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外物篇》解说(4·11)

 江山携手 2019-11-02

4·11

静然可以补病,眦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虽然,若是劳者之务也,佚者之所未尝过而问焉。圣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贤人所以駴世,圣人未尝过而问焉;君子所以駴国,贤人未尝过而问焉;小人所以合时,君子未尝过而问焉

【解说】

1、 读懂本章自然要懂得这些难词的意思,但不必记忆:“补病”是对治病有所裨益的意思;“眦”是闭目养神貌;“休老”是延缓衰老义(“休”,止也);“遽”是恐惧义;“务”是追求的意思;“佚”通“逸”;“”同“骇”。——“过而问”,字面上是“过去打听”的意思,去打听某事自是因为在意、关心那事,所以“未曾过而问”是说从未在意和关心过(“焉”字是代词,相当于“之”,指代前句说的内容,又兼起语气词的作用,相当于“啊”)。

2、 真难懂的,是前五句同后文的意念联系:似乎是两层不相干的意思,怎么放到一起来讲了呢?我未见有注家讨论过这问题。——我的想法是,前一层的末一句,即“佚者之所未尝过而问焉”句有个言外之意,那就是:“(安)逸者”相对于“劳(苦)者”而言,是“高层次的人”,高层次的人是不会、不屑于去了解、体味、关心一下低层次人的疾苦、愿望和诉求的。因此,接下就承接这意思又说了四个“未尝过而问焉”句;所以这前后两层意思是互相发明,相得益彰的。自然,重在讲“劳者”和“佚者”的一句,你据此发挥说:这是揭露统治者对广大民众的漠视和轻蔑,无疑是合逻辑的。

【辨析】

1、 前三句,《今注》提供了许多前人的说解,其译文是:“心静可以调补疾病,按摩可以防止衰老,宁定可以平息急躁。”《方注》的意思全同,只是在“按摩”后添加了宾语“眼眶”二字。我觉得,将“按摩(眼眶)”同“心静(静默)”和“宁定(宁静)”相提并论,颇不恰当,原文作者不会这样说的;而且按摩一下身体或眼眶,“劳者”无疑也能办得,不好说是他们之一“务”。因此,将“眦媙”解释为“按摩”一定有误。——我以为是“闭目养神”的意思:“眦”字虽训“眼眶”,其实就是指眼皮;“眦媙”的“媙”字读“灭”,故可能有的版本写作“搣”,而这却是形近的“揄”字之误,即在原文作者那里“眦媙”本是作“眦揄”的:“揄”有垂下义,故他这是说“眼皮下垂”,指谓“闭目养神”。注意:《庄子·渔父》篇中的“被发揄袂”句可证“揄”字有垂下义,有人根据“揄扬”是“赞扬”义而将这个“揄”字训作“扬”,是错误的,因为两个反义字构成的合词是可能与它的一个“语素字”同义的,而且作者哪会将“扬起衣袖”同“披着头发”并列呢?

2、 五个“未尝过而问焉”,《今注》和《方注》译作“(却)未尝(曾去)过问”。——如果接受我对此章主旨的领会,又认定“未过问”不等于“漠不关心”、“完全不在意”的话,这个译文就近于误译了。

【译文】

独自可以调养病体,闭目养神可以延缓衰老,镇定可以止息内心的恐惧。虽然如此,这些却都只劳碌奔波的人的希求清闲安逸的人是从不在意关心的。圣人所以威震天下的,神人就从未在意关心过;贤人据以让世人震惊的,圣人就从未在意关心过;君子用来治国吓人的,贤人就从未在意关心过;小人据以迎合时势的,君子就从未在意关心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