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生活中,请务必做一个“不好惹”的人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人际交往中,如何与人相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停的迁就、忍让根本无法获取优质的人际关系,你反而会成为生活的loser,有的时候,让身边的人认为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并不是什么坏事。
生态学概念:攻击性
这里的不好惹,并非是无理取闹、强词夺理、咄咄逼人,而是强调谦卑的同时兼具“攻击性”。“攻击性(Aggressiveness)”本身既是心理学概念,又是生态学概念。
心理学上将人的攻击性分为两种,一种向内,一种向外。
向内:表达障碍、压抑
向外:语言暴力
分别是自我毁灭倾向和攻击他人倾向,而生态学上的理解则与之不同。

Lorenz和与他共同工作的研究学者提出,攻击性是一种来自于本能的内部驱力,也是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条件反射,是人类在学习之中不断进化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能力。
理论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带有天然的“攻击性”的,这是一种继续生存下去的能力,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会爆发出来。
比如,人际交往中,一些性格强势的朋友总是咄咄逼人,这个时候,不敢反抗的你,会反复告诉自己“是我错了”,并且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压抑自身的真实情感,最终导致这段关系走向危机。

压抑攻击性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经常会认为攻击性是贬义的,于是,很多人会主动压抑自己的攻击性。
心理学家Feshbach和Berkowitz认为,人攻击性的本质是抒发对环境和他人的不满,人的攻击性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的发生,对于情绪具有促进作用,对身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一段亲密关系中,某一方如果丧失了攻击性,会变得没有界限,这段关系也就不会持久。并且,我们经常会感到,那些具有攻击性的人更有魅力。原因在于他们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在一段关系中占据主导。

人性的本能力量
社会学家Bandura认为,人的攻击性是一种人性的本能力量,人天生有一种攻击和保护的能力。
国内相关专家周颖对攻击的定义为,在个体过去经验积累下的无意识结构,并且这种结构会产生攻击性倾向。
多拉德指出,个体在受到挫折或伤害时将会呈现某种攻击性行为,而挫折有时只是导致了一种间接表达的攻击。一个人因另一个人而受挫,那么,他行为之中攻击性的多少是依据他认为那个人的行为是故意的、敌对的还是无意的。
并且,攻击性在很多时候有向破坏性转换的趋势。比如,你强迫自己成为一个“不好惹”的人,并因此对身边的人尖酸刻薄,甚至是伤害身边的人,那么你很容易受到反噬,即反被身边的人伤害。
亲密关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方怀着好意,一方怀着恶意,这段关系终究会被破坏,你也将承受更大的伤害,或者是被彻底破坏。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中,我们都被告诫要学会忍让、克制、谦虚,被要求压抑自身的不满,控制自己的情绪。
然而,这个过程真正健康吗?
其实,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攻击性一直是存在的,若没有合理的方式排解,终究会在某个时间点爆发,正如生活中那些看上去很老实的人,经常会做出疯狂的事情正是这个道理。
任何一段关系中,都需要有发泄自身的情绪的渠道。因为人的攻击性是先天倾向、后天习得以及环境等多重因素相交互的结果,与人自身的内心欲望和复杂性有关,是难以量化和监察的。

电影《茜茜公主》中,那个被丈夫粗暴殴打的吉普赛妇女,当别人好心要为她斥责丈夫时,她反而为自己的丈夫辩护。
这类人既用对异性的爱来抑制内心对“自我”人格的恨,同时又通过指责、争吵等方式索要对方无休止的对自己的关注,来释放“自我”双面人的憎恨。
亲密关系中,双方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而不是一方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另一方一味地忍让。只有将攻击性不断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才能明确自身需求,并认清关系的实质。
充满活力的人总是带着攻击性的,若是想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那么,请释放你的攻击性,做一个“不好惹”的人,展开自己身上的棱角,不断磨练自身的生命力。
- The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