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有关企业支持的2019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函》。 什么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该项目的意义在于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支持服务新工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以及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坚持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服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需求,服务企业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需求,深化企业与高校产学合作,促进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的多方协同,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项目发展情况如何?2014,启动实施校企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2015,更名为“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 2016,分批次实施,由一年一批变更为一年两批 2017,更名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影响力持续扩大 2018,参与企业、高校,项目数量、项目经费及软硬件支持创历史新高 2019,项目质量显著提高,企业支持实际资金数量不断提升 从2014年至今,参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本科高校达1100余所,国内外企业达800多家,共立项5.98万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172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有952所高校与288家企业合作立项7377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42.79亿元。下半年,共有365家企业发布项目1.4万项,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32.5亿元,全年累计支持75.2亿元。 项目实施流程项目类型六大类 1新工科建设 主要面向高校,由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根据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人才需求,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面向高校有关专业和教师,由企业提供经费、师资、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程或系列课程的建设,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资源并推广应用。 3师资培训 主要面向青年教师,由企业组织教师开展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面向高校有关院系,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或平台,在高校建设联合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并开发有关的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校企合作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共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质量。 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由企业提供师资、软硬件条件、投资基金等,支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6创新创业联合基金 面向高校学生。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项目研究方向,并安排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学生自主组建团队面向企业申报;高校按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 高校参与该项目的意义1.该项目属于教育部认可的项目 2.企业提供专项经费/软硬件平台支持 3.以目标为导向,共同产出优质课程内容 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5.促进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 6.优质成果的不断研究、创新、产出 7.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企业提供优质岗位实习实训,提升学生行业及技术能力 企业参与基本条件· 企业有志于同高校进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 企业具有行业内先进的知识、产品、技术和研发体系,能够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 企业成立2年以上,在所属行业及领域业务稳定,并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原则上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 · 项目应面向高校公开申请,企业已确定合作高校的定向项目须注明;仅与1所高校合作的项目不予发布 近日,软科统计了2019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学校名单! 本文结合软科及其他资料进行整合,转载请注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