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过劳又一次成为网友热切讨论的话题,起因是前几天爆出的新闻:35岁男艺人高以翔在高强度节目录制过程中猝死。 据悉,高以翔出事当天,已经连续录了17个小时节目,节目本身又是各种严酷的极限运动挑战,身体已经出现不适,但为了避免耽误节目进程,他仍坚持参加凌晨的跑步。在倒下之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行了……心痛之余,环环看到这样一句话:被“敬业”绑架的高以翔,其实是每个职场人拼命的缩影。是啊,拿项目经理来说,工作强度大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这是上星期推文底下的一些留言,连续六个月一天工作十九个小时,去掉吃饭时间,每天也就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都知道,项目经理加班,是无奈为之:工作量就摆在那,不加班根本做不完。但今天的标题绝不仅仅只是一句嘴炮,环环真心想帮助大家能做到:少。加。班。。工作量是结构性问题,无法一以概之地解决,那我们至少可以从时间管理角度入手,尽可能高效地完成工作。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多休息,陪陪家人。为此,环环花了不少时间,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好用的时间管理法:FOTA(此概念由富研社创始人谢春霖老师首创)FOTA分为四步:聚焦要事(Focus)、梳理日程(Ordering)、三线并行(Three Timelines)和随机应变(Adapt to Change)。这个方法并非简单的泛泛之谈,它的好处就是可执行,好落地。接下来就给大家按步骤一一介绍。很多人都知道“四象限”时间管理法,也知道“要事第一”的关键法则。在把任务按照“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重要”分类之后,具体该如何排序,如何完成?这个问题的答案,鲜有人知。其实,只要你每天都腾出时间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任务,“紧急”的任务就会越来越少。在一个项目经理的日常工作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可分为三类:从0到1开启某个系统/项目的任务,也就是对其他任务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在这类任务中,最重要的是前三层:结构层:为了做这个项目,需要做哪些事情,如何构建团队也就是维持项目正常运行甚至更好的任务。那如何才能更好呢? 你需要不断去做有协同效应和战略意义的工作:通过增强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因素A,去促进另一个因素B的增长,这就是“增强回路”。这一点对于项目经理来说不必多言。能否做好风险管控,决定你的项目能否控制在成本范围内,保质保量按时交付。首先是GTD工作法,其核心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身体扛不住,干啥干不动!在用GTD梳理了任务后,你要结合自己的生物钟设置任务执行时段。1、专注2个工作区: 8点-12点、15点-18点,这通常是每个人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 2、设立2个学习区:6点-9点、20点-22点,这两段时间通常没有人干扰,可以沉下心自己看看书,听听课。3、安顿2个休息区:13点-14点,23点-6点,这是午休和夜间睡眠时间,不必多言。请大家记住:休息真的很重要!每个人的生物钟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以上仅供参考。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找到最合适的时段,完成一天中的工作、学习、休息这三件事。 1、专注主干线 为了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你需要在做主要工作时保持绝对的专注。 保持专注的两个法则: 2、抢占自动线
什么叫自动线?就是那些你不需要思考就能轻松完成,但还不得不做的任务。 也就是:能“自动完成”的任务。 完成这类任务,你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和脑力,就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比如: · 边吃饭,边听一门项目管理有关的课程
· 边洗碗筷,边把明天会议要说的内容在脑海里再过一遍 · 利用早上通勤时间,对当天的工作计划列一个简短的清单 3、购买第三线
如果你还是有太多的事情做不完,或者有一些价值比较低的任务不愿做,怎么办?
那就把这些事“外包”出去,也就是:购买第三线。 这两类人会是你“外包工作”的最佳对象↓↓ I、能帮你创造价值的人:比如技术大牛,能帮你解决一些团队的技术瓶颈。 II、能帮你提高效率的人:比如项目助理,能包揽你的大量琐事。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在你工作量非常非常大的时候。
事情越多,意外就越多,失误也越多。所以,你的计划千万不能排得太满。计划排太满的风险是:一旦某处没有顺利完成,牵一发而动全身,便会如多米诺股牌一样影响后整个计划表。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你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衡量意外出现的可能性,然后专门留出相应的时间段来处理风险和意外。项目经理不仅要管理客户的期待值,也要管理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值,千万让自己“太满”。
环环希望每一个项目经理都记住这样一句话:有人能替你工作,却没人能替你活着。 时间管理也好,锻炼身体也好,都是为了能让你在完成好工作的同时,保证个人的精力不会被耗尽。但如果碰到过分的工作要求,你的选择只有一个:拒绝。
因为人生无常,没什么是值得以命相拼的。工作固然重要,责任固然重要,但你最应该对之负责任,就是你自己。 谢春霖,《认知红利》作者,公众号:富研社(ID:dontletmeplay) 转自:PM圈子(pm1178) 公众号 2019年11月29日 除金玉良研原创文章外,他人通过本平台发布的原创文章及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所发文字、图片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并在显要位置注明出处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