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文献,学病理-Merkel细胞癌(二)

 binho900 2019-12-09

引言

根据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病理专家Pulitzer在《Surgical Pathology Clinics》杂志发表的文章,我们上期对Merkel细胞癌的临床表现、镜下特点、预后等进行了编译,本期为相应鉴别诊断要点等介绍。

推荐阅读

外科医师、肿瘤科医师、皮肤科医师、病理医师、病理技术员、规培学员、在校医学生、患者、健康人群。


病理医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疾病做出鉴别诊断。如前文所述,56%的Merkel细胞癌患者在活检时临床会认为是良性病变,此时病理医师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Merkel细胞癌鉴别诊断

1. 基底细胞癌

Merkel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鉴别需要注意细胞及间质的细节。Merkel细胞癌周边局灶可出现栅栏状结构,但不如基底细胞癌那样显著,且细胞学具有特征性的神经内分泌特点。Merkel细胞癌可见于表皮及皮肤附属器,但不会有起自表皮基底部的出芽结构。Merkel细胞癌中还可混杂有黏液样间质、间质与肿瘤之间存在裂隙(stroma-tumor clefts)、肿瘤内有黏液样腺性间隙等,这些均为容易混淆的特点,但一般均较局限。

免疫组化中,Merkel细胞癌Ber-EP4及EMA可阳性。基底细胞癌染色质及免疫组化可呈神经内分泌肿瘤样,如表达CgA,也可出现Cam5.2阳性。CK20在核旁呈逗点状表达强烈支持Merkel细胞癌,且基底细胞癌中MCV阴性。

图8. Merkel细胞癌,瘤细胞小圆形、蓝染,呈岛状排列,肿瘤细胞巢周边间质收缩,伴部分黏液,形似基底细胞癌。

2. 恶性黑色素瘤

Merkel细胞癌中偶需鉴别小细胞恶性黑色素瘤。这两种肿瘤均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呈不规则巢状,并在表皮内呈Paget样或Bowen样扩散。Merkel细胞癌中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不规则细胞核、显著玫红色核仁,这些特点均倾向于恶性黑色素瘤;但有研究表明20%的Merkel细胞癌会出现核内包涵体。查见色素颗粒倾向于恶性黑色素瘤,但Merkel细胞癌中也可见噬黑素细胞(melanophage)。大部分情况下加做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偶有Merkel细胞癌会表达S100,但HMB-45阴性,且恶性黑色素瘤中MCV阴性。

9. Merkel细胞癌,在真皮内广泛浸润,并呈Paget样播散,形似原位恶性黑色素瘤。

3.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神经内分泌癌转移至皮肤时,临床病史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结构特点和细胞学特征等少数病理特点有助于诊断,如广泛脉管受累、呈腺样生长、细胞核大小不一(anisocytosis)、大而不规则的核仁、染色质粗糙、胞质丰富等,多见于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而非Merkel细胞癌。免疫组化倾向于转移性病变的指标有TTF-1(如高达85%的肺或甲状腺病变阳性)、CK7(73%的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阳性)、CDX-2;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中MCV阴性。

10. 原发灶为肺的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细胞学及结构上具有多形性,需注意和Merkel细胞癌鉴别。

4.转移性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

组织学缺乏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特征时可排除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但不能排除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转移。这类肿瘤一般Syn、CgA、CD56阳性,但CK20阴性。

11. 转移至皮肤的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肿瘤表现为器官样结构,但瘤细胞无高级别的核特征,需注意和Merkel细胞癌鉴别。

5.Ewing肉瘤

Ewing肉瘤与Merkel细胞癌均为蓝染小圆细胞肿瘤,且CD99可呈膜强阳性、FLI-1核阳性。发生于皮肤的Ewing肉瘤大部分具有EWS基因重排,如t(11;22),可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或RT-PCR进行检测。但Ewing肉瘤免疫组化中不表达MCV。

6.淋巴瘤

结外淋巴瘤有时形态学甚至免疫组化可类似小细胞的Merkel细胞癌,且Merkel细胞癌可表达PAX-5、TdT、CD56、CD99;遇到类似病例,加做CD43和/或CD45、CK20、MCV,一般可作出明确诊断。

7.皮脂腺癌

Merkel细胞癌呈波纹状、皮脂腺幔套状受累、在表皮内Paget样播散时,需考虑与皮脂腺癌鉴别。Merkel细胞癌中偶有EMA、p53、p63的表达,但皮脂腺癌中CK20及MCV均阴性,可供鉴别。

 12. Merkel细胞癌在表皮内生长、并累及毛囊等部位时,需注意与皮脂腺癌鉴别。

8.鳞状细胞癌

伴显著神经内分泌分化的鳞状细胞癌需与Merkel细胞癌鉴别。如CK20阳性,或出现NF阳性和/或其他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则一般归为Merkel细胞癌。不过,大量证据表明伴鳞状分化的Merkel细胞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特点,类似CK20阴性的Merkel细胞癌或紫外线相关鳞状上皮肿瘤。这类肿瘤一般CK20表达较少,NF阳性,且p53和毛囊标记阳性多见;但MCV总是阴性。

13. 鳞状细胞癌合并Merkel细胞癌,类似病变需免疫组化鉴别、尤其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时。

Merkel细胞癌诊断要点

半数Merkel细胞癌在活检时并不会考虑到该肿瘤,这就要求病理医师面对这类病例时思路开阔、并了解Merkel细胞癌的相关知识,比如表现为皮肤的单发病变,临床呈结节状,送检标本相对表浅等。最常见的诊断陷阱可能是将Merkel细胞癌误诊为基底细胞癌,其次是由于取材太过表浅而未能诊断出Merkel细胞癌。对于取材表浅的病例,如果组织学所见与临床考虑不符,则应深切,并建议临床医生再次活检或切除后送检。

皮肤肿瘤中,瘤细胞出现神经内分泌特征时,需进行免疫组化检测CK20并评估其阳性模式,如胞膜阳性、胞质阳性、核旁高尔基体区逗点状阳性;同时加做一些非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免疫组化标记,如TTF-1、CDX-2。免疫组化CK20需在高倍镜下评估,以确定是散在的着色,还是细腻逗点状着色。同时应至少检测一项神经内分泌分化标记(如Syn),以证实肿瘤的神经内分泌性质,并防止误诊偶见的CK20阴性Merkel细胞癌。如果出现CK20阴性而神经内分泌标志阳性,则会立即提醒我们至少加做一项低分子量CK标记,Cam5.2意义尤其显著,很多CK20阴性病例可出现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MCV对于Merkel细胞癌特异性好,但敏感性不佳,且很多单位无法检测这一指标。如常规活检标本中遇到未分化的蓝染小圆细胞肿瘤,还应注意加做某些指标以排除恶性黑色素瘤及淋巴瘤(S100、SOX10、CD43)。如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有明确的肿瘤细胞巢,还应加做多项黑色素分化指标,如Melan-A。

14Merkel细胞癌诊断流程图

Merkel细胞癌的病理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肿瘤大小、周围切缘及深部切缘情况、脉管侵犯情况,并报告有无骨、骨骼肌、筋膜或软骨的侵犯。本文作者推荐还应报告其它相应内容,如肿瘤厚度、核分裂、生长方式、肿瘤内浸润的淋巴细胞情况、免疫组化MCV结果等。

这类肿瘤常需进行前哨淋巴结检查。对于无弥漫性受累、或无大片转移灶的病例来说,可能需要免疫组化来确定有无散在的肿瘤细胞。最常见的情况下,转移肿瘤数量较少时在淋巴结实质内的周边部分呈单个细胞样分布,加做免疫组化CD20(和/或Cam5.2)后很容易识别。AJCC建议对于淋巴结,应报告转移灶数量、各自大小、有无被膜外侵犯。

小结

Merkel细胞癌在病理检查时,具有独特形态学表现。“只要想到”该肿瘤,一般不会误诊、漏诊,但关键的关键是“要想到”。同时本文详尽讨论了Merkel细胞癌鉴别诊断要点及病理报告相关内容,希望能让大家在遇到这类病变时胸有成竹。

参考文献

Merkel Cell Carcinoma[J].Surgical pathology clinics,2017,10(2):399-408.

DOI:10.1016/j.path.2017.01.013

【版权声明】本文不允许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