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是能力强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两个陷阱,难怪有能力也混不出名堂

 西湖歌午几时休 2019-11-14

01

最近,我们公司来了一个新员工小吉。

小吉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因此,他的工作热情特别高,对于工作,几乎从不怨言。

可是,最近我却发现他的状态越来越不对劲了!

小吉的剧本写得非常精妙,经常出现非常大的脑洞,让人感觉非常过瘾。可是,最近他写的剧本质量却大幅下降。

我意识到,他可能是麻烦了。

于是,我找他过来聊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他现在陷入了焦虑的情绪中。

因为前一段时间,策划的方案投到市场中的反应并不好,他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为了逃避这种焦虑的感觉,他下班后就开始疯狂的看书,研究活动方案,周末周日也不休息。

可万万没想到,他越是这样做,脑子就越乱,就越想不出东西。于是,他就陷入到了负面情绪的循环之中,难以自拨。

小吉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我有个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当时的能力特别突出,可以说公司里的“顶梁柱”。

于是,有猎头公司就把他给挖走了,挖到了另一家公司做总监。

结果呢,他到了新公司后,出现了明显的“水土不服”。

尽管他还是工作很认真,每天早去晚归,但半年下来却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与此同时,同事和领导对他也颇有微词,因为他们都觉得他这人不愿意跟人交流,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在忙什么。

慢慢的,他就从上一家公司的优秀员工,变成了一个不受人重视的边缘人。

又过了一段时间,领导找他谈了一次话后,便将他辞退了。

越是能力强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两个陷阱,难怪有能力也混不出名堂

02

为什么这些优秀员工会突然陷入困境,变得“不优秀”了呢?

后来,我请教了一些职业规划老师,他们告诉我,越是能力强的人,越容易陷入两个陷阱:

一、工作喜欢埋头苦干

老师告诉我,他带新人的时候,一定会叮嘱他们:“不要埋头苦干,遇到问题了,一定要及时跟同事、领导沟通。”

为什么他要如此强调这一点呢?

因为他遇到很多职场人都不喜欢与人沟通,他们遇到问题了喜欢关起门来自己解决,并觉得这样会非常有成就感,然后就沉迷于这种模式中。

问题解决了倒还好说,可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他们就会陷入焦虑的情绪中,并导致问题更难解决,结果就是把自己逼成死胡同,越是死磕,越是走不出来。导致的后果就是,工作状态也变差了,心态也崩溃了。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学会向他人求助。

我们必须明白一点,人无完人,即便能力再突出的人,也必定有自己的短板。所以,当你遇到困难时、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时,一定要向同事求助。

事实上,很多人其实是害怕求助的,而且这些人往往有讨好型人格的特点,认为求助会干扰别人工作,或者觉得别人没有帮助自己的必要。

事实上,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人们是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因为帮助别人后,施助者也会感觉自己的价值提升了。所以,互相帮助,其实是人的天性。

另一方面,向人求助,是每个成年人必须要学会的技能。

荀子说:“君子无异,善假于物也。”

意思是说,君子跟普通人的资质也没什么差别,不过是更懂得借力罢了!

确实如此,那些取得成就的人,往往都是懂得借力的人。

越是能力强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两个陷阱,难怪有能力也混不出名堂

2.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优势区

《能力陷阱》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做你擅长的事,你会像毒品一样上瘾。

确实如此,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因为这样最有成就感。

可是,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的优势区,或许明天就会变成劣势区。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我有个朋友对公众号的运营非常有心得,于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公众号,每天研究怎么写好文章,怎么做好排版。

可是,近年的发展形式,大家也知道了,公众号打开率是越来越低了,结果就是,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而我的另一个朋友,很早就发现做公众号不是他的强项,于是,他开始全面发展,多平台发展,音频、视频全都不放过。

结果,他两现在的粉丝数差了数十倍,境遇更是天差地别。

一个还在为怎么涨粉而烦恼,另一个已经有好几家自己的公司。

前者的能力比后者的能力弱吗?

不一定。

那为什么会变成这种形式呢?

说白了,他还是太在意自己的优势区了。其实,像他这种情况,很早就该思考,公众号不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要不要再做点其他的,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越是能力强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两个陷阱,难怪有能力也混不出名堂

03

前段时候,我看到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当你给一个人做备胎的时候,你是备胎。当你给一百个人做备胎的时候,他们是你的备胎。

这话乍一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再仔细一想,还颇有哲学的味道。

生活其实跟追女孩挺像的,追寻的目标过于单一时,他们的处境是非常被动的。

如果这个女生不喜欢你,你就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如果这份工作做不好,你就觉得自己没能力、没救了!

结果就是,你的情绪完全受单个目标的影响,它好,你就好;它坏,你也跟着崩溃。

我经常劝别人,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对象,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份工作中,因为这样非常危险,一旦这个投入了你全部时间、精力的对象出现问题,你会感觉整个世界都坍塌了。

仔细想想,有的人失恋就想跳楼,失业就想自杀,其实,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所以,聪明人懂得把视野扩宽一点,把精力分开一点,把目标分散一点,这样即便某个目标出现波动,你还有其他选项。

这个不行,至少,你在其他地方也依然很棒啊!

理请了这个思路后,我跟焦虑的小吉又聊了一会儿后,帮他重新划分了工作。

并叮嘱他,职场人的价值并不是全部都由工作能力所决定,如果你能提升团队整体的工作能力,这些价值也会体现到个人的价值上。

所以,不要再埋头苦干,遇到问题记得找大家沟通解决;也不要再沉迷于自己的长处,多方面发展,才能保持心态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