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苏轼,你不知道的吃货属性

 gs老张 2019-11-01

有句俗语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自古民以食为天。咱们中国美食文化从来不会过时,一部讲述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整整出了三季。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平日里总是悲秋伤春,忧国忧民,一遇到吃的……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好吗?你想想,这群人本来就文笔风骚,看到美食兴致一来,哪还顾得上其他。

这就不得不提起,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一位奇男子,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就因为这样,他还留下了很多诗词,堪称最有文化的吃货了,他就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也。

贬到哪里吃到哪里

尽管苏轼在中国文坛的历史上也算是登峰造极的人物,但是他的官运也是出了名的悲惨!好像一生不停在被贬,黄州、惠州、密州、琼台、儋州......,可以说是想去哪里贬哪里了!

但是,不管被流放在多鸟不拉屎的地方,东坡兄总能就地取材,独创佳肴,过得怡然自得!

苏轼一直是一个乐天派诗人,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要是一般人遇到这事儿肯定伤心极了。但我们苏轼不一样,理想虽然化为泡影了,又寄居在僧舍,但是一想到住的地方三面为环江,随时有鲜美的鱼吃,而且黄州竹子多,仿若闻到了竹笋的香气,便就心情大好了。

吃货就是不一样,光是吃的就能使他开心了。

美食鉴赏家出现了

过了两年,也就是元丰五年,一夜霜冻之后,橘子可以吃了。苏轼又大笔一挥来一首词“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翻译过来就是:刚刚剥开橘子,芳香的水雾喷洒出来让人惊喜不已;带着几分胆怯楞尝新橘,甜中带酸的汁水在齿颊间如清泉流过,使人格外欣喜。江南女子的手剥橘后三日还有香味,这放现在活脱脱的一美食鉴赏家。

后来几经波折,苏轼又被贬到惠州,惠州的岭南一带在宋时是蛮荒之地,很多罪臣多被流放,或者迁客逐臣才到那儿,一般人在岭南顶不住又要哀怨嗟叹。

我们苏轼不一样,乐天派吃货属性嘛,什么都看得开,岭南那么多好吃的荔枝,先吃饱再说。吃了再大笔一挥,写个《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嗯,这心态,不得不服啊。

活到老吃到老

苏轼最后一次被贬是在绍圣四年,他都已经62岁了,而且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我们的苏轼依旧很乐观,不久就发现了海南的生蚝特别好吃。吃完还告诫自己的弟弟:不要让京城的官员知道蚝的美味,否则他们就会到海南来跟他抢美食了。

但是毕竟天天吃“蚝”也不行,于是在苏东坡的带领下海南群众新开发了果子狸、蝙蝠,蜜唧等美食。

豁达气度才是本真

看完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后,不由心生佩服。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感觉多读两遍他的诗都觉得自己心胸开阔了。

不信你试试读一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大江东去浪淘尽......”,光两句开头就已经尽显气势。

在那个克己复礼的时代里,他活得自然,在一条满是荆棘的路途上,他过得自在。

虽然仕途不顺,屡遭贬谪,却乐观旷达,他豁达的胸襟可见一斑。所以,不要嘲笑“吃货”,“吃货”都是有肚量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