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 世界银屑病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25亿人患有银屑病,我国约有650万患者饱受银屑病困扰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长、易复发,银屑病患者在保守身体痛苦的同时,来自社会的误解和拒绝也让银屑病患者易产生消极情绪。 在世界银屑病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看看全国名老中医是如何在临床上治疗银屑病的。 01 病因病机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斑疹基底色红,局部皮肤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多伴有瘙痒。本病具有迁延反复与久治不愈的临床特点。西医目前尚不清楚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医认为:银屑病多因情志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心火亢盛,致毒热伏于营血;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之物,湿热内蕴,郁久化热,复感风热毒邪而发病;若病久或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或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而致。 02 临床表现 初起为点滴状泛发性红斑、鳞屑,逐步扩大,部分斑疹相互融合,形成境界清楚的斑片,搔刮后有银白色鳞屑,伴瘙痒等。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03 治疗原则 凉血消斑,祛湿解毒,祛风止痒。 04 处 方 土茯苓30克、白鲜皮15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茵陈2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公英15克、牡丹皮20克、赤芍15克、炒薏苡仁20克、当归20克、川芎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30克、地肤子15克、生栀子10克。 此方为全国名老中医王玉玺教授经验方,笔者临床加减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疗效显著。 05 病案实录 症见:面部及周身泛发性红斑、鳞屑,伴瘙痒,一个月余。因考研压力大和感冒,手背部出现片状红斑后,随之周身出现同样皮疹。初起时为片状红斑,上覆白屑,自觉瘙痒不明显(家族中有银屑病疾病史),服用西药后,效果不明显,病情持续发展。症见面部及周身散见红斑、鳞屑,伴瘙痒。患者平素手足心热,易出汗,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脉弦滑稍数。 诊断:银屑病(血热型) 治则:凉血消斑,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处方:土茯苓20、白鲜皮20、苦参10、黄芩10、茵陈20、金银花15、连翘15、公英20、牡丹皮20、赤芍15、栀子15、当归20、川芎20、生地20、丹参20、地肤子20、徐长卿15,防风15、刺蒺藜20、泽泻20。 方解:方中重用土茯苓解毒祛湿,通利关节;丹参活血通络,当归、川芎补血活血;丹皮、赤芍:清热凉血;白鲜皮、防风、刺蒺藜、地肤子祛风除湿止痒。诸药合用共奏: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痒之功效。 二诊2019年1月29日 服用上方两周后,未见新发皮疹。面部皮疹明显减少,周身皮疹颜色变淡,时有瘙痒,遇热加重,手足心热,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脉弦滑稍数。上方:加大青叶30、土黄芪30、土大黄20。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三诊2019年2月19日。 患者因春节回乡停药,现面部及周身皮疹逐渐变平,大片皮疹分离成岛屿状,色变淡红,偶有瘙痒。手足心热,二便调。舌脉无明显变化。辩证治法同前,效不改方,故续服前方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四诊2019年3月12日 患者停药一周后前来复诊。病情持续好转,无新发皮疹。现周身皮疹呈淡褐色,无瘙痒。稍有手足心热,食眠尚可,二便调。舌脉无明显变化。辩证同前,酌加养血润肤药。上方:加制首乌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五诊2019年4月2日 患者皮疹基本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瘙痒等症。以巩固疗效。续服上方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同时注意调情志,慎起居,忌食海鲜,辛辣食物,不适随诊。改中药浓缩丸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银屑病的白屑为热盛血燥,肌肤失养的表现,而红班则为血中有热的表现。《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疕记载:“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活血为总的治疗原则,辩证施治,定会取得良好疗效。 此外,银屑病病机复杂,症状多变,缠绵难愈,需长期服药治疗。只有坚持正确的治疗,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笔者经多年临床验证:应用中药膏方治疗银屑病,实为最佳选择。中药膏方具有药力大,针对性强,作用持久,兼顾面广等特点和集治,调,养于一体之优势;因此,笔者经常应用中药膏方治疗银屑病,慢性湿疹等顽固性皮肤病,屡屡得手。 治疗银屑病中药膏方基础方: 此方为治疗银屑病的中药膏方基础方,需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表现而加减应用。切记做到辩证施治,一人一方,随症加减。同时要戒烟酒,勿过劳,调情志,慎起居,忌生冷、辛辣、油炸食品,宜食用温且易消化之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