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东汉铜镜中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博搜艺术 2019-12-01

东汉铜镜鉴定毕竟是一种眼学,是对比、淘汰、排列,当经验够用的时候,买进真东西的把握就会大一些。而当收藏的经验不够,遇到一件东汉铜镜无法用你的经验和知识去解读的东西,你又认为机会不等人,一旦错过就没有了,那么你就不能不进行一次博弈了,这种博弈的结果往往就是打眼。很多人就是这样,可以不懂,但不能不买,买回去再翻书、找人看,发现买错了就扔床底下了。

  在业内,汉镜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往往能体现出一个铜镜藏家的收藏水平。汉代铜镜图案丰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图案题材上出现了神兽镜和画像镜,前者多是神仙与灵兽,后者多是名人和历史故事,比如伍子胥、范蠡等人物的画像。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铭文书体丰富、文字繁杂,而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篆书向隶书的演变过程,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汉代的铭文镜和规矩镜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汉代铭文镜的内容和风格与汉代人的思想有直接关系,或者说,镜铭反映出了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另外,汉镜的镜背上那些带有故事情节、人物景致的图案内容,堪称工艺与文化的结合。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以汉镜的数量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汉中期。

  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直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采用的是陶范法。这种方法无论是铸小件或大件铜器,都有良好的效果,对一些器型和雕镂复杂的器物,可先分铸,再合铸。春秋战国时,发明了失蜡铸造法,使青铜器铸造工艺上了一个台阶。后人作假的青铜器,多不采用陶范法。不同的铸造方法,有不同的特征,这是鉴定青铜器的主要依据。

  

  铜镜也是中国青铜器铸造史的一个延续和独特风景。我国夏、商、周被称为“灿烂的青铜器时代”,然而到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器逐渐衰落,被更先进的生产力代表铁器所取代,但青铜镜的制造和使用并没有衰落,相反,却出现了的繁荣和发展。可以说,古铜镜在青铜文化的大家族中自成体系的,或者说是青铜文化的延续。历代铜镜的铸造工艺、铜质、纹饰、铭文等无不反映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当时的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高价铜镜不只是看其年代,还要看该物是否属于那个时代的精品。2006年秋正是铜镜市场遇冷时期,一面隋唐的“放日圆形瑞兽镜”在一场拍卖会上以44万元,成为全场高价。在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此镜纹饰和铭文均为唐代早期镜中所罕见,工艺精湛。

  在古玩市场上,凡带铭文的青铜器,铭文字数越多,其价值越高,有铭之器的价格往往高于无铭之器价格几倍以上,故作伪者常在青铜器上作伪铭。从铭文辨伪,主要从掌握铭文字体的风格特征入手。1、青铜器铭文字体风格特征,青铜器铭文字体的风格与各个时代铭文形成的方法密切相关。从商代至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一般是铸字,即先在内模的表面或在外范的内壁刻出突起的阳文,铸成的铭文呈底宽面窄,而战国时期的铭文是用工具直接在青铜器壁上錾刻的,铭文字口呈V字行,字体纤细而颀长。商代青铜器上铭文字数很少,字体近似甲骨文,字大,笔道粗,端庄工整。西周铭文字体规范端正,两端平齐,结体自然,橫平竖直。春秋早中期,铭文字体痩长,刚劲,纵橫成行,也有肥体的。战国时期,铭文字体痩长,笔道纤细,字口浅。汉代铭文多为隶书,呈长方形。

  

  中国古铜镜的发展源远流长,每一面铜镜仿佛都折射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内涵。铜镜起源于齐家文化,在铸造工艺技术发展成熟的西周和春秋时期,铜镜的数量和质量了迅速提升。

  东汉铜镜收藏以及保值增值决定于东汉铜镜真与伪,识别真伪又是一个知识性非常强的专 业,可以业余爱好,但是如果进入专 业收藏,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专 业的收藏投资不适合于全民大众,由于近些年极少数所谓专家的宣传误导,有意无意的把广大的爱好者引向了收藏的错误路径,错误的收藏观念又进一步刺激了市场假冒东汉铜镜的泛滥。当人们慢慢认识到上当受骗以后,不得不远离古玩而改变投资取向。买假卖假造成的诚信危机,对古玩业界的冲击很大,如果业界再次重建诚信,则需要几年的市场培养恢复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