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一

 柳河二中刘岩女 2019-10-29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义: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的理解

1、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2、质量总“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3、五个不变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元素的化合价。

4、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微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反应中某物质质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及元素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计量数。

四、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实验

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①红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

防止锥形瓶炸裂。

②红磷然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

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瓶内气体迅速膨胀而冲开橡胶塞。

③玻璃管下端与红磷接触目的:引燃红磷。

④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玻璃管上的气球先鼓起后变瘪,天平平衡。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①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②铁+硫酸铜     +硫酸亚铁

3、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①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天平向右偏转。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③指针偏右的原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质量减小。

④此实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①现象:产生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天平不平衡。

+氧气     氧化镁

③若天平指针偏左的原因: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④若天平指针偏右的原因:生成的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逸散到空气中

⑤此实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当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容器进行实验。(如3和4实验)

五、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含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③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3、化学方程式意义(以C+O2    CO2 为例)

(1)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