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义山诗众家集评『 15 』

 十年心事十年灯 2019-12-17

井泥四十韻

引用典故:淮南雞舐藥屠狗販繒主人翁左契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齋。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到水不數尺,積共庭樹齊。他日井甃畢,用土益作堤。曲隨林掩映,繚以池周迴。下去冥(一作寂)寞穴,上承雨露滋。寄辭別地脉,因(一作固)言謝泉扉。升騰不自意,疇昔忽已乖(一作垂)。伊余掉行鞅,行行來自西。一日下馬到,此時芳草萋。四面多好樹,旦暮雲霞姿。晚落花滿地,幽鳥鳴何枝。蘿幄既已薦,山樽亦可開。待得孤月上,如與佳人來。因茲感物理,惻愴平生懷。茫茫此羣品,不定輪與蹄。喜得舜可禪,不以瞽瞍疑。禹竟代舜立,其父吁咈哉。嬴氏幷六合,所來因不韋。漢祖把左契,自言一布衣。當塗佩國璽,本乃黃門攜。長戟亂中原,何妨起戎氐。不獨帝王耳,臣下亦如斯。伊尹佐興王,不藉漢父資。蟠溪老釣叟,坐爲周之師。屠狗興販繒,突起定傾危。長沙啓封土,豈是出程姬。帝問主人翁,有自賣(一作夐)珠兒。武昌昔男子,老苦爲人妻。蜀王有遺魄,今在林中啼。淮南雞舐藥,翻向雲中飛。大鈞運羣有,難以一理推。顧(一作願)於冥冥內,爲問秉者誰。我恐更萬世,此事愈云爲。猛虎與雙翅,更以角副之。鳳凰不五色,聯翼上雞棲。我欲秉鈞者,朅來與我偕。浮雲不相顧,寥泬誰爲梯。悒怏夜將(一作參)半,但歌井中泥。

《唐音戊签》:

尝读元微之《古讽》各篇,怪其讲道理着魔;不谓此趣士亦复尔尔。

《放胆诗》:

读此数诗,可以见义山力量气概。王荆公谓其善学老杜,信然。

《李义山诗集辑评》:

朱彝尊曰:其为讽刺,夫何待言!然取义亦僻而无味。何焯曰:《天问》之遗。

《载酒园诗话又编》:

义山绮才艳骨,作古诗乃学少陵,如《井泥》、《骄儿》、《行次西郊》、《戏题枢言草阁》、《李肱所遗画松》,颇能质朴。

《李义山诗集笺注》:

姚培谦曰:起首至“畴昔忽已乖”,叙明井泥来历。“伊余”下至“侧怆平生怀”,叙兴感之由。“茫茫”下至“为问秉者谁”,从井泥推到世间万事。“我恐”下,又进一层意,言天边翻覆,目前如此,焉知将来不更有甚于此者?盖颠倒无常,殊非世智所能料及也。本旨在此数语。

《玉谿生诗意》:

一段井泥所出如此。二段身至其地,因之生感。三段人君。四段人臣。五段自叹总结。

《诗比兴笺》:

观篇末致慨于秉钧之人,且有虎而翼、风而鸡之虑,则知为牛李之党而言之也。扬之升天,抑之入地,所好生毛羽,所恶成疮疣,用舍不平若斯;君子值此,唯有安命而已。前半杂陈古今升沉变态,皆为篇末张本。纯乎汉魏乐府之遗,于义山诗中亦为变格。

《玉谿生诗集笺注》:

《杜秋娘诗》后幅亦然。但彼叙秋娘事已居大半,此则借题取兴,用意却在中后。

《玉谿生诗说》:

元白体也,意浅而味薄;学之易至于率俚。问:元白体竟不佳耶?曰:亦是诗中正派,其佳在真朴,其病在好铺张,好尽,好为欲言不言尖薄语,好为随笔潦倒语,在二公自有佳处,学之者利其便易,其弊有不可胜言者也,唯小诗时时有佳者,渔洋山人尝论之矣。

《玉谿生年谱会笺》:

此篇感念一生得丧而作。

杨柳枝

引用典故:章臺走馬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頻遣客心驚。巴雷隱隱千山外,更作章臺走馬聲。

集评:

《李义山诗集辑评》:

何焯曰:此亦思北归而不得也。纪昀曰:深情忽触,不复在迹象之间。

《李义山诗集笺注》:

姚培谦曰:此春去夏来之景。“巴雷”隐隐,非复“章台走马”之时,悲在“更作”二字。

《玉谿生诗意》:

客心思乡,望江潭柳色已自心惊,况“巴雷隐隐”更作“章台走马”之声乎?

《玉谿生诗集笺注》:

走马章台,乃官于京师者也。今雷在巴山,声偏相类,益惊远客之心矣。意曲而挚。

《选玉谿生诗补说》:

言旅况难堪也。义山绝句,多用推进一层法。

杨柳枝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集评:

《升庵诗话》:

庐陵陈模《诗话》云:前日春风舞筵,何其富盛;今日斜阳蝉声,何其凄凉,不如望秋先零也!形容先荣后悴之意。

《李义山诗集笺注》:

姚培谦曰:得意人到失意时,苦况如是。“肯到”二字妙,却由不得你不肯也。

《玉谿生诗意》:

玩“曾拂”、“肯到”、“既”、“又”等字,诗意甚明。晚节文疏,有托而言,非徒咏柳也。识者详之。

《玉谿生诗集笺注》:

田兰芳曰:不堪积愁,又不堪追往,肠断一物矣。冯浩曰:此种入神之作,既以事征,尤以情会,妙不可穷也。

《玉谿生诗说》:

四句一气,笔意灵活。只用三四虚字转折,冷呼热唤,悠然弦外之音,不必更著一语也。

《李义山诗辨正》:

含思婉转,笔力藏锋不露……迟暮之伤,沉沦之痛,触物皆悲,故措词沉着如许,有神无迹,任人领味,真高唱也。

《玉谿生年谱会笺》:

末句亦兼悼亡而言,凄婉人神。

《诗境浅说续编》:

此咏柳兼赋兴之体也……作者其以柳自喻,发悲秋之叹耶?抑谓柳之无情,虽芳时已过,而带蝉日,犹逞馀姿,不知有江潭摇落之感耶?

《唐人绝句精华》:

首二句写其得意之状,三四句则衰落之况也。宋人晏幾道有咏柳《浣溪纱》词曰:“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用意正同,可以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