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123xyz123 2019-12-05

意象的历史文化积淀除集体积淀外,还和个人积淀密切相关,它渗透于文本创造和文本解读的全过程。不同个性的审美主体,其生活的文化空间和审美趣味、审美要求不同,创作中意象选择也不尽相同。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词审美意象

袁行需先生认为: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象、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词藻,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的意象

可见,意象选择与作家个人的审美趣味、也与作品风格息息相关。创作主体的审美价值取向,决定着意象的独创性和作品的风格。宋词作家便是以各自的审美理想和创作个性选择具体独特的对象,形成了百花竞繁的意象群,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如李清照向来具有清丽、清新、自然的艺术观,其词审美理想追求内在气质之美和自然清疏淡雅之美,用以构成审美意象的空间自然物象不多。其《武陵春》一词只选择双溪、舴艋舟、风、花等几个意象,《添字丑奴儿》也只有芭蕉叶、雨等几种意象,意象结构清疏。而秦观所具的绮丽的审美观,使得他的意象密集,以前举《满庭芳》一词上片为例,就选择了远山、微云、衰草、画角、谯门、征棹、烟霭、斜阳、寒鸦、流水、孤村等众多意象,表现了主体郁悒的情思。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的意象

周邦彦的词也以意象缜密典丽而著称。吴文英质实密丽的艺术风格,使得他的“春”与“花”意象出现的频率极高。而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性情孤傲,襟怀冲淡,因此所有花的意象中最喜品格清雅孤高的梅与莲,呈现出清空骚雅的风格。词人虽才华出众,却一生飘荡,始终为一介布衣,因此内心充溢着悲苦冷峭,并流露于词中,所用意象很少亮丽的颜色。他词中的意象喜用“西”一类冷色调的字面作形容词,如西窗、西凤、西园、西楼、西村、西山、西陵等等,“词人选择用这个西’字,是着意要渲染一种气氛,制造一种心理定势,使人联想到‘西风残照’、‘夕阳西下’之类的悲秋感和‘黄昏感’”,表现出其意象选择中的清虚空寒的冷调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词审美意象

其笔下充满凄凉萧瑟的秋景和烟水迷离、水月空灵的“”色,冷月冷云、冷香、冷风、冷山、冷枫……这种“冷”色调的审美心理,使词染上了一层冷峭的色彩。这些冷色调的意象不但流露出其心境的凄寂冷峭,更表现出他清虚骚雅的审美趣味,构成其清空之美的内质,突出了词人淡泊的情怀和淳雅的风致。因而刘熙载评论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可见,各位作家无不通过意象进行感性的描述,来生发无限的意蕴天地。意象的特质描绘越具体,越鲜明,越生动,就越具有深邃度,越具有生发功能和感染力。可以说,词人的生活经历、文学素养、人格精神、性情秉性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是造成主体艺术情趣、审美追求与创作个性的重要因素。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词审美意象

奠定我国田园诗基础的陶渊明就有着独特的创作个性,田园风光、自然景色、农耕生活,都是他意象取材的来源,诗歌风格平淡朴实,真率自然。而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的温庭筠,性格放荡不羁,出入歌楼妓馆,精通音律,因此词中充满了玉楼、枕屏、薰帐、玉人、香腮、云鬓、雪胸等香艳的意象。悲剧英雄辛弃疾的生命情怀,造就了其词意象在绘写不同人生阶段时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词审美意象

少年时的辛弃疾,是执戈横槊的英雄,具有年轻后生的虎虎生气:

少年握梨,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念奴娇》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鞣,汉箭朝飞金仆姑。——《鸪天》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破阵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辛弃疾雕像

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少年、横槊、酒圣、诗豪、壮岁、旌旗、万夫、汉箭、塞外、沙场、战马、弓箭、金戈、铁马等一系列气吞万里、充满豪气的意象,反映出他作为年轻将帅的自信和纵横驰骋沙场的豪迈气势,令人不由想起他22岁聚众举旗抗金和直趋金营捉拿叛将的豪举。人到中年,历经人生的磨难和宦海的沉浮,满怀收复中原的使命感却无路请缨、心灵备受压抑的现实,又使得中年的辛弃疾充满悲愤,渴望成为真正的英雄: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辛弃疾雕像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陈马檐间铁。——《贺新郎》

说剑论诗馀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水调歌头》

昨夜酒兵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磊落未全平。——《江神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念奴娇》

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

休去依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

生命的激情和内心满贮的悲愤,使得辛弃疾的词在豪放的声音中出现了悲风、醉舞、狂歌、愁城、落日、断鸿、游子、危栏、斜阳、烟柳、断肠等悲情意象和醉歌狂舞、拍遍栏杆、弹琴抒愤、悲凉挥泪的举动,表现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剧生命情怀。在退居带湖,再仕福州又被迫再隐期间,词人已倍感失望,不由萌生宦游的疲惫感和归隐的念头,昔日的抗金英雄在词中成为了日日持酒醉饮的醉翁,“秋菊堪摘,春兰可佩”(《沁园春》)、“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水调歌头》)的闲人,抱瓮灌园的村叟。直至生命的晚年,又成了“白发苍颜吾老矣”(《江神子》)的衰翁,《永遇乐》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不平。从辛词的意象选择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个性与生活经历对意象选择产生的重要影响。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人的内心世界出现的意象景

再以晏殊与柳永创作风格与意象选择为例。作为北宋词人代表作家,晏殊与柳永的词都涉及男欢女爱,相思恋情,因此两人词作中不乏趋同性的意象选择,如长亭、杨柳、斜阳、鸳鸯、明月、梧桐、银屏、西风、芳草、秋蛩、梨花、荷花、佳人、桃花、井梧、春风、深院等描写相思恋情词中常见的意象,都在他们两人的词中出现。但由于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地位不同,所生活的文化空间也不同,所以总体上意象选择倾向也有很大不同。作为北宋的一名富贵宰相,晏殊的一生仕途显达,欧阳修《晏元献公神道碑铭》说他自进入仕途后,“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自始至卒,五十余年”,是一位有名的“太平宰相”。他14岁作为神童赐同进士出生,以后几次担任宰相,平和沉稳,虽曾经被罢相,放外任,但时间很短。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他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表现自己优游的生活和幽微的心境,因而晏词的风貌是珠圆玉润的,温润秀洁,和婉明丽。虽写儿女风情,却温厚蕴藉,偏于对情思、情致的涵咏,即使写艳情,也不缠绕艳情本身,而是向艳情之外引发,使艳情趋于雅化。如《木兰花》一词: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玉钩闲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春风水暖意象

词人在水绿风暖花开的春季与这位能歌善舞的美人初次见面,被其美妙的歌声和飞旋的舞姿所吸引,以致“醉后不知斜日晚”,至今难以忘怀。但词人至此一转,宕开笔墨,不在“艳情”上下功夫,而是将情思引向更远人生的话题“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从而将词转向对生命的感悟,表现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歌意象

富贵而又优游的生活,使得词人的词风圆润流畅,因此,晏殊笔下常出现的符号多为“‘淡云’、‘轻霭’、‘瑶台’、‘金觥’;‘小船’、‘轻舫’、‘槛菊’、‘金蕊’。…寄托着达官贵人楼台亭阁、歌舞宴席‘暖景溶溶’式的柔情,显露出‘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富贵气,相思中夹杂着闲愁”。词中常常表现出宁静优雅的环境,平和舒缓的节奏,流露出文人词的雅丽和达官贵人的雍容气象。“帘幕”、“珠帘”、“朱阁”、“画帘”、“朱阁”、“香径”、“红笺”、“朱弦”、“翠管”等具有达官贵人富贵气息的意象也都出现在他的词中,情趣偏于高雅,即使偶有俗趣,也局限在士大夫圈子之中。因此,他的忧伤不是对功名未就的悲愤,也不是具体生活的忧愁,而是在享受人生中表现出对人生有限的忧虑和生命意识的惆怅,表现出对生存的深情体味。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歌意象

如《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依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无邮寄达的相思。古人认为,大雁和鱼都是可以寄达信息的。在中国上古文化中,“”意象与人的生存状态有关系。鱼属于繁殖能力很强的动物,汉乐府诗中的“遗我双鲤鱼”,就与传递信息有关。鱼和雁都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但现在鸿雁在高天,鱼在深水,“惆怅此情难寄”,没有途径寄达。下片,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之诗意,表达一种盼望等待和执著的相思。词没有具体写内心的波澜,如何相思等待,也没有使用明确的情语,却饱含深情,给人雍容婉曲的感觉。词人选择“红笺”、“鸿雁”、“云鱼”、“斜阳”、“西楼”、“遥山”、“帘钩”、“人面”、“绿波”,构成了雅丽的背景,宁静的环境,平缓的节奏,流露出雍容的气象。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鱼意象

就是描写女性,他也很有分寸感:

淡淡梳妆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旧欢前事入颦眉。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浣溪沙》

“淡淡”、“薄薄”、“日”、“且”等词语的运用,使词在雍容婉曲的气度中,流露出内心的深情。写对歌女的爱慕,也只是用“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来表现。在晏殊的词中,即使出现“萧娘”、“谢娘”等歌女的名字,也与歌女间有明显的身份差别,如《渔家傲》中的“谁唤谢娘斟美酒。萦舞袖。当筵劝我千长寿”,《秋蕊香》中的“萧娘劝我杯中酒。翻红袖”,《采桑子》中的“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表现出文人士大夫含蓄蕴藉的雅趣。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词意象

而柳永因仕途坎坷,长期失意飘漂泊,整天纵游于娼馆酒楼之间,出入歌楼舞榭,在歌妓乐工群中厮混,过着放荡浪漫的生活,带有浓厚的市井文化的气息。因此,他词中选择的意象多为“‘断云’、‘残雨’;‘水村’、‘烟树’;‘危楼’、‘关河’;‘败红’、 ‘衰翠’; ‘断肠’、 ‘泪眼’… …没有晏殊那些常用符号的富丽和轻盈,多了些落寞与孤寂,描绘着宦途失意者憔悴瘦损的形象,寄托着凄婉怅惘之情,相思中交杂着仕途上没有出路悲哀”。由于词人常年在外奔波,因此“楚天”、“楚江”、“楚峡”、“江天”、“扁舟”、“兰舟”、“危樯”、“孤棹”、“征帆”、“片帆”、“云帆”、“轻帆”、“水驿”、“山驿”、“长亭”、“危亭”、“江楼”、“别馆”、“孤馆”、“村馆”等旅途中常见的意象在柳词中不时出现,满目萧条苍凉的“秋意”也在词人的笔下汩流出,表现出心情的悲凉和羁旅行役中的无奈。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歌意象

从他词的题材、内容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来看,市井情趣是柳词的重要特点之一。心娘、佳娘、虫娘、酥娘、秀香、英英、瑶卿、虫虫、师师、香香、安安等歌妓名字大量出现在他的词中,不少是为对自己属意的歌妓不加掩饰的直白。其俗词相当一部分是在声色营业场所与歌儿舞女交往的环境中创作的,多为是应歌妓的要求而作,对此,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曰:“蓍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官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质给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也说:“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因此其词流传很广。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歌意象

由于创作环境与创作心态不同,柳永创作时并不讲求士大夫崇尚的含蓄蕴藉,多用俚言俗语,较为通俗直白,偏重情事,不少词倾向感官功能的刺激,如: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奸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久离缺。夜来魂梦里,尤花殢雪。分明似旧家时节。正欢悦。被邻鸡叫起,一场寂寥,无眠向晓,空有半窗残月。——《小镇西》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迆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凤栖梧》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定风波》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诗词意象

从直接感观写女性,典型地表现了与晏殊等正统文人士大夫不同的生活理想和市井文化审美趣味。从“香滑”、“香阁”、“鸳鸯绣被”、“红浪”、“香衾”、“腻云”等字面浓丽的意象选择倾向和“媚靥”、“百态千娇”、“欢娱”、“尤云殢雪”、“春思荡”、“惨绿愁红”、“薄情”等话语中,也显示出柳词审美趣味中“俗”趣的一面。因此,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认为其词“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故市井之人悦之据《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引张舜民《画墁录》卷一话说,柳永因写词忤逆宋仁宗,吏部不肯授官,于是他便前往当时宰相晏殊住处拜谒,晏殊曰:“贤俊作曲子么?”柳永答道:“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拌伊坐’。柳遂退。”

诗词意象选择与审美主体的文化心理沉淀

古代青楼遗址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意象浓丽俗艳进入市井文化空间的柳词是如何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圈子的摈弃,而晏殊以不作“彩线慵拈拌伊坐”(也作“针线闲拈伴伊坐”)这类俗曲自矜,也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意象选择中尚雅的心态。可以说,生活经历的不同造成了审美趣味的差异,意象选择倾向自然不同,作品风格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总之,抒情主体不同意象的选择,是人们不同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历史传承、时代风尚、生活阅历、文化修养、气质性格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心理积淀情感化的表现。一切物象只要和主体心理积淀中的情感交融,便进入主体的视野,化为可感的意象,它渗透着主体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富有个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