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高脂血症的危害主要在其并发症一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在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是居于首位的致死和致残原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1/3, 每年约有26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居死因的首位。 高脂血症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高脂血症与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因生活方式不良所致的原发性高脂血症。 1.遗传因素 多由基因缺陷引起,国内最常见的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多见于近亲结婚者。 2.饮食因素 脂类和糖类摄入过多, 可引起高三酰甘油血症;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关。 3. 肥胖 肥胖症常伴发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4.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加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脑卒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肢体坏死、眼底病变、肾的病变、神经病变。 医生:少吃2肉做3事,坚持1月,胜吃他汀药 少吃2肉 ●少吃 "红肉"与肥肉 血脂过高,首先要少吃富含脂肪的肉类,代之以低脂肪的肉类。"白肉"是指鸡、鸭、鸟类和鱼类及海鲜等颜色偏白的肉类,不包括白色的猪肥肉、牛肥肉等。"红肉"是指猪、牛、羊等畜类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畜肉的颜色较深,呈暗红色。白肉脂肪含量较红肉低(鸭肉和鹅肉除外),饱和脂肪酸比例、胆固醇含量也较红肉低,而且白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优于红肉。为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在控制总摄入量的前提下,应该多选白肉,少选红肉。条件允许时,应多选鱼类和海鲜,少选畜禽肉类;在畜禽肉类中,要多选禽类,少选畜类;在畜类中宜多选牛羊肉,少选猪肉。 同时,要选择"瘦"(脂肪含量相对少)的肉类,如牛瘦肉、猪瘦肉、羊瘦肉、鱼虾、海鲜、鸡肉等,尽量少选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如肥肉、五花肉、牛肥肉、羊肥肉、猪排、牛排。 多做3事 ●日常多补充月见草油酸类的油脂 这种油脂不是普通的油脂,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血管。 月见草油酸里面的植物甾醇成分,可以防止细胞凝集,对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对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 ●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我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像是高血脂患者,日常可多做些有氧运动,像是爬山、骑自行车、慢跑、散步及游泳等,都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尤其是散步,能有效地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遵循健康饮食原则 (1) 不要偏食,每餐注意品种多样化 (2) 以一周为单位,变化食谱 (3) 每餐能量要均衡,特备注意晚上不要吃得过饱 (4) 细嚼慢咽,保持心情愉快 (5) 必须充分摄取的食品:蔬菜,特别是绿色蔬菜,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