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黛玉的诗论对我们有没有启发?

 梧桐树边羽 2019-12-13

“香菱学诗”已经成为一段经典,这部传世的通俗小说,却夹带了严肃认真的诗歌理论,曹雪芹的生花妙笔,将诗词观巧妙地融合在对人物的塑造中,不但加强了两位女主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刻画,同时还塑造了香菱这个执着得有些傻气的可爱诗痴少女形象。

这一段实在是神来之笔,因为《红楼梦》有大量诗词掺杂在小说中,这套诗词观不仅给人物上色,同时也让很多通过小说对诗歌感兴趣的人以这里为起点,真正开始了对古典诗词的追求。

林黛玉的诗词其实就是作者的诗词观,而曹雪芹的态度很明显是从严羽的观点中发展而来。

严羽,是南宋诗论家、诗人。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这位沧浪先生的诗不是很有名,但是他附在自己诗集后面的《沧浪诗话》可是闻名遐迩,千古传诵。它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等五册。

沧浪先生的对诗的态度是重唐轻宋,这一点在林黛玉的话语中表露无遗。

我们且看林黛玉是如何教导香菱写诗的。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黛玉教香菱直接从格律诗的律诗入手,才有“起承转合”,和中二联对仗之说。但是黛玉并没有仔细说明规则,或者说曹雪芹在这里有轻重之取,直接省略了详细的格律诗规则教导。格律诗,虽然规则上大致是黛玉这么讲的,但要写得合规,却也没这么简单。

绝大多数人也就跟随曹公笔墨省略了对格律的学习,只看到黛玉后两句“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这是因为黛玉教诗,并没有说一定教香菱的就是格律诗。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诗),林黛玉的意思很明显,你先从学写律诗入手,实在是出律了,就当古体诗好了。

这是一种正确的诗歌创作思路。平仄格律实际上就是我们创作近体诗的一套音韵辅助工具。我们写近体诗就是要以格律出思路,但是绝不被格律限制。一个好的诗人,既要懂格律又要高于格律。

这个境界,能做到的人很少。香菱又如何醒得?但是经过黛玉点拨,她至少知道了这种境界的存在,就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而黛玉最后提到的“不以词害意”是在“有了奇句”、“意趣真了”的条件之下,才不再拘束于格律。

可惜这句话成为了千万胡编乱写的人的挡箭牌。现在写诗的那些人,有几个能做到“意趣真了”,又有几个人真的“有了奇句”?不过是拿了林黛玉这句“不以词害意”遮羞、自欺罢了,而且还振振有词。

这真是对林黛玉最大的误解。

要是只讲“不以词害意”,那还提什么平仄、对子?

林黛玉传达严沧浪的诗观,当然也是以诗意为重,格律为轻的。但是并非不要格律,只是对当时的古人来说,平仄、对子都属于蒙学,也就是从小读书就必学的,并不像今天只有真正有兴趣爱好的人才会去学。所以格律对她们来说是因为普及而不重要,而不是现在一些人的相反理解——格律是诗歌的镣铐。

就算是说“镣铐”这句话的闻一多,也是指出写诗只有“带着镣铐跳舞”,才能成为大师。

所以说对前人话语的理解,都是后来人断章取义,解我所想而已。

黛玉讲诗后面还涉及道唐诗宋诗的特点区别,香菱喜欢陆游的诗,被她喝止: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多么有意趣的精致描写啊?为什么林黛玉会批他浅近,嫌他格局不高?

不仅如此,黛玉还正告香菱: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学诗还是从读开始。这正是我原来文章反复提到过的,通过大量阅读提升诗词鉴赏能力,潜入古诗词思维,同时积累古诗意象,形成一个正确的诗词观,才能在健康的诗歌创作之路上走下去,不至于误入歧途,无法脱身。

林黛玉这番话里所指的歧途就是精巧雅致的宋诗风格,她推荐给香菱的是首先读王维的五言律诗,然后读杜甫的七言律诗,再读李白的七言绝句,拿这三个人的诗做底子。

这是什么底子?格律诗的底子。王维语言空灵,杜甫格律成熟,李白诗意纵横,这很明显地就是从语境入手,熟悉格式,再放飞想法的入门、熟练、放飞三步过程。

把握好格律和意境的分寸之后,“后再把陶渊明, 应玚 ,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

这些人都是唐之前的人,那个时候平仄都还没有产生,所以他们的诗肯定是意在诗先,无拘无束的作品。只有到了这个时候,香菱(学诗者)才能了解、驾驭这种纯粹地、古朴地、没有平仄格律限制的诗意驰骋。

这和一个初学者直接接触这些诗的感受,就完全是两回事了。从后人的长处之上(格律),感受前人的诗歌意境,这个时候高手已成:“不愁不是诗翁了!”

林黛玉的这套学诗教程是精致设计,步步为营学写唐诗的课程。我们今天想学习唐诗那种自然奔放的感情诗歌创作,也可以这样亦步亦趋地学习。可惜很少有人会像香菱一样执着、一样傻地真正全读完这些作品,再写诗了。

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在哪?为什么只学唐诗,不学宋诗?

宋诗重理性,唐诗重感性。

换句话说,宋诗是用脑子写诗,而唐诗是用心写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两句诗乍看意趣盎然,特别“凹”字虽俗但是冷僻,用在诗里别有趣味。这是陆游用字遣词的功力高深,而且观察细致,构思巧妙。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个景色固然很有意思,但是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呢?

看不出来。这就是一个带着书卷气的无聊看客的闲情,非常冷静地文字描述,并且这一切与陆游似乎毫无关系。

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不管描写什么景致,必然要带有诗人自身的情感,才会因为情景合一,让诗歌真正丰满、灵动起来。

这两句诗说得好听点是有意趣,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文字游戏而已。当然,所有的诗歌都是文字游戏,但是不能仅仅是文字游戏。要有文,还要有质,才能“文质彬彬”

我们看唐诗中王维的写景,王维算是“无我”派了,诗歌特色就是诗中“无我”,好像是化外之人看着自己诗中的景色无动于衷,可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虽然不见半个人影,我们却能深切感受到那种苍凉下的孤寂。而杜甫的七律通过复杂的意象来构建多层次的境界,明确地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显得沉雄厚重。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是写景,更是对现实和历史的感慨。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写景,但更是用景物来写别后的孤寂和相思的绵长。

魏晋南北朝的诗人更是如此。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庾信“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都包含着无尽的情感。唐诗正是承续了这种把心放进诗歌,但又不明说的传统,所以显得含蓄隽永,而意在言外。

有无言外之意,正是唐宋诗的一个区别。宋诗就是太冷静,说理要说得明明白白,写景也讲究清清楚楚。

林黛玉希望香菱(学诗者)要学唐诗的精神,在好的文字修辞上迸发出真实的感情,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感动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而宋诗这种冷静、片面追求字词工巧,在初学者时期,要避免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这一段讲诗,非常全面、形象地阐叙了沧浪先生的诗观。并不是说陆游的诗不好,而是单独提出来这两句诗所代表的诗风确实不值得效仿。

沧浪先生这种诗观即使到了今天,对学诗者也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为什么那些古风作者,辞藻浮华一大堆,写的东西却不知所云?我们抛开抄袭、文化水平确实低这些因素,很多用字用词算得上精美,为何写出来的东西却无法打动我们?

因为他们没有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没有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投入作品,甚至没能理解诗词中固有意象的正确含义。

只会干嚎,谁愿意听呢?

还是林黛玉说的好:“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