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某 女 42岁 2019年11月10日 初诊 患者头晕失眠20余年,每年天冷加重,头晕站不稳,拿东西的也拿不准,早晚起床头晕尤为明显,夜晚入睡时怕冷,早起发热出汗,睡觉出汗,头晕时发热,出汗恶心,不能摇晃,不能抬头,低头,只能保持一个姿势,头摆动时自感天旋地转,自感家人在晃动自己,乏力,口干,口不苦,血压140/90,食欲佳,手足厥逆,入睡时尤重。偶怕冷手足没有血色发凉,大便两三日一行,月经正常,舌苔白,脉沉细缓。 辩证:太阳太阴少阴证 处方:十四味温胆汤(山西名医朱进忠方) 黄芪15g 当归6 g 党参10 g 麦冬10 g 五味子10 g 陈皮10 g 法半夏10 g 茯苓10 g 甘草6 g 竹茹10 g 枳实10 g 石菖蒲10 g 远志10 g 生地10 g 三剂 水煎服 煎煮40分钟,分成三次服用,早中晚服用。 2019年11月13日 二诊 服上方头晕减轻,睡觉时需家人扶着趟下,自感家人在晃动自己,心烦,头晕早晚甚,不能抬头看天花板,站不稳,有跌倒感,失重感,整日昏沉,口干,口不苦,怕冷,睡觉手脚发凉,血压135/90,食欲正常,大便两三日一行,舌苔白,脉沉细缓。 辩证:太阴少阴证 处方:真武汤合泽泻汤 茯苓6 g 炒白术6 g 炒白芍6 制附子4 g 生姜10 g 泽泻12 g 三剂 水煎服 煎煮40分钟,分成三次服用,早中晚服用。 2019年11月16日 三诊 服上方第一付药,自觉早上头晕好转,三剂服完,头晕改善十之五六,站不稳明显改善,有跌倒感减轻,头晕减轻,自感觉双手冰冷发白,怕冷好转,血压110/75大便二日一行,舌苔白,脉沉弦细。 辩证:太阴少阴证 处方:真武汤合泽泻汤 茯苓6 g 炒白术6 g 炒白芍6 制附子5 g 生姜10 g 泽泻18 g 三剂 水煎服 煎煮40分钟,分成三次服用,早中晚服用。 2019年11月20日 四诊 头晕已好十之八九,述前额少许疼痛,白天晚上亦不头晕,精神状态佳,怕冷亦好转,没有感觉手冰凉发白的感觉。血压110/75舌苔白,脉沉弦细。 辩证:太阴少阴证 处方:真武汤合泽泻汤加白芷 茯苓6 g 炒白术6 g 炒白芍6 制附子4 g 生姜6 g 泽泻18 g 白芷6 g 三剂 水煎服 煎煮40分钟,分成三次服用,早中晚服用。 11月26日晚大家一起吃饭,述没有再头晕。随访至今日也无再晕。嘱不适随诊 按:思一诊为何不取效,辩证准确,少阴证用举元煎补气,当归补血汤补气血,虽辩证准确,可没有顾及太阴,临床长已时方取之。二诊着重考虑太阴,方用真武汤合以泽泻汤致清阳以升,浊阴下降,故奏效。 |
|
来自: 风声之家 > 《感冒 头疼 头晕 清热 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