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士懋、田淑霄中医临床经验——温病的本质

 三和行者 2019-11-13
李士懋、田淑霄中医临床经验——温病的本质

为什么讨论温病的本质?因为疾病的本质决定着疾病的治疗。治则、治法、选方用药,都是依据临床诊断而确立的。若对疾病本质认识不清,则治疗就无从谈起。

温病本质是什么?依传统观点而言,温病本质是热盛阴伤,本人认为,温病乃是郁热。不论新感、伏邪、温疫、湿温化热,还是卫气营血、三焦等各个传变阶段,只要有热邪存在,其热统统属于郁热在里。明确了这一本质,对温病的分类、传变、治疗,都有重大影响,所以,必须先将温病本质讨论清楚。

一、新感温病属郁热

(一)卫分证

新感温病初起的卫分证,其本质属郁热。卫分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海或少汗,咳嗽,或胸闷胸痛,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依八纲辨证的表里划A,卫分证属表证范畴。所以叶天士说:“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温病表证,与伤寒表证有着本质不同,其治疗亦大相径庭。这点至关重要,惜多为人所忽略,致使两者混同。

表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上述卫分证的表现中,发热、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胸闷痛、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皆不属表证所独有,都不能作为表证的主要特征。惟独恶风寒,才是表证具有定性意义的特征。

为什么说恶风寒是表证具有定性意义的特征呢?这在《伤寒论》中有明确的论述。《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仲景说得非常肯定,恶寒是太阳证的必有之症。第121条:“太阳病,当恶寒。”再次说明,恶寒是太阳证的当然之症。134条:“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160条:“汗吐下后,恶寒者,表未解也。”此说明表证存在与否,主要标准就是恶寒一症是否存在。有恶寒就有太阳表证,无恶寒就无表证。所以,恶风寒是判断表证存在与否的主要指征。

但是,恶凤寒亦非表证所特有。白虎汤证,当热汗伤阳时,可在壮热的基础上现背微恶寒,火郁证阳气不达可恶寒;阳虚之人也可恶寒,东垣的气虚贼火内炽,也可见类似外感的恶寒表现。当然,不能把这些恶寒统属于表证的特征。表证的恶风寒,尚须具备以下特点:

1、初起即见表证一开始,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恶风寒。若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由于阳伤或阳郁等原因,中途出现的恶风寒,则不属表证的恶风寒。表证的恶风寒,必须初起即见。

当然,表证的恶风寒,程度上可有很大差异。重者可寒战,轻者略觉身有拘束之感,怕缝隙之风或仅背微恶寒,甚至有的因症状轻微,不大在意而忽略。

2、寒热并见 除虚人外感可恶寒不伴发热外,凡属表实证者,皆寒热并见。当然热的程度可有很大差异。

必须说明,中医所说的热,是特定的病理反应,如口渴、烦躁、身热、漫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其体温可高,亦可不高。而西医所说的热,是以体温高为惟一标志。二者表现虽有重叠,但不能混淆等同。我所以说明这一点,是因为往往一见体温高,就诊为热证而用寒凉药,易误诊误治。我就有此教训,故不得不说明之。当然,外感之发热,一般都有程度不同的体温升高。

3、持续不断 只要表证不除,恶寒就不解,故曰“有一分恶寒有一分表”,恶寒伴随表证之始终。若表证已解或内传,恶寒也就不存在了。常见有外感表证的病人,恶寒、发热、自汗往复交替出现如症状,因毕竟恶寒未解,故仍属表证。即使传入少阳,呈现往来寒热,也是表米全解,因少阳为半表半里,故仍有表证存在。

4、伴有表证 恶风寒的同时,往往伴见不同的表证,如鼻塞、流涕、喷嚏、头痛、身痛等。

只要有具备上述四个特点的恶风寒一症,就可以断为外感表证。至于脉浮、头痛、身痛、咳嗽、鼻塞、流涕等,都是或然之症,而不是判断表证存在与否的特异指征。以上所说的表证特征,既包括伤寒,也包括温病,是所有外感表证的共有特征。

我所以不厌其详地讲表证的特征,因常发生误诊。临床一见头痛、咽痛或发热等就误为表证。尤其当病人自述感冒了,就更容易诱导医生误诊那么,温病的表证亦即卫分证,有何特征呢?除具上述四点特征的恶风寒一症外,尚有舌边尖红、脉数。只要这三点具备,就可确诊为温病初起的卫分证,亦即温病的表证。

伤寒表证与温病的卫分证,虽然都有恶风寒这一主要特征,但二者恶风寒的机制却是不同的。这一点非常关键,必须明确。它不仅关系到对伤寒与温病不同本质的认识,也直接关系到二者治疗原则的不同。

伤寒表证为什么恶寒?是由于风寒袭表,胰理被风寒之邪闭郁,阳气被遏,不能温煦皮毛,故而恶寒。这里有两点要强调:一是风寒自肌表而入;二是外邪所窃居的部位在肌表。肌表有邪,自当汗而解之。

温病 分证为什么恶风寒?是由于“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袭入的途径,不是自肌表,而是从口鼻。外邪盘踞的部位是在肺,而不是肌表皮毛。

卫气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温煦。卫气靠肺来宜发敷布于肌表。当温邪上受袭肺后,造成肺气臓郁,卫阳不得宜发敷布,外失卫阳之温煦,于是出现恶风寒一症。所以吴鞠通曰:'肺病先恶风寒者,肺主气,又主皮毛。肺病则气郁,不得捍卫皮毛也。”杨栗山对此说得更明确:“在温病,邪热内攻,凡见表证,皆里热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征,实无表邪。”请读者注意杨氏这段非常重要的话。表无邪,就非汗法所宜,所以温病学家都强调,温病忌汗。吴鞠通曰:“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又曰“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叶天士于《幼科要略·风温篇》曰:“夫风温春温忌汗。”在《临证指南·卷五·风温某案》中又指责那些用汗法治疗温病者说:“温病忌汗,何速忘也?'

至于温病卫分证的其他症状,也都是由于温邪袭肺,肺气膹郁,郁热内盛而引起的。身热的产生,一是由于温邪上袭而热,二是由卫阳郁而化热。郁热上灼则咽痛、头痛、口渴、舌红。肺气不宜则咳喘胸痛等。至此可以明确指出,温病初起即属郁热。

前述,伤寒、温病表证的主要依据是恶风寒,而不以脉浮与否作为主要依据。因为表证初起,不论伤寒还是温病,脉往往不浮。毫无疑问,这种说法与传统观点不同,甚至与经典相悖,但只要临床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表证初起,脉确实不浮。所以,不能以脉浮与否,作为判断表证的主要依据。

表证初起脉为何不浮?伤寒表证,是由于寒邪外袭,寒性收引凝泣,气血不能畅达,故而不浮。不仅不浮,反而见沉。正如《四诊扶微》所云:“表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又曰:“岂有寒闭腠理,营卫两郁,脉有不见沉者乎。”

新感温病初起,由于是温邪外袭,温邪升浮主动,脉本当浮,可是徽之临床,脉多不浮何也?因温邪犯肺,肺气膀郁,气机不畅,气血不得外达,不能充盈鼓荡于血脉,故而脉沉。

当然,并非表证始终不见浮脉。当外邪化热,热郁而伸时,激荡气血外达,脉方见浮。若热势进一步亢盛,气血为热所迫而外涌,脉不仅浮,且浮而大,成洪脉之象。此时已由太阳转入阳明,或由卫分传入气分。

(二)气分证

气分证的本质也是郁热。气分证的范围虽然较广,因邪热所侵犯的脏腑不同,而有热壅.'于肺、热灼胸膈、无形热盛、阳明热结、热郁少阳等不同,然皆属郁热。伏气温病热在气分,湿温证湿邪化热,邪在气分,甚至伤寒寒邪化热传人阳明,皆与新感温病的气分证相同,本质都属郁热,治法亦同,清下为其两大治则。

历来皆云《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非也。《伤寒论》实乃中风、伤寒、温病三纲鼎立。《伤寒论》第6条,即温病提纲,概括了温病的各个传变阶段及类型。因其特点为但热不寒,而归入阳明篇中论之。太阳上篇论中风,太阳中篇论伤寒,太阳下篇论太阳腑证及结胸、痞证等坏证,阳明篇即详论温病。三纲昭昭,何言仲景略于温乎。陆九芝曰:“阳明乃成温之渊鼓”,诚谓一语破的,人木三分。温病传入气分,湿温化热传入气分,伤寒传入阳明,殊途同归,至此,三者可视为一也。

1、热壅于肺者 由于热邪不得外达而缠遏于肺,肺气不得宣降,上逆而为咳喘:气机窒塞而胸问.胸痛。

2、热扰胸膈者 胸中乃心肺所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所以邪在上焦者,卫、气、营.而四个阶段的病变皆可出现。此时关键在于畅达胸膈之气机,胸膈气机畅达,则热可透转肌表而解。若气机不畅,则逼热入营,出现营分、血分的症状。栀子豉汤所主之心烦懊侬不得眠,剧则反复颠倒,心中窒,甚至心下结痛,已然出现逼热入营之端倪。所以热在上焦最易出现逼热入营的逆传心包之病变。

3、无形热盛者 气分证的无形热盛,即阳明经证或白虎汤证。热邪亢盛,出现大热、大汗、脉洪大,已然有热郁而伸的外达之势,似应不属郁热的范畴。其实不然,仍属郁热,只不过热邪郁伏的程度较轻而已。其肌表的壮热,乃是阳明的郁热外淫于肌表使然。病变之根本,依然在于里热,故仍须因势利导透热外达,主以白虎汤。吴鞠通云:“白虎本为达热出表。”因其属郁热在里,故仍须达热出表。

4、阳明热结者 由于热与糟粕相搏结,蕴伏于内,阻闭气机,阳气不能外达,可出现肢厥,甚至于通体皆厥。气血不能外达而脉转沉实,甚者脉可沉迟、涩小乃至脉亦厥,其状如1',其本质属郁热,毋庸置疑。

5、热郁少阳者 温病之少阳证,亦称热郁胆腑,仍属郁热。其热,可但热不寒,亦可往来寒热。但是,热郁少阴的往来寒热,与伤寒论的少阳证往来寒热本质不同。少阳主枢,乃阴阳出入之枢。温病热郁少阳,是由于邪热郁滞,阻遏气机,阳气不能外达而恶寒,当热郁而伸时则热,于是形成寒热往来。热郁胆腑的性质属郁热,属实证、热证。热郁胆腑属半表中甲,这个半表半里属部位概念,位居表里之间,内近胃腑,外近肌肉。而伤寒之少阳证,虽小称半表半里,但这个半表半里不是部位概念,而是病机概念。表为阳,里为阴。半表半里,即半阴半阳证,邪将从三阳传人三阴,属阴阳交界之分野,除有邪热以外,已现正气不足的一一面,故小柴胡汤中加人参、甘草、大枣以扶正祛邪。伤寒之少阳证与温病之热郁少阳本质不同,治法有别。

(三)营分证

热陷入营,亦属郁热,且热郁程度较气分更甚,病位更深,出现神昏谱语、灼热肢厥,甚至舌卷囊缩。不仅气机窒塞,而且血行亦凝泣,故而出现舌绛唇暗、脉沉细数。

气分热郁内陷入营的原因有二:一是营阴亏,热易陷二是气机壅塞,逼热入营。导致气机闭塞的邪气有痰湿、瘀血、热结等。此时治疗关键,务在宣达气机,使深陷营分的热邪透转气分而解。

(四)血分证

血分证的实质仍是郁热,是在营分证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动血。血分证的出血,不仅是热邪迫血妄行,还有瘀血阻滞,血不循经而妄行,两个因素相合而造成动血。此时的治疗原则为凉血散血 散血,不仅是活血化瘀,还有散血中伏火的意思。瘀血除,气机畅,郁热方能外出。

可见,新感温病,不论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其本质都属郁热。

(五)关于“在一经不移”问题

叶天士云:“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这句话应如何理解,众说不一。章虚谷曰:“伤寒先受足经,足经脉长,而多传变,温邪先受于手经,手经脉短,故少传变,是温病伤寒之不同,皆有可辩也。”其实,温病传变最速,常可一日三变,根本不以手经短就不传。周学海曰:言温病传经者少,因“温邪为开,重门洞辟,初病即常兼二三经,再传而六经已毕,故变证少也。”初病即传二三经,再传而六经毕,只能言其传变迅速。传变速者反日不传,与在经不移,自相抵悟。《温病学》曰:“温热,当指温热挟湿之证。由于湿性淹滞,转化较慢,故日在一经不移。”原文明言温热,径改为湿热,已有不妥,即使湿热证,亦有传经,观《湿热病篇》自知,何言在一经不移。

“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乃指温热证,就其性质而言,无论卫气营血概属郁热。尽管热郁的部位有不同,轻重程度有别,正气强弱相殊,兼夹邪气各异,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但只要有热邪存在,其性质皆属郁热在里,这一基本性质是不变的,故曰:'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正如吴又可在《温疫论·卷下·诸家温疫正误》中所云:'若果温病,自内达外,何有传经。若能传经,即是伤寒,而非温病明矣。”

二、伏气温病属郁热

伏气温病,医家皆谓伏气化热,里热外达,此属郁热。诚如章虚谷所云:“温病由伏气者,邪自内发,未病时,已郁而成热。一旦触发,势如燎原,故急清里热,表热亦除。是内热为发病之本,表热为传变之标。即或非伏气蕴酿,凡感温病,终是阳邪。”对伏气温病属郁热这一本质,医家并无异议,故而从略。

三、温疫属郁热

早在《内经》就已明确认识到,温疫是具有很强传染性的一类特殊疾病。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吴又可结合自己治温疫的丰富实践经验,全面发展了《内经》的疫病学说,著有不朽之作《温疫论》。

i关于温疫的病原,吴氏于卷首即云:“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二种异气所感。”并郑重声明:“此治疫紧要关节。”

吴氏认为温疫是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见解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异气,毕竟也是一种外感邪气。外邪,乃指六淫。中医理论体系,对六淫的性质、致病特点、辨证论治规律,都是非常明确的,完全融人中医理论体系之中。若云异气是六淫之外的另一种外邪,那么它的性质、特点及辨证施治规律,纳入不了中医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异气欲纳入中医理论体系,就必须将其与六淫相衔接,临床方能实际操作。

异气究竟是什么性质?《吴医汇讲·瘟疫赘言》,曰:'所云疠气,无非郁热”,又云“疫皆热毒'。《寒温条辨》亦云“温病得于天地之杂气,拂热在里。”异气虽属郁热,但常挟秽浊之气闭郁气机,故《温热逢源》云:“温疫之邪,从口鼻吸受,所受者湿秽之邪。”据此可知,瘟疫本质属郁热无疑。

综上所述,温病无论新感、伏邪、温疫,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郁热。明确了这一点,对温病的分类、传变、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都有重要意义,故不厌其烦详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