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kslztqs 2019-12-16
  • 常天书院 2019-12-16 14:55:51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王羲之的字潇洒飘逸,他书写的字体间架结构就非常美。章法、结构、笔法都很独特,《兰亭序》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结字儒雅自如中透出一股飘逸豪迈之气,字字有筋有骨,血肉完足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形态优美。结体极尽变化,不求平正,强调欹侧。对称揖让、舒展、收敛,各巧安排,达到多样又统一的艺术效果,相同之字富有变化。


(五)点法

宋·姜夔《续书谱》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姜夔认为,点划就如人的眉目,书写得好的点画可以增强字的神采。这充分说明点划的重要。因而在王羲之行书中,点划也是变化最为丰富的笔划。有时为了达到快捷的书写速度,也为了字体的美感,王羲之总会在合适的地方,对其他一些相对复杂的笔划,作化繁为简的处理,即把它们简写成点。因此,点划有斜点、上两点、下两点、带下点、上下连点、两点水、三点水、四合点等多种写法与变化,真可谓是变化多端,各具形态,充分体现了“一点成一字之规”的功能。


斜点

斜点一般都是露锋起笔,向右下用力顿笔后,末端回锋向左下出锋后轻收,与下笔相呼应,形成笔断意连。如《兰亭序》中“初、之、视、永”等字。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上两点

上两点也称呼应点,左点露锋起笔,顿笔后向右上出锋,右点顺锋起笔接住,并回锋向左,两点形成呼应。如《兰亭序》中“若、茂、映、毕”等字。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下两点

在《兰亭序》中,下两点也是相向点,一般都在字下两侧,因此,左点一般是搭锋起笔,出锋向右;右点顺风起笔接左,两点顾盼生姿,共同起到托上的作用。如“其、兴、未、集”等字。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上下点

两点竖写连带,上面的点露锋落笔后转笔与下点连带,下点用力顿笔,然后向右上挑出,与下一笔画形成互相映带,呼应自然。如《兰亭序》中“况、次、流、湍”等字。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四合点

四合点往往接上一笔势露锋入纸,作顿点状后提笔右行,点是连续的提按行笔,点与点之间要有连带,并根据字形作出一定的调整。如《兰亭序》中“然、无、迹、亦、为、聘”等字。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六)挑法

在王羲之行书中,挑划属于过渡性笔画,也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笔划,种类不多,形式单纯。它的轻重、长短、斜屏往往是根据字的结构来协调,收笔一般较轻,且与下一笔划有明显的呼应关系。


露锋或藏锋起笔,接着向下顿笔,然后提笔向右上迅速出锋,与下一笔形成意连或连带,长短、大小、轻重随字而行,不可造作。如《兰亭序》中“抱、揽、地、虽、视、将、游、畅”等字。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王羲之行书笔画技法(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