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定点训练,优化思维——以新乡市一模考试一份语文答卷为例

 三驾马车1966 2019-12-03

定点训练,优化思维

——以新乡市一模考试一份语文答卷为例

刘向军

定点训练,才能有效纠错;有效纠错,就是在某个知识点、能力点上构建抓手、钉下钉子、埋下桩子,从而稳固、牢靠地吸附相关的知识,生发相关的能力;不仅如此,定点训练通过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提升,校正不良的思维认知习惯,优化较好的思维模式,最终提升思维能力。

1. 回扣文本,理性思辨,比较淘汰。

1小题答案要在A项与D项中产生,易错选D项。

D项的问题在于“关键”的分析表述在文本中究竟有无照应?没有。文本中只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表述。在此,需要优化一个思维点:“关键”指主要的、重要的、核心的因素,而文本中“基础……进一步……”二者同样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先后之分,谈不上“关键”与否。

A项“质量不高”照应文本中“质量也有待提高”,这个照应虽然也有不完全吻合的问题,但相比D项问题为轻。两害相权取其轻,选A为佳。

2. 精准审题,对照答案,反思作答。

6小题满分6分,得4分。

所失2分很难得到。但需要优化一个审题思维习惯:如果命题质量确实很高的话,则题目本身一定强烈地暗示了答案的可能性。

此题题干中有“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简要概括”这样的表述:前者意味着答案必须分为三个得分点,各得分点的表述要显著不同;后者意味着答案一定要“概括”,只有概括,才能做到所谓“简要”!

此类题普遍的答题情况是考生在考场上把所有的答题空间全部写满,以碰运气,这实质上暴露了考生审题不准,概括不准,表述不准的思维问题。而这种冷静审题能力、精准概括能力和精准的表述能力必须在平时地做定点有效训练。

3. 辨析字义,积累词汇。

13小题翻译第一小句中“不得眠”中的“得”在文言中是能愿动词,应译为“能,能够”。因此,“不得眠”可以直译为“不能入睡”,或译意为“难以睡眠”。

第二小句中值得积累的词汇:1)“寝疾:重病。”联想记忆:“寝”是“卧”的意思,卧在床上的病,那就是卧病不起的“重病”。(2)宫车:皇帝坐的车。代指皇帝。(3)晏驾:yànjià,指皇帝驾崩。“晏”是“迟、晚”的意思。“宫车晏驾”是说皇帝的车出来的晚了,上朝迟了,指皇帝死了,这用的是委婉(也叫“讳饰”)的修辞手法。

4. 利用选项,理智反推。

14小题答案为B项。“高楼倚暮晖”这个画面在古诗中确实常常指女子的孤独寂寞,即所谓的闺怨,但此处却偏偏不是!

其实,查看此小题的A项“小苑试春衣”,选项中已经说这是写贵家女子在“小苑里试穿春衣”,而此小题的C项中又说“征人之妻”,这已经暗示了此诗中的是把“贵家女子”与后两联的“征人之妻”在做对此。并且,第15小题命题人进一步在题干中泄露了此诗在构思上的对比的特点,“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与尾联的“含泪坐鸳机”构成对比,而不是古诗中常见的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

李商隐的这首《即日》在情感表达和构思技巧上绝对有

5. 语句归空,受制语境。

19小题答案为B,易误为C项。

B项“不仅因为有……还因为有……”是二者都表示强调而侧重于后者的表达方式,当然更符合语境。而C“不是因为……而是因为……”是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的表达方式,这与优秀艺术作品一定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常识相背,也与文本首段“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内容!)与叙事节奏紧张紧凑(形式!)相结合”的语境表述不合。

6. 整体合规,细节完美,作文高分。

整体合规,一般的作文就都可以得42—48分。但是,作文要得50分、52分、55分以上,就必须要精细地训练好若干细节,经得起评卷者多看两眼的考验。

标题第一重要,需要精心打磨。

比如一模考场上有这样一个标题:“铭记先辈指导,开创盛世华夏。”乍一看,这个标题还不错,表意正确,运用对偶,颇显文采。细一看,至少有三个问题:“先辈”用词不当,“指导”用词不当,“开创……华夏”搭配不当!

“先辈”指去世的人,而原材料中的模范人物并非都已经去世了。此处可改为“前辈”。“指导”指一般性的教育,情感色彩与“铭记”、“前辈”这样的敬重意味不合,可改为“教导”或“教诲”。“开创……华夏”应改为“开创……辉煌”,或改为“谱写……华章”。

类似的,首段,独句段,尾段,点睛句,这几个得分的“骨架”都需要做打磨训练。抓好几条“筋”,几根“骨头”,一篇文章就可以上个台阶。尤其是,这样的训练点其实是很有限的几个,定点打磨训练比稀里糊涂地一次次驴推磨式地凑成全篇的训练效果好得多!

平时的写作训练要牢记一点:作文要想得更高分,必须做若干定点的修改打磨训练,要经得起评卷者的再看一眼!

书写极为重要,再努力改进一点点。

在一定程度上说,高考作文评卷主要就是评谁的书写更好一些。

书写整齐、清楚,让评卷者扫一眼就认得出来,这是最最基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平时在写字时,要不断提醒自己“三点点”:让字再方正一点点,让字体再大一点点,让顿笔再明显一点点。

所谓方正,就是字体重心要稳当,结构上下对齐,左右平均。

所谓字体大一点,就是字体要占到方框的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扫描出来看着更大气、更舒服。

所谓顿笔,就是强迫自己养成在起笔和收笔之时多用顿笔的习惯,至少在每个字的主干笔画上用上顿笔,这样字的骨力、霸气就自然出来了。

定点训练,优化思维。语文如此,其它学科亦然。

2019.1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