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附子功效的新发现:学医人很多都知道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在使用附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微量的附子,能增强人的精力,即能补充人的能量。应用这一发现,我们制作了附子茶,经长期使用,效果非凡。 在对常用中草药梳理中,没能找到与附子及其家族相近的药材;鉴于乌头、天雄性味过于威猛,不宜使用。制附子,黑附片,炮制乱象让人不安;使用生附子,经严格的煮制方法及精准的用量,以确保使用安全。 二.附子茶的适应人群:内经:年四十,阴气自半。 1.人过中年后,很多人常感力不从心,容易困倦,这是人的能量不足。 2.很多人长期腹胀,便溏,消化能力差,这是胃寒。 3.很多人长期手脚不温,这当中,女性较多,特别是冬季,整夜手脚冰凉,这是体寒,人体能量不足的表现。 4.也有许多人,容易感冒,不易出汗,这是正气不足的体现。 有上述表现的人,适当适量饮用附子茶,能迅速改善身体状况,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脱离关系。 三.附子液的煮制及保存方法:附子是川乌乌头的子根,也就是说附子乌头的儿子,乌头是附子的母亲,用民间通俗的话说就是: 附子是乌头的嫩根茎;附子的毒性是乌头碱,乌头碱经长时间的高温蒸煮转化成亚乌头碱,而亚乌头碱是 无毒的。因此,附子祛毒的方法就是:久煎去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附子经过长时间的煎煮,不麻嘴(舌) 了,就可以使用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附子块经两三个小时的煎煮,仍有硬芯,表明其未煮透,鉴于这种情况, 将其打碎,打细再煎煮,就较容易达到久煎去麻的目的。 以下为煮制流程: 1.称重:取生附片40克。 ![]() 2.放入豆浆机中,加清水适量。 ![]() 3.将其打细,放入加热容器中,加清水2.5升,大火烧开。 ![]() 4.放小火上慢煎三小时,汽炉,煤炉均可。 ![]() 5.冬季加生姜40克,夏季则不加;或体寒加,不寒则不加(附子无姜不热)。 ![]() 6.准备好速冻盒,5*32,每格5ml。 ![]() 7.经三小时煎煮后,得约800ml附子水煮液。 ![]() 8.过滤,去除药渣,冷却,浇注。 ![]() 9.装箱,速冻。 ![]() 10.计量。 假如40克附子药效全部溶于液体中(这是不可能的),通过简便计算如下: 40/160=0.25(g) 我们的冰格盒子是5*32的,就是160格。这样每个冰块的附子含量约为0.25克。 每个冰格能容纳5ml的液体,所以: 800ml/160=5ml 用速冻的方法,是便于保质,且使用方便。 四.使用方法:1.附子茶宜早上使用,中午后不建议使用;如上夜班,可用,但不宜长时间使用。 2.使用时,宜从小剂量(两块)开始,根据情况加减。 3.使用时,取附子冰块,加热(微波,隔水烫,电磁炉均可)融化后,加茶叶,冲开水即可使用。 4.每天的用量:2-6(附子冰块),等效附子量约0.5-1.5克。 五.注意事项:1.切勿过量使用:附子能给人提供强大的能量,当人体能量所欠尚少,所需的附子量就少,人体所欠的能量多,所需附子量就多,这现象被很多医家认为是附子的耐受度,实则为人的能量平衡点。所以使用时从小量开始,逐步加量,当身体感觉到有点燥热时,表明量以足够了。 2.如附子液中未加生姜,就没有明显的燥热感,则从精力中找平衡点;当自我感觉精力过盛(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可减少附子冰块的用量,或停止两三天使用。 3.精力旺盛的人不能使用,即使是小量,也可出现流鼻血的现象。 4.无论老幼,若病,身体倦怠,少神,畏寒,肢冷,可用,可助药力(据情况从少量逐步加量),伤寒,姜附汤可治。 5.如使用中出现中毒现象(口舌麻木,全身燥热如火烧等),可用绿豆汤冷服,或用30克蜂蜜兑冷水冷服可解。 在制作,使用过程中,严格遵从上述方法,是不会出现中毒现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