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东砸3亿激励一线员工:要么花钱抢人才,要么省钱养废材!

 timtxu 2019-11-03

京东又搞新动作了!10月18日,京东物流对外宣布:正式升级“321一线人才建设项目”。未来5个月里,将重点针对一线仓储、分拣员工、快递员提供近3个亿的补贴和激励。这样大规模的人员涨薪,实属罕见,难怪网友们一片惊呼:又是别人家的公司!

两个月前,8月14日,京东发布了2019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净收入为1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得益于618全球年中购物节,京东在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无论是收入、利润、现金流,还是用户数等关键指标都实现了强劲增长。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8月,京东快递员平均薪酬同比上涨了6%,仅员工五险一金的缴纳,就已经累计支出超过10亿元。尽管如此,京东却声称:目前的薪酬结构已经无法对绩优员工做出足够激励。

薪酬管理,是任何一个有远见的老板都会关心的问题。怎么发钱?发多少钱?既能让员工觉得公平公正,还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保证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虽然说,有关薪酬管理的问题有很多,但从大的方面着眼,员工关心的只有两个问题:为什么我只拿这么点钱?为什么我拿了这么多钱,依然不爽?接下来,就此问题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下。

舍不得花钱

怎么得到人才前两天,一个HR小伙伴在后台留言:现在的销售人员好难招啊。其实坦白来说,相比同行,我们公司的福利好多了;但是尴尬的是,底薪比他们低,在市场上确实没有竞争力。

和老板商量提高底薪,他又说:一、人工成本太高;二、计较底薪的销售人员来了也没用。这个月再招不来销售,我就该走了。这位HR在一家医疗公司工作,这种细分行业的专业销售人员本来就少。企业还盲目自信,故步自封,只考虑内部因素,不及时关注同行的薪酬水平,不与市场保持接轨状态。说实话,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否存活下去,也许都是问题。决定一家企业能否快速壮大的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格局大不大?是否能够做到不惜重金求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预料到企业后期的发展轨迹。2013年,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与中国平安创始人马明哲,在一次高尔夫球赛间隙交流过。杨国强问马明哲:你管理平安亿万资产,有什么秘方?马明哲回答:我能有什么秘方?就是用优秀的人,我这儿有很多年薪千万的人。

↑ 左:中国平安创始人马明哲,右: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杨国强听了后,回去就找来人力资源总经理彭志斌:我给你30亿,你去招300个人来。后来,彭志斌找来了这些人:执行董事及联席总裁朱荣斌,年薪553.6万;首席财务管理吴建斌,年薪619.5万;区域总裁刘森峰,年收入过亿元;...... 此后,碧桂园的业绩蒸蒸日上。2013年全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00亿,到了2018年全年的销售金额高达7287亿元,稳居房企第一。企业处于发展阶段,如果领导者舍得花重金,为人才提供极具外部竞争性的薪酬,那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结果一般不会太差。

薪酬慷慨为何留不住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即效率,人才即财富,人才即钱财!

时代变了,优秀的人才,各个公司都在抢。

不仅要从外部抢别人家的人才,还要防备自家人才被别人抢走!可有些公司明明花了钱,却仍留不住人才。

这是为何呢?10月10日晚,在拼多多四周年庆的动员大会上,创始人和CEO黄铮在总部大楼进行了全员大会讲话。在谈到组织体系时,他说:在过去的一年,拼多多对人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薪酬慷慨,但离职率仍相对较高。

↑ 拼多多创始人:黄铮

高薪为什么仍然留不住人呢?黄铮自己也承认了:是因为对人和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在90后,95后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的时代,他们不光看重企业的经济薪酬,更看重从工作本身中得到的满足感、成就感、这就是所谓的非经济薪酬。很多企业的核心人员离职,往往不是因为经济薪酬太少,而是因为非经济薪酬没有给到位。2019年5月,近年来一直在风口浪尖的百度,又经历了“难捱的一夜”。三个月内,5位高管闪电离职。从徐勇,到刘建国、俞军、李明远、吴恩达、向海龙,甚至陆奇,纷纷选择离开了招揽他们来的李彦宏。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

通常到了高管的级别,选择加入或离开一家公司,往往不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观、自我实现等这些非经济因素。离开了诸多良将辅佐的李彦宏,到底能不能救百度,一切还是未知。

当企业出现了高薪留不住人才的现象,领导者确实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企业有没有给这些人才足够的尊重?企业有没有合适的土壤适合人才发展?企业的发展理念是否与这些人才的价值观高度契合?

发钱这件事真的没那么简单 按照经济学上的定义:薪酬的本质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公平交易或交换关系。也就是说:员工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学识和才能,企业以工资、奖金、福利、津贴等形式来回馈员工。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中,将“薪酬”等同于“工资”,这是大错特错的。一套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是组织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评价企业的薪酬体系好不好呢?通常要具备这么几个功能:1.保健功能这是薪酬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保健因子一般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只有当同时达到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时,薪酬才具备保健功能;2.激励功能研究表明,挑战性的工作、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才是员工所看重的激励因子,所以HR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要注意激励的导向作用;3.效率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投入产出比。企业不是慈善机构,高薪引进人才时,也无比要计算一下成本;4.留存功能引进人才不难,难的是将优秀人才留下来,并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总之,好的薪酬体系,不但要体现“责、权、利”对等原则,还要让员工充分地感受到“被需要和被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