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有感(2) ——美食家“吃货”苏轼

 坤家hsj 2020-10-16

猪年恭贺新春

读史有感(2

——美食家“吃货”苏轼

提起苏轼的诗词文书画,想必我们都已经很清楚了,许多人都知道他是宋朝的诗人、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一代豪放词风,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大大的“吃货”美食家。

苏轼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出人头地”是不在话下的,在朝中为官时,忙于政事,无暇顾及其它;可是一生三次被贬的人生低谷里,他却活出了一般人羡慕的娴雅和高度。艺术的高度我们已经熟知,娴雅之处即是他每贬一地,都会将生活过到极致,创造出一种人间美味。

第一次由于“乌台诗案”,他被贬到黄州,黄州即是我们现在说的黄冈,也就是我们中学时代教辅材料的发源地湖北黄冈,苏轼到了那里之后,发现黄州的猪肉特别好,又肥又厚,于是,他亲自烹调,将猪肉精挑细选,切成小方块,用麻绳系结,在锅里小火慢炖,不惜时间和精力,最后终于做出了享誉千里、闻名千古的“东坡肉”。苏东坡还为此写了《猪肉颂》,将猪肉与“龙肉”相媲美,说每天早上起来吃两碗,吃得开心极了。普通的猪肉让苏轼做成了至今还被大众老百姓喜食的美味。

第二次由于“政见不合”,他被贬到广州惠州,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在这种情况下,他在早市上发现卖肉的每天至少还要杀一只羊,好肉都被达官显贵买走了,残肉老百姓不会做,就没人光顾了。于是他就将剩下的羊脊髓很便宜的买回家解馋,后来,他发现羊脊髓中的肉,肉质特别鲜嫩,味道特别鲜美,于是,他将它们在锅里煮到微熟,沥出,用酒浸之,酒上盐,在火上慢慢烘烤,烤到骨肉微焦,吃起来外焦里嫩,其美味堪比蟹螯。朋友来了,招待朋友,被大家赞不绝口,说吃出了海鲜味,吃得高兴时,还不忘调侃,说惠州的狗狗们不高兴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羊蝎子”。一时间又在当地流传开来,我们现在吃的红烧羊蝎子和羊蝎子火锅就是这样的羊脊髓,不信可以尝尝。

除此这外,在惠州,苏轼也喜欢吃荔枝,因为惠州气候好,一年四季如春,天天都有新鲜的荔枝,特别好吃,他的《荔枝》诗中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

第三次,苏轼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罪,苏轼认为此一去几无生还可能,将家安顿在惠州,自己就去了。儋州比黄州和惠州更荒凉,生存条件恶劣,常以红薯充饥,为了过日子,苏轼向儋州太守要了一块地,自给自足,由于人缘好,当地官员和百姓帮他盖了五间草屋,以遮避风雨。既使在这样的沧海之地,他仍让不忘去寻找挖掘舌尖上的美食,结果,还真被他找到了——生蚝。这一次他很低调,他给儿子写信说:儿啊,爸爸发现一个好吃的东西,海南盛产生蚝,剖开处理干净,与酒在一起同煮,吃起来特别美味,大个头的生蚝要烤熟了吃,特别好吃,记住,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是我们老苏家的秘密,万一被北方人知道了,跑来跟我抢我的心头之好,分我的生蚝怎么办。一定要保秘!

苏轼的所有诗文,赞美过河豚、赞美过猪肉,赞美过竹笋,赞美过荔枝……却从不提生蚝,因为要保秘!

世界上,悲喜祸福是相对的。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三起三落,在人生的最低谷,在无数个悲凉孤寂的日子里,他用他豁达乐观的态度,用他洒脱智慧的心灵,用他对生活的臻爱来面对现世,与诗词为伴,与美食为侣,用旷达的心境创造了属于他的人间烟火。这何尝不是人间至简至朴至纯至娴至尚至雅至静至仙的人间大幸大福!

我本不喜吃肉,昨天,我做了“东坡肉”,吃到流泪;今天,我准备了羊蝎子火锅,打算尝尝;明天,我要去买些生蚝。我要以苏轼来颠覆我的饮食观,从此遍尝天下美味!

记住他的美食吧,记住他的阔然放达!记住他对生活的豪放和热爱吧!不管任何时候!

 

        扫一扫

         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