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R08-01-01眼眶MRI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zskyteacher 2019-12-05

正常眼眶



一、眼眶MRI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眼眶和眼球的常规MRI扫描技术

眼眶病变采用头线圈,可以很好地显示球后肌锥内外间隙、眼外肌、视神经、眶尖及海绵窦病变。 表面线圈一般用于眼球内病变检查,可以提高空间分辨力,有利于眼球内小病变的显示,但对眼球运动敏感,容易产生运动伪影,对眼眶深部结构显示不佳。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是眼眶MRI检查最常用的序列,由于眼眶内含有较多脂肪,干扰框内正常结构和病变的显示,并产生化学位移伪影,因此需要使用脂肪抑制技术,目前常用短TISTIR 和频率选择预饱和序列。STIR抑制脂肪信号完全,受磁场均匀度影响较小,既能抑制脂肪信号,还可抑制T1值与脂肪相近的组织信号,平扫冠状位图像即能清楚显示视神经。频率选择预饱和序列可用于平扫和增强扫描,清晰显示眼眶病变范围。

眼眶MRI 检查包括横断位、冠状位及斜矢状位,横断位的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位为听眶下线的垂直线,斜矢状位为与视神经走行的平行线。扫描层厚为3.0~4.0mm,层间距为0~0.5mm

()眼眶正常MRI表现

1.眶壁解剖 眼眶由额骨、筛骨、蝶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共7块骨构成。眶上壁由额骨的眶突及蝶骨小翼构成;眶内壁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纸板、蝶骨体(很小一部分)4块骨从前向后连接构成,其中筛骨纸板是眶壁中最薄弱的部分,为骨折最易发部位;眶下壁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和腭骨眶突构成;眶外壁由蝶骨大翼的眶面和颧骨眶面组成,是眶壁中最厚的部分。

眶壁间有眶上裂、眶下裂、视神经管等结构。眶上裂位于眶外壁与上壁之间,是眼眶与中颅窝的通道,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及眼上静脉通过。眶下裂位于眶外壁与下壁之间,为眼眶与翼腭窝、颞下窝的通道,内有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颧神经、蝶腭神经节的眶支及眼下静脉全翼丛的吻合支走行。视神经管由蝶骨小翼的两个根与蝶骨体外上面形成,沟通眶尖至中颅窝,内有视神经及眼动脉走行。

眶骨骨皮质无信号,骨髓由于含有脂肪在TI加权像、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

2.眼球解剖

(1)眼球壁:由三层结构构成,外层的前1/6为角膜,5/6为巩膜;中层为葡萄膜,含有许多色素,也称色素膜,前端圆形缺损为瞳孔,瞳孔周边为虹膜,睫状体位于虹膜与脉络膜之间;内层为视网膜。

角膜和巩膜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呈中低信号,葡萄膜和视网膜呈高信号,故眼球壁外层与中、内层的信号有差别,而中、内层信号不能区分。

(2)眼球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是一个双凸镜状结构,直径9~10mm.厚度4~5mm。晶状体66%~77%的内容为水,29%~34%的蛋白质,为人体内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结构,T1加权像上呈等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 玻璃体填充眼球后部4/5空间,为无色、透明的胶状质,98.5%的成分是水,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

3.眼外肌解剖 眼外肌包括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及下斜肌,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均为中等信号。

4.视神经解剖 视神经全长5cm,分为球壁段、眶内段、管内段及颅内段,其中眶内段最长,3cm,球壁段最短,0.7mm。视神经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合形成的纤维束,视神经有鞘膜,但无Schwann细胞,所以视神经不会发生神经鞘瘤。 视神经鞘膜自内向外由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构成,其间也存在硬膜下间隙、蛛网膜下间隙,并与颅内蛛网膜下隙相通。视神经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均呈中等信号,而周围的蛛网膜下腔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5.眶内间隙解剖

(1)骨膜下间隙:是眶骨膜与眶壁之间的潜在间隙。

(2)肌锥外间隙:指肌锥与眶骨膜之间的间隙。

(3)肌锥内间隙:由四条直肌及其肌间膜所围成的间隙。

(4)眼球筋膜囊:又称Tenon,是一层纤维组织性薄膜,自角膜缘至视神经包围眼球,是一个潜在性间隙。

(5)眶隔:连接眶缘骨膜与睑板之间的一层纤维膜,其前方为隔前结构,后方为眶内结构。

6.眼眶神经、血管解剖 眼部神经主要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绘及眼神经。动眼神经支配上、内、下直肌及下斜肌、瞳孔括纳肌和睫状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眼神经为眼部的感觉神经,主要分支包括泪腺神经、额神经及鼻睫神经。

眼部的动脉供血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静脉血由眼上和眼下静脉引流,同时与面静脉、翼丛及海绵窦存在吻合。

7.泪器解剖

(1)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中,分为眶部和脸部,眶部较大约占2/3,睑部较小约占1/3。泪腺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均呈中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2)泪囊:位于由泪骨和上颌骨额突构成的泪囊窝内,上方为盲端,下方开口延续至鼻泪管。正常情况下泪囊内可以含气。

(3)鼻泪管:是眼眶与下鼻道的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