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美中论李东垣

 空青赭石 2019-11-28

1 在脾胃病的治疗上,东垣注重升脾而忽略降胃,注重内伤阳气偏于补阳而略于补脾胃之阴血,并忽略“肾为先天之本”的作用,这是他的短处

2 补脾疗法,不仅用于脾胃病变,且可用于心、肝、肺、肾诸脏疾患,叶天士说:“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说明调理后天脾胃,确是治疗内伤杂病的善策。


4 东垣善补脾胃之阳,以参、芪、术为补药之长,取“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他善用黄芪,但他用黄芪是遵仲景之旨,观仲景用药规律,《伤寒论》中无一次用黄芪,而在《金匮》中黄芪凡八见。可见,黄芪是为治慢性病而设,并主治表阳虚证。东垣用黄芪,亦是用之固表阳,他恐黄芪壅滞,必加陈皮以佐之,是东垣一大发明,黄芪佐陈皮之必要性余深有体会。

5因此,东垣组方,照顾面广,标本兼治而又主次分明,因他一贯主张以补脾阳为主,多用参、芪、术、草,但不是一味的呆补,同时很注重脾胃阳气的升发,因此,多以风燥升阳药物配伍,常常选用有鼓舞脾胃阳气,消除困脾之湿,气味轻薄的升发之品,且多分经络而用。

6如用防风、羌活升发太阳之火,独活、细辛升发少阴之火,柴胡升发少阳之火,升麻、葛根升发阳明之火等,以引清阳之气,兼能除湿散风,做到动静结合,补而不滞。但他恐助火太过,方中均少佐黄连、黄柏、黄芩、桑叶、石膏等药,以泻各经多余之火,使阴阳互补,少出偏差。伤阳太过,必损阴血,时加四物汤、圣愈汤、生脉散、清暑益气汤之属,刚柔相济,气阴双疗。并用引经药如柴胡、升麻走两胁,独活、羌活入督脉等,使补药直达病所。

7 余平时选方用药以至自己组方,亦多虑及于此,如自组的治干咳痰不易出之“利肺汤”就体现了这一精神。

基本方为:沙参、马兜铃、山药、牛蒡子、桔梗、杏仁、枳壳、生甘草。沙参益肺气,马兜铃开豁痰结,是一开一阖;山药补虚羸,牛蒡子散结气,是一补一泻;桔梗引气排痰,枳壳、杏仁下气止逆,是一升一降。这几味药,相反相成,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治疗干咳证经临床验证多效

8 治慢性久病,用小剂量药频频久服,东垣善于掌握药物的用量,他的方剂虽大而用量很小,如补中益气汤,每剂总量不过三钱三分,葛花解酲汤,每服只二钱;升阳益胃汤,每次粗末半两煎服等等。这么轻的药量,是否能够治病呢?我在初行医读东垣书时,曾有过怀疑,认为大病须大方,才能除病。通过临床长期实践,并借鉴同辈名医治病经验,逐步体会到,用药在于对症合拍,不在于方剂大小。长期虚弱证,尤其是兼慢性脾胃虚弱证,出现胃呆纳少,每天饮食不过三二两,还觉脘闷腹胀,是脾胃功能不健全的表现,倘每日吞服大剂煎药,只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加重病势发展,即所谓“欲速则不达”。再说慢性病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来也渐,其去也缓,不可能设想投几剂药,几日即愈。治斯疾,须假以时日,用小量药缓缓扶持,初看似觉太慢,日久则会“由量变到质变”,使功能恢复而病愈。因此,东垣小剂量频投之治慢性杂病的方法是科学的。

三、治疗慢性内伤病要善用东垣方剂

成方均是前人宝贵遗产,是经过几十年,几百年,其至几千年的人体实验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束之高阁,是最大的浪费。虽然前人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但那些经过几代人肯定的,确有价值的东西,通过辨证选用或稍加增减,强胜于师心自用。我喜用仲景的方剂,也喜用东垣的方剂,尤其到晚年,在治疗一些慢性杂证和一些老年性疾患方面,运用东垣的方剂,灵活变通,受益非浅。

例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此方不单纯是治太阴痰气上逆之方,更是一个调节人体机能的重要方剂,尤其是对调整血压忽高忽低者有良效。不但对发作性头痛,食后嗜睡之低血压有效,对于由于肠胃虚弱头痛体倦之高血压也有效。

它之所以具有双向性,是因为它有增强生理功能,使气血充盈,恢复机体自身调节的作用。这种方剂,实胜于抑制血压的药物。但其只宜施于虚性高血压,若肝阳上亢,偏于实性者则不宜用。余曾用此方,调治过不少上述病证,下面仅就治疗一例先天性左右机体发育不平衡症,介绍一下运用经验。

患者薛某,女性,21岁,军人,75年3月21日就诊,自述72年发现高血压,血压为150/120毫米汞柱,至今波动在150-120/120-98毫米汞柱,视其右侧腋毛稀疏,右乳较左乳小,右侧上下肢较左侧上下肢稍短,走路稍感不平。在某某医院作X线腹膜后充气造影,左肾16x7.5厘米,右肾11.7x4.5厘米,经常头痛,并有月经前和月经期腹痛症状,舌体小少苔,质淡红,脉左细右大。

根据以上情况,证属疑难,考虑到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调整血压,增强生理功能的作用,遂书以小剂量方与之。嘱其长期煎服,以观后效,因其经期腹痛,右肾狭窄,还应参以活血通络强肾之品,因此间或加入当归芍药散、新绛汤和补肾药以兼顾之。

一年后,血压竟日趋平稳。每天可保持在110-120/80-90毫米汞柱间,月经亦正常,腋毛,乳房,均与左侧相等,走路亦觉平稳,12月6日超声检查两肾外形大小未见异常(因未作造影,不知可靠否),原先右肾功能低下,复查肾图后亦恢复正常范围,现已全日工作,一如常人。

补中益气汤,此方是提升下陷中气的良方凡气虚明显兼有下坠症状者,均可使用本方。

一般用此方治疗以下几种病证:长期尿血不愈或尿路感染久治不愈而尿后少腹反胀坠者,用补中益气汤分别加盐黄柏、盐知母或三七、血余、藕节治之;或脉虚大或弱小似无,大便后气虚心悸思睡者用之;如四肢疲软,大便先硬后稀,肛门胀坠者亦用之,老年气虚,舌体淡胖之前列腺肥大尿路不畅者所适宜。而肾脉浮大无根或双脉弦硬或脉数舌质红者,均为慎用之列。

清暑益气汤,治疗每遇夏季则苦夏消疲不欲饮食,气短乏力,汗出心慌,血压低下,头晕欲倒,脉微细,甚或时有昏厥冷汗出者,余称之为“消夏证”,常常采用此方治之。

此方药味虽多但多而不乱。夏季暑气逼人,耗气伤阴,因此方中用补中益气汤升清气益元气;生脉散益气生津复脉,收敛耗散之肺气;黄柏泻火补水,葛根解肌清热,神曲、青皮助运化。药与证合,用之颇效。

圣愈汤,此方是治疗气虚不能统血,血虚不能养肝,气血双补之剂。但必须是正虚而无实邪,并兼有寒象者方为对证,曾采用此方治愈一慢性肝炎属上述病证的陈姓患者。

四、甘温除热

适用于阳虚发热和火郁证。阳虚发热,属虚热范畴、由于饥饱劳倦,阳气虚张而发病,东垣称为阴火。阴火者,邪火也,脾胃内伤、元气不足,清气下陷,逼下焦相火乘位,火不安其位而为害即为壮火,亦称贼火。《内经》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因不论君、相,皆有少、壮火之分,少火养人,乃正常生理现象,壮火害人,乃病理虚性亢奋现象。“亢则害,承乃制”,实火可泻,虚火宜补,阴火是阳气虚张而生热,因而不宜寒凉而宜甘温。但须注意与戴阳证区别之。曾治一患者,发热10余日,体温37℃-38℃,芩、连之类均未应手,见其头热足凉,脉虚,是为“龙雷之火”上越,当引火归源,用龙骨、牡蛎、山药、石斛加油桂治之而愈。

病案:风心病水肿,亦有从脾诊治者。

患者靳某,患风心病多年,近2年加重,胸闷气短较甚,浑身浮肿疼痛,尿黄少,大便为细笔管形而不爽,口干不思饮,腹胀满,并失眠多梦易醒,舌苔白而腻,脉滑而弱。

据此,乃考虑此水肿是阳不化气,脾虚湿重所致,治须健中州,运脾阳,处以春泽汤加黄连、升麻、柴胡、陈皮、枳壳、荷叶、谷芽治之,服10余剂后大便畅,小便量增多,水肿消,食欲增加,睡眠亦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