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尚贤,使民不争

 道德经学用 2019-11-04

一次偶尔的聚会上,听见一位虎妈用半开玩笑的口气训孩子,说了一句这样的话:“你给我记住: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当时,我听了悚然心惊!如果我们为孩子播种这样的种子,以后我们的社会将成为什么样子呢?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就是,不崇尚贤能,就不会让人民争斗。这句话不是愚民,而是因为每个人的天赋能力都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不要去主观定义什么是好的,以至于让大家都去走迎合别人的路,才能让每个人的生命自由绽放,因为适合的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自己绽放了、快乐了、和谐了,谁还会去和别人做无谓的争斗呢?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在一个大花园里,百花争艳,玫瑰有玫瑰的娇艳,百合有百合的芬芳,每一朵花都按照自己的样子努力绽放,大家不但相安无事,而且装点得花园里多姿多彩,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

这时,园丁来了,说“牡丹最好看”,于是每次都把心思花在牡丹上,为它修枝剪叶,浇水施肥。百花一看,原来这样才是最好看、最让园丁喜欢的样子啊,于是大家都争相模仿牡丹,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最好看”、“最让人喜欢”的牡丹花,以便得到更多的关照。

但即使再努力,不是牡丹的毕竟不能装成牡丹,伪装成别人的样子,会让自己越来越纠结、越来越萎缩;当大家都来模仿牡丹时,争斗开始了,和谐没有了,伤害出现了,花园里再也不是一派祥和的美景了,渐渐连园丁也不愿意来了……

当镜头倒放,我们可以想想:最初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如果不是园丁按照自己的喜好,定义了“牡丹最好看”,那百花又怎么可能争着去走牡丹的路呢?

这就是所谓的“尚贤”,这里的“尚”表示崇尚的意思,也就是出于人的主观意识,而不是自然自在的客观状态。

其实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孩子都被家长一句“以后一定要考清华、北大”困在高考的独木桥上!今年有1000多万高三考生参与高考,但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才能招收多少学生呢?

这个概念一出来,就是一种“尚贤”,所以一旦有了主观上的喜好倾向,一定就会在客观上造成资源分配的倾斜。大家都想走那条被定义为“最好的路”,而放弃了“自己的路”。所以,如果1000万人都在走别人的路时,别人当然是无路可走了。

但这不是家长的问题,而是社会价值观导向的问题——说白了,是我们的思维造成的结果。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开篇第一句中也说到了缘由,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就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成为美的,是因为个人的好恶造成的;善之所以被称之为善,是因为不善的衬托。

第二章的这句话与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其实意思很接近。

这个现象,我们就看现在的“网红脸”就可以了。

当大众审美出现一个统一的标准时,网红脸诞生了,人的辨识度消失了。从整形医院里,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出了大量的人工美女,全都是瓜子脸、欧式双眼皮、高鼻梁、一脸的塑胶感……再加上“磨皮相机”的再加工,现在我们看到照片里的美女几乎都差不离!

但是我们想想,道永远是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网红脸刚出现时,是表示漂亮;现在谁要是说你是网红脸,你肯定会生气的,因为这已经成了贬义词。

所以,老子在第三章最后也给出了对症“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方法论,就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句话就是说,圣人效法天地的品格,怎么来做呢?

一、虚其心:圣人教会人民心胸开阔,没有过分的执着、思虑和妄想。我们想想,当一个人能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时,这是一个多么快乐舒服的状态呢?

二、实其腹:既有温饱的意思,又有广纳的意思。

“虚其心,实其腹”连在一起就是人民能生活的很富足,但心胸开阔,知足常乐——这是一虚一实之间的对应。

三、弱其志:表示柔韧、谦卑、能下人。“志”在这里有智巧、欲望的意思。

四、强其骨:身体健康,坚定自立。

“弱其志,强其骨”连在一起就是让人民不必使用心机智巧,而是淡泊谦卑;使人民身体健康,同时遇事能坚强自立——这是一强一弱之间的对应。

做到了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点,如果用到身心上,一个人就柔韧而坚强;如果用到家庭中,一个家庭就富足而和谐;如果用到企业中,一个企业就具有凝聚力而持久;如果用在社会中,社会就安定富强,世界就和平团结!

最后因为做到这四点,结果就是“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就是,做到这种朴的时候,朴有强大的能量,可以让民风、家风、企风、国风淳朴,以至于让那些聪明人都不敢再轻举妄动。

“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正是因为努力在做,但大家却谁也没有自私自利的目的,所以最后反而能无所不为,让生命大顺!

回到一开始听到那位“虎妈”的育儿经上,当我们去走别人的路时,不但丢了自己,还有可能被别人挤出局!与其如此,为什么不关注自己,挖掘自己的天赋能力,找到自己的使命,让自己的路能为更多人谋求幸福呢?

如果是这样,天下谁不喜欢你、拥护你呢?当你不与别人争斗的时候,谁又会来与你争呢?

所以,人生的一切都在我们的思维中,一旦思维偏离了正道,人生必将出轨。

逯欣心

2019年9月15日,第564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