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知识难点 提高运算能力 ——巧乘“1”的简便运算的再认识

 GXF360 2019-12-21

苏步青曾指出:“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索。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第二学段的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有关巧乘“1”进行简算的练习课为例,在启发——领悟——反思的教学日常中,对简算这个知识难点的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启发】观课有感,碰撞火花

在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杨绍彭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中,杨老师以古诗的情境引入,配以自编题目的数量关系式,以及点子图的直观显示,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乘法分配律这个重要的知识点。杨老师讲授完新课后给出了一组练习题:

1.①(58+1)×63=( )×( )+( )×( );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广宁轨枕场轨枕挡肩裂纹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处于稳定的状态,挡肩裂纹出现率由最初的10‰下降到现在的2‰左右,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约100.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2.2 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见表2。

②(58+1)×63=( )×( )+( )。

2.99×26+26=( )×( )。

看到这组习题,我不禁自问:“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设计这样的练习题?有了这样的练习题,当初那一幕就不会出现了。”

在我自己执教的“乘法分配律”练习课上,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知识引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很是熟练,简直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于是我设计了与杨老师题组中第2 题类似的练习题“99×35+35”,想考一考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解出来,我只能公布答案“99×35+35=(99+1)×35”。这时,学习成绩不错的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问道:“好端端的怎么会多了一个1?明明前面的算式有两个35,怎么后面的算式只有1 个35?”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摇头表示不解。当时的我很是疑惑:学生都明白的乘法分配律,怎么转了个弯就不明白了?当然,那节课后面的练习没办法如期完成,我把精力全部放在解释这道题上,但也仅仅让成绩好的学生勉强明白,学困生还是一头雾水。

【领悟】明灯引路,思考领悟

在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中,很多教师反映简便计算是学生计算练习中一个难啃的“骨头”。它的难,难在哪?难在学生对于抽象的运算定律掌握得不到位,计算过程错误不断,学生失分严重;难在需要观察分析,找到当中的规律,并能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展开计算,而学生缺乏这种做题的习惯和意识;难在学生对运算意义的不求甚解,只是随意乱写……很多教师尝试通过题海战术、专项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解题的效果,然而收效甚微。因此,学生碰到简便计算就如临大敌,单纯地为了简算而简算,而没有体会到简算的真正价值。

南朝诗文用典遭人诟病之处,即在于因炫才逞博而使事忘义,故有“淫文破典”之弊;而有人因这一弊端,便认为抒情性诗文不贵于用事,从而反对用典,又未免矫枉过正。从沈约对用典的态度中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是要求能在直寻与隶事、性情与才学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这样,用典对抒情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个平衡点简单地说就是人工与自然的统一,虽出机杼,而泯于自然。

杨老师的课关注了简算,特别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的难点,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大练习引导的作用。在开课之初,杨老师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直观的点子图引入了乘法分配律,强化了运算的意义;接着杨老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乘法的意义,从而理解乘法分配律表达式中两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表达式。“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在杨老师出示相关题组时,学生便能快速地说出准确的答案。

①(58+1)×63=(58)×(63)+(1)×(63);

②(58+1)×63=(58)×(63)+(63)。

但杨老师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这个标准答案背后解题的过程、分析的缘由、选择的依据。

式中,qr和cholupdate为标准的Matlab指令,分别表示QR分解和Cholesky分解一阶更新。

全市而言,4月7日的低温冻害对宝鸡市8个苹果基地县都造成了严重影响,4月16日低温冻害主要影响凤县等西部山区。当时判断全市苹果减产30%左右,但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实际减产应在40%左右。因为产量下降,苹果价格同比增长1~2元/kg。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1:两个式子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的是第一个算式多了一个“1×”。

课件呈现知识窍门:1乘任何数都得原数。

师:为什么是58×63+63,而不是58×63+1?

2:因为是 58 个 63 加 1 个 63,是 59 个 63,而不是58个63加1。

学生抓住了乘法的意义,快速解答了问题。有了题组的第一题为基础,再出示第二题“99×26+26=( )×( )”,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题目中后面的26可以看成1×26,再用乘法的意义理解题目的式子:99 个26 再加1个 26,合起来是 100 个 26,因此 99×26+26=(99+1)×(26)。算式左右两部分的得数相等。”

②用压密注浆加固桩位孔口周边土体,代替加长钢护筒。在桩的位置设5个注浆孔,注浆直径1 m,注浆孔深8 m,其中上部2 m不注浆,下部6 m范围注浆,注浆施工完成后7天进行灌注桩成孔施工。

【反思】关注难点,提高能力

我在第一次教学“乘法分配律”时,错误地开展应试的教学模式,认为学生只要熟记“乘法分配律”公式,便能解相关的题目,然而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为知识容易遗忘,学生没有经历计算教学的全过程,印象不深刻。听了杨老师的课后,我明白了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应关注“意义上的建构”,要从最核心的“乘法意义”入手,寻找学生的起点与经验,提炼生活中乘法分配律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知,深化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与了解,积累数形结合的相关经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验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从而突破这一知识难点。

有了第一课时作为基础,第二课时的教学才能顺利开展。在适度训练、逐步熟悉的基础上,对运算的基础知识不仅应“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能够理解和掌握算法,才能正确、迅速地选择最佳的方法进行运算。教师应以知识的难点作为教学切入口,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教学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抽丝剥茧。以杨老师设计的特殊的“乘1”练习题组作为例子。

从基础练习“(58+1)×63=(58)×(63)+(1)×(63)”→特殊例子“(58+1)×63=(58)×(63)+(63)”→方法窍门“1乘任何数都得原数”→巩固练习“99×26+26=(99+1)×(26)”,在整个乘法分配律的练习中,以“乘法意义”作为解题策略的方法很好地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曾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运算能力从而解决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之初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识的起点,关注学生知识的难点,在设计教学流程的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让学生从原来零散的感性认识到上升到整体的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吴正宪,刘延革.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