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习录精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北书房2014 2019-12-17

《传习录》53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学:这里讲到立志,看来立志非常重要。为善去恶的功夫不到,是不是因为没有立志?看王阳明讲的意思,好像立志就行,功夫自然就会成就,就像树自然长大一样。是这样吗?

程:立志当然重要,不立志,什么都没有,也不会有成长。所以立志是根本,有了根本,树才能长大。王阳明用树来比喻学问的成长,他说“此念如树之根芽”,没有根芽,就没有这棵树,树也不会长大。志是什么?就是心愿。心有愿力,才会往这个方向走,才会在这条道路上有所成就。你都不往这个地方走,怎么会在这个地方有成就呢?但是往这条道路上走,是要努力的,因为会有困难,会有坎坷,如果没有志愿,你就走不下去了。所以立志是帮你确定道路、克服困难的。概括讲,立志有两个作用:一是定道,二是持行。没有这两个条件,就不会有所成就。

唐诩这个人,应该是王阳明的学生,他请教王阳明说:“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这是他的认识,他认为做学问、做君子,就要立志。立什么志呢?立一个常存善念之志。即然是立这个志,就要为善去恶。王阳明“四句教”里说:“为善去恶是格物。”可见他是听了王阳明的教诲,才有此认识的。

不过,因为这是听来的,不是自己的实际体会,因而他的理解就落在概念上了,深入不进去,这就是他的问题所在。没有实知实见,只有概念理解,心中就不踏实,他才会问王阳明。自己真有体会,就不用问别人了。

王阳明说:“善念存时,即是天理。”先解释什么是“善念”,在本心上讲善恶,不是在事情上讲善恶,本心上的善,就是天理,也就是纯净无染之心。

“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本心是天理的体现,这是我的本来,这就是至善,此善是不立善恶分别的,如果在这里立善恶,就落了东西,就不是本心了,因此不可更思善恶。所以此处不立善,也不去恶,惟存本心,才是至善。

“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长存此心,保持本心清洁无染,这就是善念。常持善念就是立志,这个念就像树的根芽,有了根芽,树才能长大。所谓立志,就是立此善念,就是保持本心无染,而不是立善恶分别之心。因为无染是心之本体,善恶分别就落在用上了,已是此后之事了。

我们看王阳明讲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他讲的善在什么地方呢?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已经是在后面了。而王阳明说:“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他讲的善在什么地方呢?在“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在最前面。

根本的善,连善恶都没有,只是天理,这是至善。而有了善恶分别,就已有人意之动了,这是在事用上讲善,是末善。所以要在“有善有恶是意之动”之后,才会有“知善知恶”和“为善去恶”之事。

可见唐诩所问在末,王阳明所答在本。人的昧处,就在于见末不见本,所以才有困惑,才有问题。

王阳明最后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志到熟处,则一切皆从本心而发,不动私欲,自然而为,无所禁戒,亦不逾矩。这就是《中庸》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的话。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讲志,孔子这句话讲得最好。孔子从立志讲起,然后讲了持志而行所经历的各个阶段,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唐诩问如何立志于善,王阳明为他解答之后,再以孔子立志为例,让他知道志是什么,善是什么。

学:“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是一般人以为的那样,好像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常人的心动在欲望上,所以不能理解孔子讲的境界。

程:“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之心达到的最高成就。对一般人来说,“欲”与“矩”是矛盾的,欲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矩则是一个外在规范。遵守规范就要克制欲望,放纵欲望就会破坏规范。但是在孔子这里,这二者是统一的,没有分别,也没有冲突。为什么呢?因为孔子已经“志到熟处”,心动完全自然,是天理的反应,自然合度。所以不用克制什么,也不用遵守什么,一切都恰到好处。

孔子此时的境界,人心已经成为道心,成为天心,所以心动自然有度,自然合适。此时“欲”是心动,“矩”是合度。这时心动的度,行为的度,不是人为掌握和拿捏的,因为没有人为的标准。但若用人为标准来衡量,则恰到好处,就那么合适。这是没有标准,自合标准。如果立了标准,依标准去做,怎么做也做不到这么好。为什么呢?因为人心不如道心,人欲不如天机,人为不如自然。

自然本来就是活的,不是死的,是生生不息的,而且是自然合度的。所以一切存在,自然和谐。心本来自然,本来就是动的,你不让它动,人为地禁止它,心就僵滞了。但是自然的动,就什么都生,没有什么该生、什么不该生,这就叫“从心所欲”。如果你定了善恶是非,只许这个生,不许那个生,就不叫“从心所欲”了。所以“从心所欲”是不分善恶、不分好坏的。

但是生了以后呢,就可以有分别了,一生即知,善恶分别也就知道了。所以在动心生念时,一切自然,这就是“从心所欲”;但在生念之后,一切皆觉,我能自主,不为欲念所动,这就是“不逾矩”。所以生什么欲都没有关系,无论善恶,都不能动我。我不为欲念所动,还怕生的是什么吗?还怕是善是恶吗?

如果生的是善念,我可以随之而行,因为这可以有利于人,成其善事;如果生的是恶念,我可以不理睬它,不跟随它,不随其而动,不成其恶事,它自然就灭了,自然也就“不逾矩”。

心居本来,心动自然,就没有欲念该生不该生的问题,只有自心觉知不觉知、自主不自主的问题。心能觉知,能自主,生什么念都可以,这就是“从心所欲”;而生什么念都不妨于我,也无妨于人,这就是“不逾矩”。

对照王阳明的“四句教”来看,“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就是本心,本心是不立善恶是非的。“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本心可以任意生念,可以“从心所欲”,而善念恶念,要在生意之后才有。“知善知恶是良知”,心动即觉,生意即知,便知所生之念是善是恶,这是本觉自在,也是良知所在。“为善去恶是格物”,知是善念,可以随之而行,知是恶念,则离之而去,这就是良知之用,也就是“不逾矩”。

所以王阳明的“四句教”,与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讲的是同一个境界,因此王阳明在回答了唐诩的问题之后,最后要举孔子的这句话来作说明。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王阳明的“四句教”,也同样“只是志到熟处”。


作者程东:现代心学创立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潭柘书院大先生。出版《真性论》《明心讲谈》《觉自在》《金刚经谛鉴》《坛经谛义》《心经揭谛》《传习录精讲》《解老子第一章》等专著。

现代心学:是立心为学、认识自己的学问。我是真实存在,我的存在是可以认识的。现代心学是一门新学,通过理解与实证的方式,开启心门,把握规律,悟证本来,解决自我认知与存在的问题,从而破解大惑,真正自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