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机遇+挑战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13

2充分了解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年龄40岁以上,有不明原因乏力、消瘦,并伴有不明原因腰痛、阻塞性黄疸、脂肪泻、突发性糖尿病且无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特发性胰腺炎,有胰腺癌家族史、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远端胃大部分切除者,视为胰腺癌高危人群,需高度谨慎对待,细致检查,将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癌。

3探求新的肿瘤标志物

研究者证实男性可通过基因检测来预估胰腺癌发病几率。目前已检测出14种不同的基因突变能够大大增加胰腺癌发病几率,这也将成为今后这种检测方法开发的基础。其他研究还发现利用全血中微小核糖核酸芯片板(miRNA panels)能区别胰腺癌患者和健康者。研究者还证实检测血液中miRNA-10b、miRNA-155及miRNA-106b的表达,有助于区分胰腺癌和其他胰腺炎。

4重视现有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

目前临床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诊断差异大,且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别,合理应用联合检查方法仍是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有效方法。

5新设备的研发

针对胰腺癌的诊断,新型设备亦是研究、关注的热点。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信用卡大小的的硅设备。临床中只需注射器针头取得需要检查的组织,并输入该设备,即可依靠微流体的属性执行处理活组织检查的基本步骤。这种设备将可以帮助病理学家更早、更快地诊断胰腺癌。

本文节选自

刘旭, 郭晓钟.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 32(5): 864-86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