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251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10-30
第十五章 祛湿剂/燥湿和胃/燥湿和胃剂适用范围及配伍特点

   把燥湿和胃安排在第一节是考虑脾胃和水湿的关系,这个湿气归脾,同时脾要运化水湿,燥湿和胃剂这一节的方剂主要适应病证,是湿浊内阻,脾胃不和,也就是以内湿为主,湿浊阻滞在中焦,造成脾胃不和,引起升降失常。
   燥湿和胃,
& 配伍的药物以苦燥芳化之品为主,前面讲到了要结合行气健脾。
   由于我们说湿虽然来源于内外两类,外湿、内湿,而往往内外之湿相互影响,
* 有内湿的病变,脾胃运化功能障碍产生内湿,内湿往往可以招致外湿,这类病人外面气候稍有变化,往往内外合邪,可以出现周身酸楚疼痛这些外湿的表现。
* 那外湿侵犯人体呢,也可以影响到内在的运化水湿功能,
 @ 外湿也可以引起内湿的产生,比如说感受外湿之后,头昏、头痛、头重、肢体酸楚,
 @ 这种情况往往脾胃运化功能受到影响,可以产生不想吃东西,纳呆、苔腻、胀闷。
   内、外湿相互影响,
& 所以我们配伍行气药来帮助化湿,健脾来运湿,
& 同时,要考虑如果兼有表湿呢,还要及时配合解表药。
(燥湿和胃,
配伍的药物以苦燥芳化之品为主,
配以行气药帮助化湿,健脾运湿,
如果兼有表湿,要配伍解表药。)
------------------------------------------------
(燥湿和胃剂,适用于湿浊内阻,脾胃失和证。
症见脘腑痞满,嗳气吞酸,呕吐泄泻,食少体倦等。
常以苦温燥湿与芳香化湿药如苍术、藿香、厚朴、白豆蔻等为主,配伍砂仁、陈皮等理气和中之品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