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论---兼论“住气”

 天地虚怀xia 2019-12-20

骨论---兼论“住气”

  【说明:杨丙人先生的手稿,放置在一些牛皮纸文案袋里,每袋封面上有标题。这篇来自一袋标明“骨论”的文案袋,所以博文标题里的骨论是整理者加的,以表明总类】

  兼论“住气”

  从行气的目的来看是练骨,而从行气的表象来看却是“住气”。作为功法的“住气”是易炁易脉时用语,标志着结丹以后,进入形神合练的新阶段。何谓“住气”?人体的内气【划去“一段一段地”】,每日每时地,自生其气,开通关节,重构经脉,浑束为一,叫作“住气”。“住气”作为功法的重要概念始见于六朝行气文献,流行于隋唐,元以后消失。“住气”的名称出于后世,而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管子。内业》称它为“精舍”,“泉原”,“气渊”。实现的条件之一,就是“四肢坚固”。《素问。上古天真论》称住气为“肌肉若一”,《太素》又名“身肌宗一”。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人体的高度有序化,这是真气自生的条件之一。《灵枢。决气》的“气”的定义,也是从“住气”的功能态演译【绎?】而来的,所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所以《管子。内业》说:“得道之人,理丞而毛泄,匈中无败”。《灵枢。海论》中说“膻中者,为气之海”。把两说之间的穴位作为气海,俗称上气海。后世的丹田的气海,即下气海,那是行气初级阶段封固用的,并不是成道时的主要环节。94.2.16

  一般住气是自下而上,自右而左或自左而右地,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发展的。托名许邈的晚唐《灵剑子》分服气为上元、下元二段,并云“故曰两段分理之者。不能分之两段,玄珠赤水,莫能知之”。(321.1.7)丹经则分成上、中、下三田。【下面内容上有一大叉,似为删去】北宋《泥金》云:“一年周匝,其气乃成,乃结珠于下田。大如鸡子而常动转焉。九年气足形圆,其光满室。十有八年发黑齿生,寒暑不侵。八十一年藏府空旷,其气珠自下田而来脾之上。......于是其气珠,离于下田而上结黄芽。一百八十年其气珠上朝于泥丸,时转于顶,其足常浮。.....”。(《道枢》(11.))(20.663)这是把“住气”应用到得道,成道、守道全过程中去的描述。【打叉部分完】

  住气在得道的阶段的描述有清《玄微心印》,【本页完】卷二“面壁第七”云:“初三年在黄庭炼精化气,六年到绛宫炼气化神,九年上泥丸炼神还虚”。(见肖,《精华》(4.3.78))A。无论是二段,三段,或右或左的住气,都是从内气的运动来描述的。东汉百岁胎息家王真授郗孟节的“【划去“小”字】蒸丹”(5.63)(150.2。12)唐《胎息口诀》:“如体热闷,即心存气,遍身出,如饭甑中气,此名满息”(22.407)(570.1.12)都是住气的表象。住气是练骨法的主要形式,形神并举的必由之途。它在汉代以前,又名守一。守一是从意念导引的角度描述“住气”的“身肌宗一”。《太平经》“修一却邪法》【似应为'"'】云:“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故头之一者,顶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脐也。脉之一者,气也。五藏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肠胃也”。(合。13)魏晋以后的住气是讲守一的客观进程,扬弃了汉代以前的历藏法,后来六朝茅山宗又继承了的“存想”的弊病,因此隋唐作为养生道功的重要概念,得以流行。唐代后期,尤其是宋元以后丹家提倡纯阳说和无阴论,所谓“锱铢阳气不灭不为鬼,纤毫阴气不尽不为仙”(唐吴筠《玄纲论》),把所有人体有形的精、津、液、血、脉、都名之为阴气,都在消尽之列,用“金丹”,“圣胎”,“婴儿”,“脱壳”,“出阴神”还有大周天等等取代了住【本页终】【A】出自西汉的《王子乔导引法》把“百脉动,腹鸣气,有外声,足则温”,作为导引即行气得“成功”的标志。(568.尽3.7)宋《圣济总录》卷200神仙服气上:“行气之法,其初多不和调,令人致逆,四肢或冷,既行久久,日自益也”。故“足则温”是行气日久的结果。具体说来,这是住气在脑时的结果。(94年,2月27日)【A终】气和守一,走上了形神分离的道路,这里【“是”?】道家养生理论上的一次大的倒退。94.2.18【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