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以人为本,分四层治疗疾病(附治疗方案)

 香左 2019-12-28

 前 言 

中医治病,讲究以人为本,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有治不了的人。


中医治病的原则

中医治病首先是以调动人体自愈力为主,强调人自身的自愈能力。三分治七分养,要善于去养护自己,而不是太依赖药物等外治方法!只有修正自己,改变不良习惯,你的病就能去掉大半。我们不能指望医生和广告里的药,这是原则。

其次是强调身心互动。我们说过,人得病是身体和灵魂的双向选择,人去掉病也是身体和灵魂的双向选择,要治病首先得有一个精神动力,然后身体力行。

再次是重视人文关怀。现在医院的病人多,大夫通常都是几句话就看完病了。这是一个很不好、也很无奈的现状。中医医圣张仲景特别批判这样的现象,还没问清楚就已经给下方子了。看病要对病人有一个很全面的了解,必须清楚他的脉象是什么样,他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这才可以叫看病。人得病不单纯是一个生理的问题,一定有精神、环境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一定要重视人文关怀。中医治疗疾病的理念,是讲究顺应生命的发展而不违悖,讲究顺生,不讲究抗生。

中医还有一种很直观的治疗理念,医生需要对社会、对人生有很透彻的体悟。学中医绝对需要悟性,需要直觉。很多东西不是语言能够描述的。比如,病人在病痛解除后的身心愉悦,也是不能用语言描述或用仪器所能测出来的。

再者,人是靠感觉活着,而不是靠指标活着的。经常会有人去医院检查后回来说,我一切都正常,可你一切正常你为什么不舒服,为什么要去找大夫呢。

所以现在社会上有一个现象,什么都要用数据来说话,这种做法到底可不可取,是很值得商榷的一件事。其实,当你需要借助外力用仪器去测定什么的时候,是你对自己的一种不信任。中医学绝对不能简单的通过仪器来说明。

治法的四个层次

由于疾病的深浅不同,分为经、络、腑、奇四层,所以疾病分为四层,治法也分四类。

1. 倘若肌肤受邪,如外感,久逸突劳等,用刮痧、拔罐、推拿、足底按摩等疗法就可以治愈。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调理方法。比如说你在家泡脚,自己按摩,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倘若经络有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过度劳累等,一般情况下,按摩是没有用的,一定要针刺。比如说生大气以后胸闷,揉内关穴,把内关都掐破了也没有用,必须要一针下去,郁住的气才能一下散开。

3. 倘若脏腑出现器质性病变,如初期的心脏病、糖尿病等,只能用药。所以中医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讲治疗大症、重症、急症的书,所以开药一点不能乱开。

医生的评价标准只有两条,要么是好医生,要么就是庸医,要么你把人治坏了,要么治好了,没有所谓中等的或普通的医生。

古代考医生是很严格的,“十全为上工”,就是有十个病人全治好了,是最好的医生;“十失一次之”,十个里面有一个没治好是二等医生……有四个没治好的就开除医籍,不许再当医生。

中国有句古话:“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就是说有病于其让庸医看,不如不看,反而能够符合医理。“中”读“zhòng”,是“符合”的意思。因为人体有自保的功能,能自己调节,吃错了药还不如不吃药。

4. 倘若奇经八脉有病,那就是最重的了。没有任何药可以入奇经八脉的了,所以奇经八脉有病,叫病入膏肓。基本上是指现在所说的疑难杂症。西医治不了的,都属于疑难杂症。但这个在古代有一种方法叫灸法,灸法就是把点燃的艾草直接放在穴位上烧,并要烧到一定的数目为止。一般来说,都选三个穴位:膏肓穴,主治人体的上部心肺及全身的病,中脘主治中上焦的病,关元主治中下焦的病。

在这四层治病的方法里,第一层的治病方法不能治后几层,而第二层的方法可以治第一层的病,第三层治前两层的病,灸法可以治前三层的病。灸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通经脉,身体要是酸、麻、胀、痛全是不通。不论是采取灸、扎针还是吃药的方法,治病的基本原则都是通经脉。

灸法治大病

很多的大病,没救的大病,就要用到灸法。但是灸法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比如说气血特别虚弱的人就不能用了。熏是可以的,比如80多岁,90多岁的老人突然出现腹泻,给他吃药,扎针也不太方便,就可以用隔姜灸治疗。就是在他肚脐那块隔一块厚的姜片,然后把艾条燃放在上面熏,这是一种较温和的治病方法。

膏肓穴在人体两个肩胛骨的缝里,所以这个穴位基本上活动不到。

膏肓穴在大椎往下推4个椎骨,椎骨下缘旁开4横指处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办法可以把膏肓活动开,动作很简单,叫打开太阳伞:以两个肩膀为轴,把两个肩膀前提起来往前,这是开膏肓,然后,再往后使劲的移,同时,两个中指不能离开裤中线。膏肓穴不太容易打开,大家可以长期练。

膏肓是可以灸的,怎么灸呢?灸膏肓穴有一个要诀,就是趴在椅子上,把整个身体弓好,把膏肓穴打开,然后把艾柱放在上面,很疼,很多人受不了。但是,灸膏盲穴到一定妙处的时候,就像有一股热水,“哗一下”下流的感觉。这时候你会感觉到身体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感。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中脘走有胃经和任脉,所以灸中脘主治脾胃病,实际上是增强消化和吸收能力,只要人能吃饭、能吸收、能消化,身体自然就会健康。灸中脘还可以治精神抑郁和狂躁,精神病跟胃经、肾经有关,所以如果有点忧郁症了,一灸就会有效果。

关元大家应该不陌生了,在脐下三寸,这个穴位很重要,关是关门,元是元气。所以这个穴位实际上是收敛气最足的地方。古代很多的医案里都记载一种病,比如说暴脱症,就是突然晕倒,往往是病后喝酒、行房事,使精都泻了,大小便都固摄不住,哗哗地往外流,这个时候用药根本来不及,就要靠关元来收摄元气。要么重灸,要么针刺。所以关元这个穴位非常重要。

现在女子怀孕流产的现象很多,怀孕前灸关元就可以帮助固胎,增强固摄的力量,使胎儿不太容易流产。关元也是肝脾肾和任脉的交会穴,任、督、冲、肝、脾、肾,以及小肠都与它有关,如果灸它的话阳可以长起来。所以古人说关元穴“主诸虚百损”,所有的虚症都可以用它。

古人讲养生灸的时候,第一不能喝酒,第二不能生气,最忌讳的是生气。因为假如经脉是通畅的情况下,突然生一口大气,会使疾病顺着通畅的经脉一下子进入进去,造成更深的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