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忘:《内经》讲的是“神魂”出现了问题 | 内经名言(气血精神之五十三)

 醒真 2019-10-29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内经名言三百句》,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入门·经典·临床

内经名言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的范式。欲想通往中医殿堂之门,欢迎来到“入门·经典·临床”栏目,精诚大医漫漫长路,有我们陪您一路同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内经名言三百句》连载之三“脏腑理论”。

本节目推送内容将所选三百余条名言,分为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理论、气血精神、针灸经络、诊断技术、病因病机、治疗思想、养生保健、以人为本、运气学说十一个部分,其内容涉及《内经》的几乎所有方面,读者可在尽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内经》的理论精华。

气血精神之五十三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1]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


【注释】

[1]搏:结合的意思。张介宾注:“搏,交结也。

【论  述】

    “神”,泛指人体的生命活动,狭义则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魂、魄、意、志等。《内经》十分重视人的精神活动,《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神、魄、魂、意、志为五志,统属广义“神”的范畴之中。在人体之中,精气神为三宝,而精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五脏藏精气而不泄”,正是五脏内藏不同的精气,才产生神魄魂意志等不同的情志活动。反之,情志活动也反映了各脏腑的功能情况。凡五脏功能失调,无论五脏所藏精气不足,还是五脏受邪气侵扰,都有可能导致精神活动失常而出现精神疾患。在临床诊察时,可据神的活动的改变,推断病变所在的脏腑。在治疗上,对精神异常的治疗,也是从调节脏腑功能活动出发进行补虚泻实,达到治疗目的。如心气不足,神不守舍,可表现为多梦健忘,失眠怔忡,应当养心;肝血不足,魂不归舍,可表现为虚烦不眠,恶梦纷纭,或触事易惊,宜养肝;脾虚血亏,可出现记忆力下降,宜健脾;肾精亏虚,髓海不充,可表现为意志消沉,宜补肾等。五脏藏五志的理论,说明对精神病变宜调治五脏,这一观点在心理疾病日益增多的今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二句话是《内经》对精、神、魂、魄的解释。本句所说的“精”是指男女生殖之精,是构成生命的本源,故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是说男精女卵结合成受精卵,产生了具有生命机能的新体。在这里,“神”是对生命机能的概括,神以精为物质基础,又是生命力的象征。“魂”和“魄”都属精神活动范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随神而往来,受神的支配,意思是精神意识逐渐成熟而产生魂,说明魂是后天产生的心理活动。如情感、思维等一些非本能性的通过后天学习所具有的较高级的心理活动,做梦、幻觉、梦游等也属于魂的表现形式。“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随着男女两精相结合生成新的个体时,魄就存在于其中,所以魄属于人的先天就有的本能动作和某些感觉,诸如耳听、目视、吮吸、皮肤之痛痒感等皆属于魄的范围。由此可知,《内经》认为,有了受精卵(“两精相搏”)才产生有生命机能(“神”)的个体,有了“神”才产生了“魂”(后天通过学习而具有的心理活动)。而只要形成了受精卵,人的本能的神经精神活动(“魄”)就已蕴藏在其中,这是生物物种遗传的结果。《内经》能有如此的认识,说明了古人天才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内经》的这句话还说明,魂魄必依附形体而存在,赖精气而濡养,这是《内经》唯物观的表现。它指出,治疗精神性疾病,仍然必须从精气等物质上着手,这为后世医家从精气治神魂奠定了理论基础。典型的例子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脏躁症的治疗:“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症系情志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抑郁性神经症,张仲景采用补益心脾的方法治疗,提供了一个通过养精气以安神魂的治疗范例。


【医 案 举 例】

 《临证医案笔记》载吴篪医案二则,均治健忘之证。一案曰:抚州太守邱滋畲云,少时记性尚可,迩来遇事多忘,且食少不眠,精神短少难支。余曰:脉弱迟细,缘勤政营心,思虑过度,心血不足,则记前失后;命火元阳不充,故眠食不安。且年已半百,皆气血渐衰所致。宜服归脾汤,间用人参养荣汤,服之甚效。后用十全大补汤并八味地黄丸峻补气血,调摄数月而安。二案曰:赣县六尹龙肃斋,常患目疾,嗣多健忘。诊脉虚弦数,乃劳心太过,心肝血虚,精神散越,致遇事善忘也。宜服养心汤,间用归脾汤以龙眼肉熬膏为丸,常服则愈。

  按语:《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此两案均以健忘为主症,在治疗上前者用归脾汤为主,间用人参养荣汤,后者以养心汤为主,间用归脾汤。两案均用到归脾汤补脾养血,乃因“脾藏意”也,也说明中医用调理五脏的方法治疗精神疾患是行之有效的治本之途。


中医学苑书友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