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培-影像病例精读-脑血管病】病例3 动静脉畸形

 腹部医学影像 2020-11-27


病史摘要(1)

女性,42岁。反复头昏4年,抽搐4次。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表现】

CT增强(图A)、CTA(图B、C) 右侧颞顶叶畸形血管团,可见增  粗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及粗大的皮层静脉引流进入上矢状窦,脑灌注与CTA融合图像(图  D)见邻近脑组织MTT延长,提示脑组织缺血。

【影像学诊断】右侧颞顶叶动静脉畸形。

【最后诊断】右侧颞顶叶动静脉畸形。


【讨论】

脑动静脉畸形(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中青年颅内出血和诱发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 依据AVM的发生部位可分为脑实质(软脑膜)型和硬脑膜型AVM,当脑实质型接受来自硬脑膜血供时称为混合性软硬脑膜型AVM。病理上病变由粗细不等异常血管(瘤巢)组成,可见供血动脉及扩张引流静脉,邻近脑组织因盗血现象而发生缺血、梗死及萎缩性改变。

CT表现与病灶部位以及是否伴有出血、钙化等因素有关。平扫病变表现为等或略高密度,或呈高低等混杂密度,形态不规则,多呈团块状、蜂窝状或结节状,占位效应无或轻,病变周围可出现局限性脑萎缩或脑梗死。钙化形态多样,可呈点状、斑片状或条状,不具特征性。增强后脑AVM表现为不规则团块状、蜂窝状、巢状及结节状增强,有时可见迂曲扩张的血管影,其周围可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部分脑AVM的CT平扫无异常发现,  只有CT增强后才能显示病变,多数可清楚显示增粗的供血动脉、不规则的畸形血管团及扩  张迂曲的引流静脉。当AVM发生出血时,出血可发生在脑实质、蛛网膜下腔或脑室系统,  罕见于硬膜下腔,AVM伴有脑实质内出血时有时可掩盖AVM病灶本身表现。  

MRI对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断具有显著优越性它在显示病灶本身的同时还能清晰显示  病灶周围脑组织情况。绝大多数脑AVM的血管结构T1WI和T2WI均呈低或无信号血管流空影,表现为典型的迂曲成团的匍匐状或蜂窝状畸形血管团及条索状、蚯蚓状信号缺失,其中较细较直者为供血动脉,较粗较曲者为引流静脉。AVM的畸形血管团T1WI和T2WI均表现  为杂乱无序、迂曲、扩张的低或无信号蜂窝样结构。当脑AVM内伴有血栓形成时,血流速  度缓慢,血管内信号呈点、条状高信号,T1WI表现为低信号病变内夹杂着等信号或高信号区,T2WI表现为低信号区内夹杂高信号区。合并出血时根据出血时间不同而有不同MRI表现,其信号变化与其他原因出血者相似。CTA或MRA能清楚显示AVM的瘤巢及其供血动脉、粗大引流静脉,并显示瘤巢和周围  组织的三维解剖关系。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