古籍真伪不能再重蹈疑古过份的古史辨的覆辙,但这次又荡向另一『替伪古史辨』过份的『走出疑古时代』的失根的学术虚无去了。(刘有恒,2019.10.25于台北)


[1] 見吾人〈從『冢宰』源流及職掌談今本《周禮》是為大司馬王莽量身定做的〉,(《西漢經學及古文偽經偽史考》,2019)。

[2] 王鈞林〈《孔叢子》的真偽與價值〉(《齊魯文化研究》,2009年)

[3] 此吾人另有多文分析之。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