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离合与手足厥冷

 秦之过也 2019-11-20

相关经文

1、《伤寒论·伤寒例》:

“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

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2、《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康平本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注:厥者,手足厥冷者是。)”

象数串解

冬至之后,阳升阴降,阳长阴消;

夏至之后,阳降阴升,阳消阴长。

由《河洛气数》可知:

少阴气数为5-1、9-5,

1为坎-冬至,9为离-夏至,5为中宫,阴阳(坎离)合于中也。

《中庸》: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阴阳和合乃生人,故《伤寒钤法》少阴症字号为天地人三才。


阴阳升降以中为轴,会合于中也。

十二经脉-子午流注始于肺经,肺经起于中焦:

子午流注终于肝经,肝经归于中焦:

肝肺者,震兑也,春秋分也。

春秋二分,阴阳平分,故曰阴阳离也。

厥阴气数为7-3,

7为兑-秋分,西方兑卦划分天(乾)地(坤);

3为震-春分,东方震卦划分动(风)静(山);

天地动静又进一步产生寒热(坎离)的对峙。

东西为划分天地、动静、寒热等种种阴阳现象的界限,故曰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震兑-厥阴-阴阳离,故“阴阳气不相顺接”之“厥症”属于厥阴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