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识太极拳中的松而有力

 CeizhuPan 2019-11-23

陈雄老师聊太极257


陈雄老师太极拳体悟在“和美太极”平台会不断更新完善,转载请标注作者“陈雄”和“和美太极”

点击订阅陈雄老师的太极拳体悟

杨式太极拳研练随

  

《乐传太极与行功》书中说:“‘四两拨千斤’常被理解为自己用四两的力量就可化解对方的千斤力,这种解释有些想当然,其真正含有正如乐匋先生所说,四两拨千斤,就是松而有力,自己没用什么力,但令对方不可抗拒……松而能通,能生通体协通之力。‘松而有力者’,‘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做到全身松活无支扼处,自然生出不思议之对外掤力及走化力。”以上话中的“松而有力”,我认为是个蛮有意思的说法,道出了太极拳松功之训练目的。“松而有力”的概念与内涵技术,值得太极拳爱好者去思考和研练。松不是一盘散沙的懈,不是将身体弄成瘫成一堆或扭挪浮漂、懈软无力,“有力”的真义是身体和意识合住了相应内劲,如果合不住相应内劲,松而有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周身稳静的松开松透,乃是形整、劲整、气和、上下内外高度协调与平衡的必须之条件。   

在杭州的太极拳圈内,流传着“牛大力士”的真实故事是这样的:1956年,太极拳名家牛春明作为浙江省武术队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武术竞赛大会,赛会期间,各省青壮年选手纷纷与牛春明推手,均被发至寻丈之外,过后众人称他为“牛大力士”。当时,新体育杂志社、《新民晚报》等媒体的记者对牛春明进行了采访,请牛春明介绍“牛大力士”的经验。牛春明非常歉逊地说:“我今年已经76岁了,不要说一桶水,就是半桶水,我也提不起来,哪算什么‘大力士’!”记者又问:“那你怎么能把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摔出去呢?”牛春明回答说:“这就是太极拳中所说的‘借人之力,顺人之势’,对方打来的力越猛,我顺势化解后,对方要收回的力肯定也就越大,我是借了对方的力,轻轻送了他一下。实际上还是他自己在打自己,并不是我有什么大的力气。”
   

从众人称镜轩公(杨健侯宗师给牛春明赐名“镜轩”)为“牛大力士”可以看出,也是体现了乐匋所说的“松而有力”。然而得知道,松而有力的“借人之力,顺人之势”是要松功的有效支持,比方说:听劲要够松才灵敏,接劲要有沉轻兼备的松功,引劲的效果、化劲的干净都要有松功,整劲的运用、发劲的干脆也都要松功。倘若没有松开、松沉、松软、松弹、松空、松净、松得周身一家的较好功夫,那是练不到较高层次的“借人之力,顺人之势”,也做不好较高层次的“松而有力”。再妙的技巧,没配有较好的松功也是用不上的。 
    真松的功夫是得法勤练出来的,比方说步桩的胯开脊椎下去之练法,要知要会有关部位相容相让,脚趾怎样让脚踝、踝怎样让膝、膝怎样让胯、胯怎样让身才行,倘若不得法的傻乎乎练松,那是练不出身势步桩松而有力的功夫。作为在初级阶段的习拳者,不妨以弓步桩守中来体验松而有力,心静体松又身上各处合理放好,何谓身上各处合理放好?就是要符合身法的规矩、步型的技术要求和劲走对路等,比方说翘臀使尾闾不中正就是有违身法的规矩,再比方说沉劲走膝盖或膝扣没掤展劲就是劲路走不对。倘若没有合理的身体架势,就会影响肩、胸、腰、腹、胯、臀、踝等部位的放松,身体部位松的功效就会不够好。准备好了,让一个没练过拳的壮汉用力推按自己的胸部,注意以虚实转换来保持松沉松活的不停运动之势态就行了,对方会觉得用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出按不动(对身体重心而言),而自己则觉得对方没怎么用劲使力。如果自己守桩站稳了但觉得对方用劲使力较大,那是说明松功尚欠火候,与松而有力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
 
                          201911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