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味方寸 | 此生情缘尽现方寸

 lj0279 2019-10-30
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的成长中,都会有很多的老师。呱呱坠地,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现代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至走向工作岗位,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会有缘得遇很多老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占据着特殊而不可或缺的位置。对我来说,人到中年,余事作篆刻,于篆刻这一领域,也很欣喜能结识到多位篆刻老师。
说起篆刻,在篆刻史上,有两方相同印文、且非常有名气的印章,刻者吴让之。古有云:“为学莫重于尊师”。吴让之不仅将老师的字号嵌在了自己的斋号之中,并以“师慎”二字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与仰望,“师慎轩”,就是吴让之为自己的斋号所刻的自用印。
包世臣字慎伯,这即是两方“师慎轩”印的由来。
包世臣,清代声名显赫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政治理论家,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他是吴让之学书的老师;而同时吴让之篆刻所私淑的完白山人,正是包世臣学书的老师,这也正是吴让之在三十岁后得见完白之作,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篆刻面目的直接原因。包世臣初遇邓石如的那一年,吴让之四岁,谁都不会想到,他们的那一次相遇,给一个尚不明世事的小顽童创造了一个改变艺术轨迹的契机,并由此开辟了篆刻艺术的新纪元。
两方“师慎轩”,分别出自两个套印中,朱文来自“让之”“吴熙载印”“师慎轩”“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四面印;另一方白文来自“方竹丈人”“让之”“师慎轩”“晚学居士”四面竹刻印,而刻此竹印之时,吴让之已年近七十。
两方“师慎轩”印,虽然以一朱一白的形式呈现,篆法与章法却无明显的区别。“轩”字独成一列,纵势强烈,右部笔直的中竖以挺拔之姿撑起印面,使印风柔媚之中暗含着清刚之意。
多年刻竹经验的积累,使吴让之早已刀人合一。据说吴让之从友人处得一方竹,做一竹杖之外,用余下的部分刻了这方四面印,“师慎轩”是其中唯一的一方白文。游刃有余的运刀手段,让此竹印线条醇厚老辣,而竹的结构特征也使线条呈现着与石质印章不尽相同的神韵。不难看出,古稀之年,“师慎”二字在吴让之的心中依然如此清晰、刻骨与难忘。
包世臣在自己的学生中,对吴让之青睐有加,著名的《答熙载九问》,不仅肯定了吴让之在学书上的努力与才华,从中亦可看出包世臣对这一学生的期望与厚爱,之后更称吴让之“篆刻为近世冠”,评价甚高。难得的是,极少刻印的包世臣,也曾为他所心爱的学生刻有一方竹根印,印文为“歌吹古扬州”。附款云:“从来歌吹地,自古说扬州,廿四桥头月,风流占上游。安吴包世臣刻赠吴生熙载。”引用了苏东坡《南歌子·游赏》中的诗句。扬州是人人向往之美景佳地,多出现于文人的诗词之中,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妇孺耳熟能详,清人篆刻家林皋也曾刻有一方“骑鹤上扬州”,以此表达了他浪漫的文人情怀。作为一个扬州人,当吴让之手持恩师的勉赠,心中的自豪与欣喜不知道哪一个会更多一些。
包世臣从邓石如学书,“歌吹古扬州”一印,即可见邓氏的“印从书出”理论对其的深刻影响。仅以印论,其艺术水平与吴让之所作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在这方印作中间所洋溢的浓浓师生情意,却皆体现在一刀一笔之中。方寸印面之上究竟可以承载多少情感,世间终无这样的一架天平来衡量。虽然石与竹皆不能言,它们却可以承托对恩师由衷的敬仰,对学生满心的激赏与期待。它们跨越百年,带着岁月的痕迹与温暖,包围着、感动着今天的我们。
“师慎轩”、“歌吹古扬州”,包世臣与吴让之师生此生情缘,是为一证。

来生情远,唯有当下,不荒度。

师慎轩

师慎轩

歌吹古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