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张福涛lu70kpm9 2019-11-09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教基厅函〔2019〕12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皖教秘〔2019〕144号),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组织专家对各市推荐的市级优课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初评和复评,共征集省级优课8022节,其中合肥市行知学校上报的课例中,共有50节课例被评为省优,在全省排名第三。

合肥市行知学校被评为省优的课例的教师名单如下:

合肥市行知学校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征集结果公示名单

序号

单位

姓名


序号

单位

姓名

1

合肥市行知学校

白美丽

26

合肥市行知学校

王倩

2

合肥市行知学校

蔡四秀

27

合肥市行知学校

韦春燕

3

合肥市行知学校

柴琴

28

合肥市行知学校

魏红

4

合肥市行知学校

柴琴

29

合肥市行知学校

魏露露

5

合肥市行知学校

程宇婷

30

合肥市行知学校

魏梦瑶

6

合肥市行知学校

程宇婷

31

合肥市行知学校

吴子赟

7

合肥市行知学校

高俊宝

32

合肥市行知学校

伍丽丽

8

合肥市行知学校

高晓慧

33

合肥市行知学校

徐佳佳

9

合肥市行知学校

洪玉婷

34

合肥市行知学校

徐亚奇

10

合肥市行知学校

胡成然

35

合肥市行知学校

薛莉

11

合肥市行知学校

华秀

36

合肥市行知学校

薛云霞

12

合肥市行知学校

李文文

37

合肥市行知学校

叶廷枫

13

合肥市行知学校

凌雯丽

38

合肥市行知学校

袁红林

14

合肥市行知学校

刘丽

39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浩然

15

合肥市行知学校

刘苗苗

40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军民

16

合肥市行知学校

马卫平

41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腊梅

17

合肥市行知学校

牛林艳

42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丽萍

18

合肥市行知学校

秦卉璇

43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莉

19

合肥市行知学校

任巧云

44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莉(小)

20

合肥市行知学校

汪雯雯

45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曼

21

合肥市行知学校

王豆豆

46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月

22

合肥市行知学校

王芳平

47

合肥市行知学校

周美霞

23

合肥市行知学校

王海燕

48

合肥市行知学校

周青

24

合肥市行知学校

王佳佳

49

合肥市行知学校

朱晓寒

25

合肥市行知学校

王琪

50

合肥市行知学校

邹兵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体现在研究与反思上,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来,然后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搬到教学中去。如果这样,就会变成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参考资料是统一编制的,教学方法是照搬照抄人家的,考试试卷是主管部门统一的……教师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旁观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智慧,最后就会迷失方向。

校本研因势而生,师生因思而变,因变而进。我们把“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尤其是近几年,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师素养,学校更是以校本教研为根本,扎实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升品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校整合教务处、教科研处、教研组和备课组等多种力量,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把开展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各教研组、备课组抓住校本教研的根本,以教科研处为主导,教师为关键,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战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正体现享受教育,让学生享受学习,让教师享受教育。正是校本教研,把教师从“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苦教中解放了出来,也把学生从“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苦学中解放了出来。

对于校来说,校本教研的建立、实施、完善是一个探索过程,是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反思与纠正来逐步完成的。

、学校是基础:要有自己的独特理念鲜明特色

学校领导的观念直接影响学校的专业文化,如果没有探究意识长远发展的视野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校本教研就很难进行下去。

1.把握科研方向,树立校本教研新理念校重视和加强校本研究制定教研制度,指导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学校各教研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教研课题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研究意识,自觉参与,提高素质。

2.规范管理体系,开拓校本教研新途径通过实践,校本教研制度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依法治校、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首先是理论学习制度,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其次是建立对话交流制度,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三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例如,确定每星期为教研日,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反思每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专题研讨等,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深化课题实验,提高校本教研新成效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科研的关键在于课题,课题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标志在于成果转化。新形势下的课题活动,必须找到新的生长点。我们认识到: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才能使课题及其成果长久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有一个统领的核心课题。从校本培训中,我们找到了科研与教研、科研与学校发展的结合点,即树立校本意识,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我们学校并非别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并非是其它学校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别的学生,我们的体制也不是别的学校的体制,许许多多的不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忽视了校具体情况,再好的教育策略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游离于我们学校之外。

、教师是关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校的最高使命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其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校探索并形成了多种教研模式。

1.师德修养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无论在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都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基本都一样,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文化素养、基本理念、爱心、信心和责任心。基于此,学校教研把师德修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位教师都德才兼备,爱岗敬业。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际,用实际证明理论。切实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师资素质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教师搞好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如新教师上岗、班主任工作、教师职业道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培训活动;学科业务学习研讨活动;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参观学习、案例分析反思、展示课、观摩课切磋、经验总结等交流活动。全校老师在一次次的校本培训中,在一次次的自发学习中,在一次次的课堂实际操作中,技术越来越纯熟,兴趣越来越高涨。我们深知,校本教研实效如何,关键在教师,但成效在学生。孩子们都感到,课堂丰富了,学习轻松了。  

3.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课改为载体、以校本为依托,以科研为导向,以教研为保障,以上课为形式,以评课寻差距,以反思促发展,使教研、科研和校本教研真正结为一体。集体备课活动采用专题讨论式、中心发言式、重点研究式等形式,备课组活动中强调“四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讲人;有记录、有检查、有考核;树立课程意识和设计意识,落实主讲人主讲、同组人质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分析、确立教材处理的目标和教法设计上,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上,放在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而如何用好教材上,从而有效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极大的调动了组内教师的沟通、合作、交流、探索、创新,而全校大规模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实事求是的评课,更是给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与共享、情感交流、互相促进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从而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4.听课评课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活动明确要求同一科目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要达到一定节次,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集体评课,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而且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还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定期集体研究,摆出问题来,由全体教师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

5.自我反思校要求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6.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同伴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欲望增强,专业水平和专业意识得到提高,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教研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在交流学习中学会了接纳感悟,在接纳感悟中学会了调整充实和提高,在同伴互助中学会了成长。

7.名师引领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校实施名师工程,尽力提供必要的方便组织名师外出学习,吸取他人成功经验,丰富提高自己。名师工程,不仅推出新人,更重要的是使名师带动全校教师的进步,通过不断完善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和骨干作用。

8.专题专家讲座学校寒暑假组织相关专题讲座,加强教师对理论的理解,通过各级专家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信息指导,使教师能在新观念、新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校本教研,理论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9.课题驱动校的课题研究以校为本,将课题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统一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品牌打造中来。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制度是保证:建章立制,以推动校本教研新进程

校本教研是研究问题,而不是完成任务。校本教研必须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出来,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归纳出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的方案,然后用实践去验证。当然,校本教研的过程与教学工作过程是并进的,校本教研的结果也主要靠工作成果去体现,但关注问题还是关注任务,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是教研和教学的根本区别。

为引导教师真正进入教研的状态,使校教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开展好教研工作,以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促进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校制定出详细、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如:教师培训制度、教研激励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职工学年度考核办法、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

比如,文化支持学校管理是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的。从长远和深层的角度看,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能比制度更有效、更持久。比如,学校突出教学常规管理,其中,备课做到三熟悉:熟悉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做到提前一周备课和提前一天备课相结合;上课,要求目标体现、主体确保、方法措施有效、教师行为规范、教学效果达成。

再比如,学实施师徒结对,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命题、辅导等方面耐心传、帮、带。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校的校本教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角色的转变、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本研究既然以学校内部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否转变角色成为一个研究者,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校本研究能否得以落实。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校本教研广泛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再如,真正有成果的研究往往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校本研究的成果又往往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以某种论文、论著等可见形式呈现,如何衡量研究所付出的劳动及取得成果,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也是今后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中应探索一个重点。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校本教研大量更加艰巨的工作尚待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完成,因此,我们将继续保持开拓创新之锐气,务实求真之作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努力探求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教育教学发展中巨大作用。我们相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总之校本教研使校教学在探索中起步回首过去,通过每年寒暑假校本培训、教师外出学习、教师阅读等方面加强教师理论研修;通过扎实的常规教研、青蓝工程、种子教师评选、学科模式研发、新进教师展示课等活动开展实践研修;通过教师个人专属课程开发,提升教师个人价值,并拓宽学生视野。创学习机会,搭展示舞台,教师在学习与展示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得到快速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实践中教研在教研中成长!惟进步不止步!学校在教师内涵发展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今后将继续加强教师培养力度,夯实常规教研,强基固本,铸行知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