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好了明理 2019-11-09


大溪文化源流概述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汉水流域4000年前文化脉络

主线:①彭头山文化,于公元前6000年进入→②皂市下层文化,于公元前5000年进入→③汤家岗文化,于公元前4300年进入→④大溪文化划城岗类型。

峡江线:①彭头山文化,于公元前6500年分化出→②城背溪文化,于公元前5000年进入→③柳林西文化,于公元前4200年进入→④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由上可知,彭头山人创造的文化主要分布在汉水西部的峡江地区和澧水地区。经过在澧阳平原这个狭小区域五六百年的积累后,分南北两条线向外发展。年代上越古老时期的文化,变化的越慢。虽然分成了两条线发展,但还是有很多共性。这一分就是2000多年,所以后来被大溪文化重新统一以后南北人群应该出现了差异,不过文化上的共性还是很多。但从考古上来说已经分属不同的类型了。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大溪文化地域分布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看类型的分布,峡江地区明显更复杂,越过长江的大溪人被朱家台文化影响形成朱家台类型。这个类型寿命很短,在第二期后就消失了,应该是被朱家台文化所并。中堡岛类型受到了油子岭文化的一些影响。而屈家岭文化早期受到了大溪文化的一些影响。同样屈家岭文化也对大溪文化产生了一些影响。应该可以看到长江两岸的文化存在长期交流的情况。甚至与仰韶文化也有过文化上的交流。

彭头山人文化的巅峰

公元前4300-4200年左右,澧水地区和峡江地区的文化先后进入了大溪文化。大溪文化作为本地区文化的重要转折点,器物上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磨制石器已经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主要形式。制造工艺显著进步。据学者推测,这段时期生产工具不只是以石器为主了,还包括了木制和骨制的工具。陶器中彩陶和白陶开始增多,纹饰的种类增加了很多,出现各种复合纹饰。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最值得彭头山人引以为傲的成就应该就是“城头山古城”了,上图就是城头山古城航拍图,我们看下“城头山古城”诸多特点。

①城头山古城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城,距今在6000年以前,处于大溪文化的初期。

②城头山古城的使用年限竟然一直延续到接近4000年的石家河中期。使用时间达到2000多年之久。

③城头山古城为圆形城址、有东南西北四个门,城内面积约9万平米。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④城区按照使用性质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祭祀区。城中有宽阔的大道。

⑤祭祀区有我国最早的大祭坛,也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⑥城外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达到百万多平米。可以看到清晰的人工沟渠痕迹。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城头山人工作场景示意

城头山古城应该是由汤家岗的环壕聚落发展过来的,长江中游地区城址的发展的确比较早,根据现有考古发现,澧水地区就有城头山、鸡叫城,公安的鸡鸣城、青河城以及石首走马岭—屯子山几座知名的古城址。这几座城址主要集中在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随着屈家岭文化替代了这片地区的文化,以及后续石家河文化的全面覆盖。防御重心移到长江北岸。后期古城基本都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

大溪之前文化的详细情况可以看这里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一)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长江中游地区古城址分布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城头山古城扼守着澧水要隘,6000年前的古人已经具备了依靠山河之险的原始军事思想了。图上所列15处遗址,实际上就将荆汉平原牢牢的控制住了。

大溪文化进入中期以后,北方来的文化越过长江,对大溪文化造成了非常强的冲击,虽然大溪文化顽强地抵抗住了北方文化强势的进攻。但对大溪文化造成的伤害很大。大溪文化在缓慢维持中最终还是走向了衰亡。彭头山人创建的将近5000年的文化走向了终点。一个堪称巨无霸的力量在长江中游崛起,建立了跨越长江、澧水、湘江的强势“古国”,这个时期就是5000年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时间点,这个强大的势力就是“屈家岭文化”。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上图是搜索城头山古城时候搜出来的图片,突然之间特别有感觉,就放这吧。除了远处的灯光,6000年前的古人看到的场景是否是这样呢?或许,那时候更多的树木,更温暖的气候。但一样的太阳,一样的暮色。或许,在先人原始的概念里,一切都很神秘,但他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与大自然顽强的抗争着,没有他们的艰苦努力,又何来今天繁荣昌盛的人类文明呢?

这是段注定不平凡的时期

5000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中华大地在这一刻开始逐渐进入了古国林立的天下万邦时代。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5000年时候中华大地文化格局

①辽西地区红山文化进入晚期,,小河沿文化初露锋芒

②辽东小珠山文化持续发展

③河套地区开始出现新石器文化海生不浪类型

④冀北是雪山一期文化

⑤晋中是义井类型

⑥豫东是大司空文化

⑦关中半坡文化重生成泉护文化

⑧陇东马家窑文化绽放光芒

⑨晋中秦王寨文化韬光养晦

⑩山东大汶口文化如日中天

⑪川西是营盘山文化,宝墩文化呼之欲出

⑫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疯狂扩张

⑬长江下游崧泽文化与河姆渡文化步入晚期,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开始崛起

黄河流域文化脉络的详情在这篇文章

全面解读黄河流域5000年前文化脉络,看完之后再论华夏文明从哪来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黄河流域4000年前文化脉络

一统黄河流域的庙底沟文化瓦解后,黄河流域文化处于四分五裂的群雄争霸时期,此时长江流域文化却出现合流现象,长江中游被屈家岭文化一统江湖,长江下游是良渚文化的天下。中华大地表现出来的文化格局是南强北弱,东强西弱。所以出现了屈家岭文化北渐进入豫西南地区,大汶口文化向西进入晋中地区,大汶口与良渚文化在淮河南北激烈碰撞,良渚文化同时向南扩张。此消彼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了今后几千年中华大地上各个势力的常态。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脉络

或许历史的真相是这样的,庙底沟瓦解后在豫陕两省分裂出来的各个聚落实际上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大汶口文化就是“山东炎帝”为首的东夷部落(按照笔者推测还有个陕西炎帝,后世给合并成一个了),屈家岭融合部分南下的庙底沟人形成了蚩尤的九黎部落。屡败屡战的黄帝部落联合“炎帝”击败蚩尤部落后,屈家岭文化衰落,黄帝部落崛起,炎黄联盟在中原开始轮流坐庄。不过这个过程又用了一千年,这期间良渚人坐山观虎斗,专心致力于发展文化,取得了发达的礼制、水利、农业生产、城池等等成就。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屈家岭文化扩张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良渚文化扩张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大汶口文化扩张

不过历史不总是用文化的高低来书写的,血与火洗礼中重新强大起来的炎黄部落最终笑到了最后。

长江流域4000年前文化格局及各个文化之间互动关系全解(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