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个体自身的因素。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如下: 1、自我效能感 由班杜拉提出,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机性因素,它不仅影响学生学业目标选择、付出的努力、意志控制,还会影响他们所选择的学习策略,他通过上述中介过程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2、归因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所做出的因果解释。韦纳指出,学生一般把自己的学习成败归因于4类因素,亦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3、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既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又是影响其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 目标通过自身具有的4大功能,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产生影响: (1)目标具有定向功能,它把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定向到与目标相关的活动上,而避免那些与学习目标无关的活动; (2)目标具有调节功能,学习者要根据任务或目标的难度水平来调节自己的努力程度; (3)目标具有维持功能,在没有时间限制的学习情景中,特别是远程学习情景中,学习进展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会促使学习者不断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4)目标具有评价功能,学习者学习任务完成与否,最终要以既定的学习目标为检验标准。 4、认知策略的获得 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的加工方法,是个体为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而采用的各种程序和方法,有一般策略和具体策略之分。 自主学习不仅受个体拥有的认知策略数量的影响,还受到认知策略习得水平的影响。 5、元认知发展水平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3部分、 元认知对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作用表现在通过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有效地计划、监控和调节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以便迅速而有效地达到目标,其实质是远程学习者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 6、意志控制水平 意志控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起色作用不同于学习动机。意志控制对自主学习具有更强的维持功能。 7、性别角色 有许多理由可以认为自主学习中存在性别差异。这包括男生和女生在课堂中的知觉和经验存在差异,他们所得到的反馈和期望存在差异以及他们的形象和地位存在差异。 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除了个体自身之外的所有因素。 1、学校教育 教学模式、教材、教育技术、课堂管理方式、同辈群体 2、家庭因素 溺爱型、放任性、专制型和民主型 3、文化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其自主学习也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