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袁枚一首写儿童的诗《所见》,却特别适合大人读,值得你我铭记一生

 qiangk4kzk8us4 2019-12-08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着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古典诗歌史。无论是从创作的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诗歌都是我国文学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人写诗以咏物、记事、写景、述志,无不表现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丰富的情思。诗歌题材的多种多样,也让后人得以汲取到更为丰富的精神养料。

在众多题材中,写儿童的诗,无疑是其中较为特殊的类别之一。这类诗歌往往捕捉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充满童趣的一举一动,从而讴歌儿童的天真活泼等形象。说它特殊,一方面是因为这类诗都是大人观摩后所写。另一方面则是在使孩子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同时,更能让大人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譬如,清代诗人袁枚一首写儿童的诗《所见》。除了它所刻画的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还表现了诗人一种“赤子之心”的真性情。所谓“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其实赤子之心不仅是儿童身上最为宝贵的地方,也是大人在经历社会种种后,值得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所以说它值得你我铭记一生。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首句“牧童骑黄牛”,虽平平而起,却不着痕迹。一个“骑”字,不仅写出了牧童的姿势,还起到了将独立的个体“牧童”、“黄牛”连接在一起的作用。其实牧童骑牛的形象古来有之,如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诗人黄庭坚《牧童诗》中的“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等。

次句“歌声振林樾”,即这位牧童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与首句调子的平淡相比较,这句诗的调子则突然高昂了起来。袁枚之所以这样写,就是为了强调牧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也就是说,在牧童的眼里,是没有大人的烦恼和忧愁的,他觉得快乐,自然就引吭高歌,甚至于歌声“振林樾”。而牧童这一切都源于他的赤子之心。

最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思是说,这位牧童忽然听到树上的知了鸣叫声,就想要捕捉知了,于是他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可见这两句诗是对牧童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描写。虽然内容只是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但是从牧童“闭口立”的神态来看,除了天真活泼外,他还有机智灵活的性格。

从诗的结构上看,第三句“意欲捕鸣蝉”则是过渡,也是作势。它交代了第四句中牧童“闭口立”的原因,且从前两句中的“动”转到了“静”。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后续的情景只能由我们读者去想象了。从诗境来看,袁枚勾勒出了和平、宁静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这是诗人所喜爱和向往的。而诗人所刻画的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形象,也是诗人所推崇的真性情。

综观袁枚的这首诗,短短20字,不仅描绘了儿童瞬间的神态变化,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还透露了诗人所寄寓的赤子之心。除了使整首诗充满情趣,很有韵味外,它也很值得令大人深思,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与认识。总的来说,袁枚一首写儿童的诗,却特别适合大人读,值得你我铭记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