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 思维能力-多维度思考方法(基础篇)

 BT 2019-12-06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百度百科

思维能力本质上是认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能力是基础,如果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认知的足够清楚,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就应运而生,我们生活工作中有很多问题处理不好的关键原因就是对问题的认知不够清晰,存在很大是认知“盲区”

用什么方法避免认知“盲区”呢?

答案是多维度的思维方法

在介绍该方法之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以下2个问题:

-为什么看了成功学后,努力效仿,却没有成功?

-为什么很多人被并不高明的骗术伤害?

根本原因是单一思维在作怪,绝大多数成功学倾向把成功的原因单一化,绝大多数骗术都是采用单一的看似可信的逻辑,如果换一个维度或换一个角度,就很容易发现其中巨大的漏洞,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当局者迷,根本没有换个维度思考的意识。

习惯性的单一思维最终导致思维模式的固化,遇到任何事情,第一时间就进入到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如很多人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会先给自己找个理由,或把过错归于外界,找个抱怨的对象,而不是反思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如何去改进。

多维度的思维方法实际很简单,就是针对同一件事情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和评估,就好比吃西瓜,可以用刀横切、竖切、斜切,可以削皮,可以用垂头或石头砸开……下面介绍3种维度的思考方法:

1.系统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孩子理解力弱,很大程度上是背景知识薄弱造成的,他称之为“智力背景”。

同样,当我们发现事物很难认知时,并不是我们脑子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找到“意义”。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一个系统之内,脱离系统单独看事物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正如红灯、绿灯如果脱离了交通系统,就会丧失其指示意义;正如,如果不把“中国”不放置到特定的时代、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科技发展等一系列背景信息中,我们无法认识“中国”,无法理解其各项指标(经济、军事、人口等)的意义。

所以,系统思维引导我们要首先关注事物所处的位置和上下文,找到其前后联系和对立面,明确其在系统中的“相对位置”,然后才能明白其意义,可以说,只有我们事物所处于的系统认知的越清楚,我们才可能对事物本身认识的越透彻。

2.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上,我们很容易想到前后对比,即before/after思路,可用于评估自我的进步情况,同样可用于评估一个新产品的独特价值,俞军针对新产品价值还总结出一个公式: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此外,从时间维度还可以对事物划分为前、中、后,以便于我们进行统筹计划。比如我们组织一个线下活动,我们可以提前筹划活动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中环节安排、互动、现场意外情况规避,活动后现场整理、人物送别等;再比如,我们分析一款产品或一个需求特性,可以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等三个时间节点来划分用户的使用场景,规划每个场景下需求特性、交互和展现,以及整个体验流程的无缝体验。

另外一种时间维度的思考方式,是“站在未来看现在”,可以用来评估当下事情对自己的重要程度,如当下遭遇的挫折令自己很痛苦,那么就设想10年后,自己是否还依然这么在意;同样可以用来评估你的职业发展方向,比如在你的职场中找一位你觉得很成功人,设想10年后如果自己也和他一样,自己是否满足,如果是就可以留下来好好干,否则,则尽早寻找属于自己更好的机会。

3.结构维度

结构维度着重于探索事物的组成组成、推理关系和重要性顺序。

结构组成着重于分析或描述事物本身的各要素、环节组成。以商品的组成为例,我们可以从价值维度,分为生产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或者从商品定义维度,分为市场定位、人群定位、产品功能、价格、ID/UI设计、营销设计等

推理关系重点描述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会用到归纳、演绎、或重要性排序等逻辑方法,简单来说,主要回答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做

  • 好不好

《金字塔原理》一书中也提出了一种写文章或演示等典型场景下的表达结构,同样可以参考,前提是先整体思考清楚,然后再梳理表达结构。

  • 结论先行

  • 以上统下

  • 归类分组

  • 逻辑递进

总的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事物或问题的认知过程,只有从多个维度思考,才可能最接近其客观真实,否则大多数情况只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最后,引用一位前辈的话:你听到的只是观点而不是事实,你看到的只是角度而不是全部。

所谓文章价值,即是给人启发,欢迎听到大家的声音,谢谢你看到了这里。

相信自己能行,千万行!期待与大家一起交流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