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心匠王科:人间正道是中医(中医课程)

 吴帅医事评论 2022-05-23 发布于广东



作者:醫心匠,本名王科,民間中醫。

(医心匠版权,侵权必究)

中医学问,贵在深沉含蓄,上善若水,潜移默化,生养万物,不争名利,处众人之所恶。 有浮躁者欲借中医而有所私图,终不免落空。
 
中医根系窕兮若渊,欲窥其奥妙,先从肾藏开启说法。
 
肾之藏,包括两项:一,藏元气;二,秘藏能力。这两项,几乎囊括了全部中医基础理论。
 
元气虽藏于肾,其源却不在自身,先是父精母血,抟合而成,极源,则获之于天地精气。 是以天地父母,大父母与近亲。 此为秉赋,来自先天,常先身生,是为精,即“先天之精”。敬畏天地,侍父母若侍己,养精的妙善法。
 
得天地父母元精垂爱,精成后,渐渐发育,直至肤,是为胎成。 这个过程,即“混沌生太极,太极而两仪,两仪而交易,易生脏腑百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发”,义为“发生而发育”。
 
生命是一场规模化的运动,人形既成,然后活动变人形,遂谓之“活人”。使然活着的,是阳气,阳气向外拓展,带动人形而动,是以阳主“动”人。
 
然而孤阳不生,阳之动,无限向外,欲与人形离决之势,若不加以限制其阳,则活人恐将失活。 是以“孤”阳不生,须为阳匹配佐助者,配偶。
 
节制其阳,使阳动而有序,助其积阳而极,太极时,又能消其极。 汉语的“积极丶消极”词语来源。
 
任凭阳有多大力,皆有相应制约,谓之“阴”。阳之极者,谓之太阳,以太阴节制之。节制的效果,出现了少(多少的少)阳,同时太阴减势,谓之少(多少的少)阴。阴之常用,以使阳秘而不宣,即“阴平阳秘”。阳生长,则阴同等级生长,伴随之而监视之,即“阳生阴长”,互文笔法。阴非静止,阴亦永动,只不过动而不明,暗潮涌动。阳若宣扬其动性,必要杀去阴之藏,即“阳杀阴藏”。
 
不见其迹,但见其功,谓之阴。 阴之本库,处于藏态,随阳动而暗动。 少阳生发时,由阴库撅出一阴,而匹配少(少年的少)阳,此一阴,谓之“厥阴”。少阳依秩序而生长的阶段,其阴并不时时约束之,即“放胆而行”,待到少阳所聚的胆气亢时,乃以太阴(肺)节制之,即所谓“金克木”。这里牵涉育儿法则,对待小儿,不可规矩太严,否则易扼其发扬。
 
厥阴(一阴)之用,相当于少阳围产期,宜紧密监护,以防少阳(一阳)夭折。
 
盘点下,阴之用,一阴而用,以养护少阳之稚。 三阴(太阴)之用,以制约阳极之亢。 那么“二阴(少阴)”何在?何用?这里牵出甚深生理。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北方封藏之地,与人相应,在肾,开窍于“二阴”,这里“二阴”,不是溱便之器,而是少阴。一阴与三阴均用力,唯独二阴作而弗用,是谓“藏态”,无为而治。肾藏诸阴,凡阴之用者,比如厥阴,归功于肝;比如太阴,归功于脾肺;比如少阴,归功于心主。诸阴虽出于肾,凡见功者,皆不记于肾名下,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德,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卑地,处众人之所恶, 默默无名,故几于道。肾之所藏,无名无什,若玄牝,使谷神不死。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取之不尽,用之不谒,是谓之“勤”。一言以蔽之:“真藏无名”。
 
阴之根,绵绵若存,无形无象,是谓大象无形。 根之玄远,从初心(人之初)上溯,先至父母,祖上,直至天地之根。 养肾之法,近则孝养至亲,远则敬畏天地,谓之“孝敬”。于诸己身,则以养“藏”,惜用其精。
 
根的问题,不当在自身内,而在身外,所谓“万物不自生”。生命的根,不由己,所由己掌握的,在根之上,即“本”。一应生命现象,康健也罢,疾病也罢,都要向本上找寻,“治病必求其本”。那么,健康也求其本吗?是的,有病时,求其本,无病时,也应知健康之所以健康的所依,所谓“有则求之,无则求之”,必求其本也。
 
肾之德,亦如其潜藏之性,而不为人所知,谓之藏德,玄德,上善。 以水喻之,即上善若水,这是“肾者水脏”、肾主水丶肾五行属水,诸理论的来源。
 
生命,是一团光明气象,若如天运不止,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为什么天长地久,两不坍塌,永褒光明? 因为有“不止的藏德”,即玄德。人的生命,亦应天地,肾主藏德,故而生命不息。若有失德,则不久长。
 
肾之藏德,上应天地之藏德。 德为道之显,得道多助。 诸气向道而来,谓之气聚,是以成器,乃有人之成器,乃尓生命。 人食天地之气,利用以生,那天地之气缘何听命于我,因我深有藏德,乃能服气,乃能怀来四方。
 
以肾所藏德,为一身阴阳典范,概言为“负阳抱阳”式。肾所藏,不外乎阴阳,肾之外,也不外乎阴阳。天下无二阳,天下无二阴,一阴一阳,是为(正)道。所谓一阴二阴三阴,是阴之功用,因时因地而异名谓之,譬如云在青天水在瓶,云水实一,并无二致也。
 
肾中负阴抱阳,其所抱负,即是肾阴肾阳,又称作元阴元阳。 所谓元,严格来说,唯一无二,乃堪称其为元,即“根元”。若有二元,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根元在身外,在父母以远,故而人身当中,肾阴肾阳堪为最原始的项,即本元。凡是本元,必然次于根元。由此,肾阴肾阳被认定为人身元始,或喻为始祖母。
 
根与本有别,本元不同于根元,根本问题,不可混为一谈。
 
肾阴肾阳的抱负,即为“人之初”。彼时阴平阳秘,是为纲纪,故称之善。所谓善,非情爱仁慈之云谓,而是“谨熟阴阳”。所谓熟,即顺其阴阳的生长,自然而转归。人得天地之气,得四时之法成,天地不仁,法则谨严,且以万物为刍狗,并不钟情在意于一草一木,以是“公天下”,“道”似无情却有情。
 
一阴一阳为本,负阴抱阳为天下一式。 那么,其根似乎肾。 生人之前,先有父精母血,是为先天,两精(女以血为精)氤氲变化而成人形。 父精母血的所在,即为肾,姑且谓之根,其实为“本所”,尚未到达根的维度。肾为先天之本所,后人图口快,简为“肾为先天之本”,实在是大相径庭。
 
成人以后,这里成人,非彼成人,特指降生人间。 开始服食天地气味,该气味俱为阴阳杂合品类,纳入人体后,须经过腐熟消化,以成精而纯者,这一过程,内经有概述,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归化”,化到什么程度?有式可依,即前文所讲“抱负式”。
 
品类有别,而人品贵重,取天地气味而给养一身,譬如烹食狗肉,此肉乃狗体之精华者,人与狗不一品阶,狗肉虽精,于人却不得照搬而用,须以“移精变气”法,挪移之,以备我用。
 
狗肉入胃,解离为诸气,有清气有浊气,浊气不堪用,将来变成糟粕排泻。 清气中又分清浊,清者属阳,又分阳中之阳,阳中之阴。 阳之阴者,散入肝,阳之阳者,剽悍疾行,淫于筋。 浊气属阴,又分阴阳,阴之阴者归心,阴之阳者入脉。
 
盘点一下:从狗肉里解离出的气,有一部分入脉了,这部分入脉的气,定位为清气中的相对偏浊的部分,且为偏浊部分的相对偏清的部分。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法则,绕脑的很。
 
狗肉的味入了胃,估且称作“味归形”;胃肠加工分解,得到了好多款式的物质,估且谓之“形归气”;气有清浊,其精华,精之又精的部分,入了脉,谓之“气归精”,且“脉气流经”。
 
堪称为“精”的条件,必须是阴阳合体,如果某精孤阴或孤阳,必然不得至经,只能处于人之初之初的潜藏态。
 
以上是“味归经”的大概。简说一说“经”,古人将世界比作星罗棋布,织成的样式,“经”为织机上恒直不变的主线,经线南北,示水火两端,有水火,后有水火交易,易曰旋转,遂有东西。先有经,后有纬,经纬成营,谓之经营。生命活动是一场经营,若研究生,须追远至天地父母,若研究活,从“经”入手。
 
天有六气,各居一经,故有六经。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者相交,共享五步运行,是为五运。 这里“地气上升”,所上升的气,恰恰是天赐予地的。所升者地气,正是先前的天气。
 
味归经时,精已成,不过是偏阴之精(阴中有阳),可视为“坎”。坎就位时,同时“离”也就位。坎离是同时生成的,不过是我们分开叙述。下面讲“气归经”的细节。
 
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呼吸之气仅仅作为物理动力使用。还从狗肉中找这个精气。
 
狗肉在人胃中腐熟为糜,需要水液参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读经典:“水善”,作“善长”解,水善于利万物。利,义为“顺、宜”。万物莫不生灭,其运“生长化收藏”,水有藏性,故曰“处众人之所恶”,恶义“乌”,疑问惊讶,哪?何?水处于众所不知的地方。水利万物,使万物顺利到达藏,直接说,就是使万物善终。
 
“不争”,万物解散而藏,是谓之不争,同时指向“一物之内部,各个部分不争核心”,从而核心失去聚力而物解。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游溢,句读为游所溢,将食之精所溢的那部分游之。
 
饮,游所溢之精,有两个作用:一是护卫溢精,以免溢精浪逸散行;二是行至极高时,监督其回转。
 
狗肉解利后,所得清气中的清阳部分,凡与肾中发出的少阳升发之气同气者,俱由游饮监护,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饮与脾太阴之精,入肺,而少阳与同气狗,都归了胸中。 在胸中,少阳聚积,成就太阳。 关于太阳的成就,略作解读:太阳之大,必须济以太阴,若无太阴相辅,绝无太阳孤成,且太阴有两脏,脾与肺,脾以饮为媒,将少阳(出肾的范式少阳)与狗肉中与少阳同气的精,护送入胸中,同时借助于饮,将脾太阴之精上输于肺,后者谓之“土生金”。少阳在胸中成就太阳,全赖于肺的辅助,遂有“肺为相傅之官”。这里又有插曲:成就太阳者,必为少阳,此少阳必须由肾供给,狗肉解利所得清阳之精,只是与少阳同气,而绝非少阳。太阳成就后,阳极而返,所返者,仍为少阳,从狗肉中所得阳精,亦随之少阳而返,仍由肺太阴监护,借助饮媒介,游其溢精(少阳与狗肉阳精)。这次的游向,不同于先前的向上游,而是游向下。肺者,气之本,既然有本,必有其标。肺其华在毛,“毛”,不可浮躁意会为毛发,毛者,细支也。肺其华在毛,则从肺发出的精亦必然达至毛,谓之“毛精”。精到了毛,肺的输精任务暂告完成,下一步,只需要将毛精交付下一站,就算肺职完善。经言肺朝百脉,肺与百脉互向开放,则肺毛必然交通于脉,于是毛精向脉继续行走。前文讲了,狗肉之精浊者已入脉,正在候中。于是毛与脉合,毛精与脉精(狗)亦合,即所谓伟大的“毛脉合精”。
 
格物过程,所引用经典佐证或印证,务必是“经典语句”,于关健处,惟《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最可信赖。博及医源,医源二字,不是随随便便哪个名人堪当的。
 
天下物法,无非四象: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动在少阳,少阴佐助之,太阴监督之,最终成就太阳。 物法的机要,外以“少阳”为瞄定,便可统观四象。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关于这个“府”,众说纷芸。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一切歧路多义,总归纲纪为准。这里“府”即神明之所,或谓之“配享”,非其所,不有神明。也就是说:毛脉合精,已臻于“成府”的先决条件,于是顺利成“府”,该府,配享神明的入驻,即“毛脉合精,行气于府”。这里“气”,必然是阴阳二气,以至纯之阴气、至纯之阳气,名曰“府精”者,以奉迊神明,所谓“府精神明”也。
 
单纯两精气,距离府成,还差那麽一丝,须“二精媾”,府乃全成。媾精模式,即“负阴抱阳”,氤氲态。肾“执一式而为五脏模范”,或谓“执一而为天下式。”
 
神从藏态而显明,谓之“神明”,故而,肾不居神明之列,神显明于肝心脾肺四脏,所谓“府精神明,留于四脏”,各各名曰“魂神魄意”。
 
内经以降,千百年来皆以肝脾肺肾为“四脏”,其实误解了内经两段话,即《素问灵兰秘典论》讲:“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与《素问 调经论》讲:”心藏神。“神末明时,深藏不露,是为神之始,在肾;及至光明正大,是为神之终,在心。故而神之先天在肾,后天在肾外。狗肉之精气,为后天物什,是以显明在肾外,即“留着于肾外四脏”。所谓“神明出心”,其出心时已明,貌似神藏于心,是以谓之“心藏神”。乾知大始,并非乾为大始,而是乾之光明,映照出了对面的“大始”。古来研究内经的大家,若非读入易经者,不可轻信其论。
 
从毛脉合精,到神明入驻,其中发生了诸多内幕交易,即“氤氲”。阴阳合而成的府,讳莫深深,可谓“内府”,其中氤氲事,堪称“天地之道、万物纲纪”,故谓之“内经”。
 
《内经》所言,不离阴阳,不离阴阳合分,此为主旨。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
 
先有物生,然后养生,养长丶收丶藏。 物之生,有两个必备条件,即“府精丶神明”。《易·系辞上》:“精所耿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耿物,物显谓之耿,即“物生”。有两精,又须游魂参入,游魂者何?随神往来者,神之用,谓之魂。魂参入府中,变阴阳二精,使其“并精”。阴阳并精后,合为一体,出则同出,入则同入,所“并精出入者”。我们把这个并精所成的物体,称为“魄”。
 
好了,魂魄已完成,二者组成生命,且为人的独特生命,关于魂魄的细节,妙趣多多,等下详述。 先讲四脏。
 
四脏所藏,俱为精,且为和精(并精),“毛脉合精”后,游魂为变,乃能“和”。故而四脏所藏之精,不与毛脉所合精同日而语。
 
内经的成书,终不免带些时代烙印,君权至上的影响,自然抬高一下心君的地位,于是不与四脏齐观,遂把心列于四脏之上,也有情可原。
 
《内经》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肾为五脏之一,为何又受五脏之精?这里的用意,须细细格物。肝心脾肺四脏之藏精模式,俱仿于肾,肾执一而为天下式,现代谓之拷贝,或版权,基因。
 
从那里来,还到那里去,此为归根。 四脏之成就,根于肾,本于干(肝),仍循干而归根。 四脏之精,都带有肾的基因,故而四所藏精,各有肾精。 四藏精当中,中蕴肾精,亦即五脏之精,俱归于肾,而肾受之。 俱归曰“咸”,咸义“都”,所谓“肾,其味咸”。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经典这句话,迷倒了众生千年,真的不泻吗? 真不泻! 那么藏精何用! 听我详细道来。 譬如一口水缸,其所容量为一升,若所藏水量恒为一升,则谓之不泻。 若予此缸内再添水,则缸不能藏其多余,于是溢而泻。 所谓“五脏盛,乃能泻”,此之谓也。五脏之精,常常持满,谓之“满而不泻”,再加满,则精满自溢。此亦重阳必阴。
 
五脏溢泻,乃能精彩世界。 那么泻精的路径如何? 从哪里来,还到哪里去,先反哺其根,即母。 初心不忘,为孝。
 
肾者,四脏之母,是谓第一近亲。 亲亲为大,渐渐泛爱众,此为“礼”。礼则众人,直至诸有情品类。事无巨细,恒以此心待天下万物,此心即“仁”。“泛爱众而亲仁”,则德业大成矣。
 
肾为家事,齐家己毕,则治其国。 譬如一身作国,五脏精满,则溢,经典处理这个“溢精”,可谓精妙。溢,有浪漫无序之嫌,于是易一字为“移精”。
 
移精,这一移,尽显主动转运,“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此为移精而变气。前曰“气归精,精归化”,由气而归精,是由大气而凝聚为精,即“阳转阴”。精归化,仍依前路返,化为气,向外,或为神彩、或为筋力,谓之“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府以成精,移精之路仍依府路而化归,即“行气于府”,府,依然是“阴阳者”,由府而变气,一从阴,一从阳,遂有“阳经丶阴经”。(溢)精所化,其精者柔者,一养其神,一养其筋力,二者为其两端,是为无形之阳。居于“精柔”之间的,便是有形之阴,所谓阳中之阴,其中有象,是为“五体”,皮肉筋脉骨。
 
精为合一之态,阴阳已定,谓之恒。 五脏所藏精气,满满当当,多则减,少则充,是谓之“恒”,恒乃生命的核心,所谓“人贵有恒”,人而无恒,不知其可为人哉!
 
所溢之精,不得藏,溢为阳,藏为阴。 故而溢精为阳精,此精依然符合“恒”态,然其已不藏,而为阳,是为“阳精”。此阳精又殊于其他,故以“奇恒”名之。奇者,阳也。
 
狗肉已消化于人体内,移精变气尔,成全为魂魄之人。 魂魄的秘密,需要脑洞大开,或许能窥其鳞爪。
 
魂者,随神往来,为神之使。 神居天地间,无微不至,魂亦遍行。 天地三大,人居中为贵,总括为三魂“天魂、地魂、人魂”。
 
“人魂又名”命魂“,常居人身,天魂地魂常居身外。二魂虽在外,却遥相加持于命魂,命系于天地。
 
魄亦有三,应天丶应地丶应人。 魂为阳,魄为阴,相对而言,魄为物有象,凡物象,必不孤阴孤阳。 魂与神相随,魂不孤,故而魄必有两成,且三魄各有两成。 应天之魄有二:天冲、灵慧。 应地之魄有二:精、英。 应人之魄有二:气丶力。 此六魄,又于六魄之中再加一主持,即“中枢魄”,统率诸魄,总成七魄。
 
平素言“气魄丶魄力”,可知魄在气力之中,这居中的魄,即“中枢魄”所在,归为命魄。
 
这几个名,比较大,取名时宜慎用。
 
说一个人“有气无力”,其实是失了一魄。
 
七魄至上而下分布,天冲在头顶,灵慧在眉心,气魄在喉,力魄在心,中枢魄在脐,精魄在生殖器,英魄在海底轮。 诸所在,均非一点,而是成轮处。
 
命魂住人后,主持诸魄。 天冲灵慧负责思想智能;气、力、中枢负责行动;精、英负责身体强健。魂飞则魄散,内经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里神,确切言之,应为“魂”。命即魂,以及魂之所主(神),魂游行于七轮,即“七轮运魂”,也称作七轮运命。平素所言“命运”,包含在魂魄知识里。
 
命魂为主宰,是以命主持运,运气再好,终不能与命争权,不得抗命。 命为柱,运为梁,柱宜强,粱宜弱,强梁者不得其死。
 
命魂获于天地二魂的共同加持,故谓之“命悬于天(地)”,命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