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思想:数学教育之“魂”

 书童的主人 2019-10-27


数学思想,是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核心思想,也是数学教育领域中,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方式习得数学产生、发展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的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精髓,是数学教育之“魂”。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力量,领悟数学思想的魅力,理应成为数学教育的诉求。

一、理解思想的内涵

史宁中解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时指出,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和数学建模的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抽象是从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发展,其思维特征是抽象能力强。人类通过数学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及其众多的分支。可以好不夸张地说,数学学科的任何一个概念、任何一个法则,都是抽象的结果。就小学阶段而言,抽象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抽象思想的初步体会,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眼光,而且有助于逐步提高他们的抽象水平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抽象的思想派生出:分类的思想、集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变中有不变”的思想、符号表示的思想、对称的思想、对应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等等。

推理是从数学问题到数学对象结论的发展,其思维特征是逻辑能力强。推理是从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之间的思维过程。如果是从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过程,称之为归纳推理;如果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前提出发,推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过程,称之为演绎推理。人类通过数学推理,进一步得到大量结论,数学学科得以丰富和发展。数学推理是数学的根基,没有推理就没有数学学科丰富的结论,就没有数学学科的发展。数学推理的思想派生出:归纳的思想、演绎的思想、公理化思想、转换化归的思想、联想类比的思想、逐步逼近的思想、代换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等等。

模型是多级多次抽象和推理的结果、对象、结论的呈现形式,其思维特征是应用能力强。人类通过数学模型,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又反过来促进了数学的科学发展。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数学教学过程,常常就是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过程。就小学阶段而言,数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模型,一个是:“部分量+部分量=总量”,另一个是:“每份数×份数=总数”。数学模型是沟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也是现代应用数学赖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派生出:简化的思想、量化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优化的思想、随机的思想、抽样统计的思想等等。

二、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

数学课堂,不是仅仅以教会数学的概念、公式、计算方法、解题方法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思想是数学课堂教学之“魂”。有“魂”驻扎的数学课堂才能承载起成长载体的作用,正如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教授所说:“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其终身受益”。

前段时间,因北京、江苏、上海等多个省市作出减弱高考英语考试分量,引起一些网友在网上吐槽,要求“数学滚出高考”。有网友还发起“数学滚出高考”的调查,支持者竟然多达七成。让数学“滚出高考”虽然是一种缺乏理性的情绪化的宣泄,但也值得数学教师警醒:“数学滚出高考”的真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是数学教育的“魂”丢了。

数学教育的“魂”就是“数学思想”。虽然大多数教师知道数学课堂应重在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感悟数学基本思想,但这些最终要通过考题来显现,为了考高分,教师把传统工匠“熟能生巧”的理念迁移到学科教学中,变着花样做题、背题。如此演练,数学课堂可谓“魂飞魄散”,只是应试考分的行尸走肉,教学丢了“魂”,便失了“趣”,导致学生越学越累,越学越厌。

教学有三重境界:教之以“知”、教之以“法”、悟之以“智”。教之以“知”如授人以“鱼”,教之以“法”如 授人以“渔”,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在教给学生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注重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令学生悟之得“智”。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悟得数学思想与方法,感受到数学思维的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变得聪慧起来。因为数学思想是具有隐性特征的心智活动方式,这种隐性的心智活动水平外显后则为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当问题解决时,更能激活思维,让学生享受智趣快感。

弗里德曼说:“数学的逻辑结构的一个特殊的和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数学思想,整个数学学科就是建立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并按照这些思想发展起来的。”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更在于引领学生触及数学的灵魂,促进理性精神的养成。

三、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

数学思想的渗透重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问题的提出、情景的创设,到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的总结等整个教学过程,都要精心设计安排,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

1.化“隐”为“显”,提高渗透数学思想的自觉性。

不存在剥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也不存在缺失数学思想的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教材中呈现的教学内容总是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明线,即写进教材的数学概念、公式等数学知识;一条是暗线,即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的数学思想。也就是说,在“有形”的数学知识中,必定蕴含着“无形”的数学思想。有形的数学概念、公式等知识,容易引起教师的重视,而无形的数学思想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呈隐蔽形式,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或许正因为大家对于数学教材中的这条“暗线”忽视得太久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才重点单列出来,有必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切勿心中没有它应有的位置。

教师要研究教学内容,化“隐”为“显”,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数学思想的因素,理解知识载体与数学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强烈的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提高渗透数学思想的自觉性,以悟得数学思想为目标,把数学思想显性化,用数学思想来引领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数学概念、数学公式、解题方法的来龙去脉及用途,从中感悟数学思想及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不是把“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让学生在围三角形内的过程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体会规律。要有效结合教学的进程,适时渗透数学的思想,让学生将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备课时,要深钻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可进行数学思想渗透的各种素材与活动,要反复思考:创设情境的背后,数学思想的渗透体现在哪里?探究活动的背后,数学思想的渗透体现在哪里?提炼方法的背后,数学思想的渗透体现又在哪里?

2.变“教”为“悟”,把握渗透数学思想的过程性。

抽象、推理、模型,是数学基本思想,而抽象、推理、建立模型也正是“数学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数学基本思想也就蕴藏在“数学化”的过程之中。因而渗透数学思想,我们不必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阐述,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抽象、推理、建模,只要我们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变“教”为“悟”,让数学思想融入其中,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渗透,学生也就能领悟到相关的数学思想。下面以“三角形边的关系”为例,说说具体的做法。

【教学片段一】探究交流,抽象概括

为每组学生准备长18厘米、12厘米、10厘米和3根6厘米的小棒,先让学生从中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三角形。

师: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肯定围不成三角形?

生:两条边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就围不成三角形。

师: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在不能围成的数据中,也能找到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比如12加6大于6,可是它们并不能围成三角形。这句话该怎么完善?

生: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是这样吗?看6、10、12这一组,是不是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6+10>12,10+12>6,6+12>10。

师:想一想,后面这两个算式能否省略?

生:能!较小的两个数的和大于最大的数,那最大的一个数与其中一个较小数的和,一定比另一个较小数大。

师:真不错,透过实验得出来的数据,我们发现,用三条线段围三角形,只有当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时,它们才能围成三角形。如果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用a、b、c表示,能算式表示出三边之间的关系吗?怎么表示?

生:a+b>c,a+c>b,b+c>a。

学生通过操作、探究,抽象得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时,学生观察发现“在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中,也能找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3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呢?”进而引导学生抽象出“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得出:只要较短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这里有效渗透了数学的抽象思想和推理思想。最后让学生用字母a、b、c表示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即a+b>c,a+c>b,b+c>a,有效渗透了数学的抽象思想与模型思想。

【教学片段二】综合运用,有效推理

出示:判断下面各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单位:厘米)

学生判断后,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不能围成的第三组。

师: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为什么围不成?

生:2+2<6。

师:如果把第一根换一下,换成几厘米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

生:5厘米,6厘米,7厘米。

师:换成8厘米可以吗?为什么?换成9厘米呢?换成4厘米可以吗?为什么?换成3厘米呢?

如果第一根的长度是小数,第一根最长可以是多少?

生:7.9。

师:能再长一点吗?

生:7.999…,再怎么长,不能等于8厘米,必须小于8厘米。

师:第一根最短可以是多少呢?

生:4.00000…01,再怎么短,不能等4厘米,必须大于4厘米。

(教师板书:4<第一根<8)

师:观察一下,8厘米和4厘米与另两边有什么关系?

生:8正好是6与2的和,4正好是6与2的差。

师板书:6-2<第一根<6+2

师:根据这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根比另两条边的差要长,比另两条边的和要短。

数学是成就完美的学科。第(3)组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么办?让学生想办法:把第一根小棒换成几厘米的,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了?换的过程中,有效渗透了数学的极限思想与推理思想。学生逐步推理得出:第一根要小于8厘米,还要长于4厘米。学生惊喜地发现:第一根小棒的长度范围在另两根长度的“和”与“差”之间。

数学思想是过程性目标,只能落实在过程之中。只要让学生有效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之主线就不会断,数学教育之魂也就不会丢。

3.变“点”为“线”,注重渗透数学思想的连续性

真正的思想是无法灌输、无法复制、无法传承的,如果教师直白地告诉学生什么什么就是某某数学思想,学生只能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因为思想完全是个人化的思维运作,是个人不停使用探究的思维模式,对自己的大脑个性化的开发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随意拔高也毫无效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渗透数学思想,正如合抱之木、九层之台与千里之行,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事情,要靠教师长期主动地、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感悟。教师每天渗透一点点,学生每天感悟一点点,时间长了,便能从“朦朦胧胧”到“似有所悟”,再逐步走向“清晰明朗”。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渗透的连续性,变“点”为“线”,让数学思想每天驻守在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不断领悟、内化和积淀,并成螺旋上升之态。如低年级学习“9加几”后,初步掌握了“凑十法”,就能推想出“8加几”“7加几”等计算方法,此时,推理范围很小,推理思想处于萌芽阶段;到了中年级就要由整数加减法法则推出小数加减法法则,由整数乘法法则推出小数乘法法则,推理范围开始扩大,推理思想处于逐渐发展的阶段;进入高年级,由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从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推理思想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波利亚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就数学教学而言,“知识诚可贵,思想价更高”。只要数学教师能每天立足儿童的现状,着眼于儿童的长远发展,用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让数学思想永驻数学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步体验、感悟到知识背后所承载的方法、所蕴涵的思想,学生的头脑中就能留下数学思想及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印记,日积月累,这印记便能渐渐明晰起来,并受益终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