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劲和力,在我们生活的习惯中,似乎并无什么区别,所以常常把劲当作力来表示,把力当成劲来使用。但是在一些地方,劲和力是不能够互换的,例如,“马力”,“力学”,“力量”等,就不能把它们叫做“马劲”,“劲学”,“劲量”,又如,“劲头”,“干劲”等,也不能把它们叫做“力头”,“干力”。我们在练习内家拳(尤为太极拳)时,老师总是教导学生不可用力,但不能说成是不要用劲。形意拳也是如此,是重在意念,意识,而不可专重其力。我们再深究一下,形意拳之所以如此,注重意的锻炼,正是为了“以意领气”,气行则血行,故内劲出矣。因此形意拳重在意念运动的实质,还是要培养内劲的增大(当然也并不否定对外力的锻炼)。从上述一些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劲与力是有区别的。 当然,单纯的从如何叫法上,还并不能完全说明劲与力的区别,而且也决不是说劲、力的区别,只限于在叫法上。 内劲与外力,营气与卫气,都是从“气”中所产生出来的一对孪生兄弟,有时是很难分辨清楚的。例如在内家拳术中的出拳和入掌中,既不可能没有进,又不可能没有力,那么促使拳掌出入的究竟是属于劲呢,还是属于力呢?这确实是一个难以检验和难以分辨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劲与力之间既有着互相区别的一面,又有着互相关联的一面。 所以说劲、力之间,又有相互区别的一面,就是说由于每个人,在后天的生活、劳动、爱好、实践中,都不尽相同,所求的劲力也就不同,因而在求劲力的方法上,也就各有所异。如果我们再仔细的探索一下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个是向皮肤之内,分肉之间的卫气中发展,一个是向血脉循环的营气中追求。所以我们要区别劲力,就只能从它们之间混淆不清的这个基点上开始分道扬镳之后,各自所形成的个性方面来加以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