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就像一棵大树,血管如同根茎,源源不断输送养分,滋养脏腑,保证身体器官正常运作。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不合理的饮食,血管中就会出现沉积,就像自来水管,用久了,会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 在古代中医认为血脂异常是因膏脂过剩,输化失常,清从浊化,浊为脂化,称之为血浊,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为特点。 中老年朋友留意自己是否出现以下症状: 1、时常感觉头晕目眩 2、胸口刺痛 3、胸口发闷 以上是血脂异常引发的症状,血脂异常大多没有很严重的临床症状,但是会危害心脑血管的健康,引起心梗、脑中风等严重疾病,这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血管健康是中老年人的头号健康任务,学会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至关重要。 血脂管理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一般血常规检查中检测的血脂主要是以下四种: 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总胆固醇升高。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TG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作为心血管发生事件危险性的评估指标。 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醉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为HDL中胆固醇含量比较稳定,故目前多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中HDL水平。
合理用药中国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四成,中国患者体质及耐受能力与西方人不同,临床上西医会建议我们服用他汀类的药物来实现调脂功能,他汀类药物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血脂症患者,目前临床上有多种他汀,不同的他汀种类与剂量的他汀降胆固醇幅度有较大差别。[1] 但中国人的体质和欧美人的不同,各大指南上有提到中等强度的调脂药适合大多数中国的血脂异常患者,源自天然的调脂药才也在推荐名单中。[1]
适量运动运动是安全、有效干预血脂异常的方法,高血脂患者,应该坚持进行适量的运动。 频次上,每周锻炼4~5天,每次锻炼半小时;锻炼前,做5分钟的准备,如伸展运动、慢走等,锻炼后再做5分钟的放松活动。 切忌三天打鱼、两天筛网,这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增长,反而伤害身体。 合理饮食 科学睡眠很多中老年朋友认为降血脂只能打针吃药,其实不然,吃对饭比坚持服药更重要。高血脂患者,应减少肉类、烹调油,谷类的一半应是粗粮,奶类选择低脂奶,多用鱼虾类替代畜禽肉类食物,每日饮水增加到1500毫升或以上,每天做到一茶一粥(指的是绿茶和燕麦粥),对降低胆固醇非常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