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寒热错杂的名方半夏泻心汤与应用(附医案)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19-11-0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57)。
半夏泻心汤方:清半夏15,黄芩15,干姜15,人参15,黄连5,大枣4枚,炙甘草15。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
升,日三服。
歌诀: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又和阴。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解析】本条论述误下少阳之后,所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的证治。
    伤寒五六日,出现呕而发热的少阳证,医者不用小柴胡汤和解,反以他药泻下,此犯少阳之禁,实属误治。若其人正气旺盛,证情不因误下而发生变化,柴胡证仍在者,可复与小柴胡汤。此虽经误下而病未逆变,故云“不为逆”。但正气毕竟有所耗伤,难于胜邪,服汤后因得药力相助,正复而驱邪,故发生“战汗”作解的现象。这是一种情况。
    若误下后,其人证见心下满痛,按之石硬,是为结胸证。此因少阳邪热内陷入里与水饮互结而致。与前言误下太阳而成结胸,起因虽有所不同,但见证并无差异,故仍当用大陷胸汤泄热逐水破结。这是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即误下后,其人证见心下满而不痛,是为痞证。痞之成因,是误下少阳之后,脾胃之气受伤所致。因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受伤则升降失常,气机受阻不利,故发生心下痞塞不通之感。再者,本病来自于误下少阳,少阳喜呕,多是胃有痰饮而气逆,故本证亦多是气机痞塞而夹痰,故又称之为“痰气痞”。然痞之病位,又为何恰在心下?先从体表部位看,胸为阳,腹为阴,“心下”,位于胸腹之夹界,此亦为阴阳部位上下交通之处。
    前言少阳胁下为半表半里,是从纵向看,此言心下为半上半下,是从横向分。总之二者皆为阴阳枢纽之地。再从内在脏腑看,脾胃皆居心下,脾脏属阴,胃腑属阳,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塞,阴阳不和,寒热错杂,故其病变亦多在心下部位。痞之表现,既非胸闷,也非腹胀,而是觉仅在心下有痞满堵塞之感,但按之濡软,因其并无有形之滞结,只不过气机痞塞之故。气机痞塞于中,胃气不降面上逆,则每见呕吐、噫气、恶心等证;脾气不升而下陷,则每多见下利、肠鸣或大便干湿不调等证,心下痞满证属上下的枢机不利,与少阳病半表半里枢机不利的胸胁苦满,病证不同,病位不同,病机也不同。故不能刻舟求剑再予小柴胡汤,所以说“柴胡不中与之”。心下痞证虽心下痞满,但按之不硬不痛这又区别于结胸证的心下痛,按之石硬,故更不可与陷胸汤。治疗之法,只宜选用半夏泻心汤和中降逆消痞气。
      因本证以呕吐、心下痞、大便不调为特点,而《神农本草经》言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胸胀,咳逆肠鸣”,既能化痰降逆,又能消痞散结,故本方以半夏为君,而定名为半夏泻心汤。本方由七味药组成,实系小柴胡汤去柴胡,加黄连,以干姜易生姜而成。方中夏、干姜辛开而温,以散脾气之寒;黄芩、黄连苦泄而寒,以降胃气之热;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调补,和脾胃,补中气,以复中焦升降功能,此即所谓“辛开苦降甘调”之法。总之,本方寒温并用、苦辛相投、攻补同施,具有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之功,故为和解治痞之良方。
妙析天人临证医案
​2019.9.25初诊,男36岁,口苦,眼红,吃点辣的就容易口腔溃疡,吃点凉的容易拉肚子,食欲一般,平素大便稀黏滞,舌淡红苔黄腻。左脉弦略数,右关沉弦虚。

处方:姜半夏15,黄连5,黄芩15,干姜15,炙甘草15,大枣4枚,党参20,​炒白术20,贡菊花6,,,7剂

​2019.10.3喝完7剂,口苦,眼红,食欲好转。大便不成型,粘马桶。舌淡红,苔薄白,有点齿痕。左关弦略虚,右关略沉虚。
开香砂六君丸两盒补气健脾化痰湿。
按:口苦,眼红,吃辣的口腔溃疡为上焦有火。吃凉的拉肚子,食欲一般,大便稀黏滞为脾阳虚夹湿。选用半夏泻心汤为底方加减用黄连,黄芩,菊花,清上焦之火,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干姜,大枣,温脾阳,健脾胃。姜半夏降逆和胃燥湿。方证合拍,遂取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