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虚百病生,阳气不足的人,冬季...

 图书 馆员 2020-01-01

阳虚百病生,阳气不足的人,冬季坚持做四事,也许阳气补足

冬天即是养生的季节,也是最容易生病的季节,所以我们要在冬天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让它受到任何伤害,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关于冬季养生的那些事。阳虚百病生,阳气不足的人,冬季坚持做四事,也许阳气补足。

其实说到阳虚,很多人都对它一知半解,那么什么是阳虚呢、所谓的阳虚其实就是因为身体阳气不足、机能减退、代谢活动随之减慢,最常出现的就是怕冷、面色苍白、腹泻等等,在冬天阳虚的人更加畏寒。在冬天以下这些事情一定要坚持做,可以帮助身体补充阳气:

(一)、午后晒太阳。晒太阳是帮助人们生发阳气很好的方法,因为太阳会给身体带来温暖,驱走身体内的寒湿之气。冬天晒太阳不光可以帮助人们生发阳气,还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所以,谁说只有植物需要光合作用的,人体也需要。

(二)、睡眠要充足。冬天属于白天短、夜间长的季节,很多人晚上睡觉时间就会增长,这是很好的事情,但因为睡眠时间的增长,白天午觉的时间就会被压缩,或者有的人干脆就不睡觉了,而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这段时间,其实也是阳气生发的好时间,坚持在这个时间段睡个午觉对阳气的生发有很大的帮助。

(三)、保暖措施要做好。现在很多人都属于要风度不要温度,所以保暖措施做得并不到位,这就会让身体受到寒湿之气的侵蚀,导致寒气过重,阳气虚弱,我们身体的很多部位也很容易让寒气偷偷溜进来,比如说腹部、关节、呼吸道,所以在冬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

(四)、泡泡脚泡泡澡。冬天泡脚对身体非常好,因为冬天寒湿之气过重,就会影响到体内阳气运行,阻碍血液循环,这个时候如果泡一泡脚,就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还能够给身体带来热量,驱除寒冷,所以冬天每天坚持泡脚可以给身体带来阳气!

以上这些事情如果在冬天能够坚持做到的话,那么在冬天就可以补足阳气。想要补充体内的阳气,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物来达到,以下这些食疗方就是可以帮助人们生发阳气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做:

(一)、当归生姜羊肉汤。准备50g当归、200g生姜、500g羊肉、适量食盐。将当归、生姜洗干净之后切成片备用,将羊肉切成肉块后焯水,将羊肉、当归、生姜放入贵重加入清水后按照常法煮熟后,加入食盐即可。此汤可以补阳驱寒。

(二)、肉桂粥。准备2g茯苓、2g肉桂、3g桑白皮、50g大米。将肉桂、茯苓、桑白皮三者加在一起煎煮成汁,加入浸泡过后的大米一起煮成稀粥之后即可食用。此粥可以健脾养胃、生发阳气,

冬季还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的,不然等到来年,身体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侵袭。

阳虚该咋办?

阳虚体质的人有什么表现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平素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阳虚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对于阳虚质来说,“补阳”自然是第一位的,而“补阳”又多从补肾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应该慢温、慢补,缓缓调治,同时兼顾脾胃。中医所谓“肾阳为根,脾阳为继”,说的就是只有脾胃健运,才能“化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适当多吃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如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葱、姜、蒜、花椒、辣椒、胡椒、茴香、黑芝麻、葵花子、松子、百合、银耳、枸杞子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及冰镇冷饮等。

秋冬季节注意保暖,尤其是后背、上腹、下腹和足底部位。夏季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天气好的时候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选择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跑步,球类等,要避免出汗过多。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

推荐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克,生姜30克,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500克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此为汉代张仲景名方,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特别适合秋冬季食用。

阳虚就是难瘦!张仲景的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我一直觉得内调是最重要的,我是典型的阳虚体质,所以自己做了很多功课!这是昨晚做的汤,今天分享给大家!

阳虚的表现有:上热下寒(上面上着火,脚却冰凉)容易起夜、怕冷(体寒就是阳虚)浑身无力,阳虚的朋友还容易上火、长痘痘、口腔溃疡、流鼻血、皮肤油腻、皮肤发干发紧等。

其实你容易上火,并不是因为你火力足,而是因为火力弱,阳虚!真正阳气足的人,是不容易上火的!

阳虚的朋友容易胖!看到这个胖字,吓得我赶紧补阳气去!

下面这道养生汤就是补阳气的名方,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方用量太大了,我自己改良了一下,加入了黄芪,可以补阳的同时再补气,具体用量大家可以自行斟酌!

材料:羊肉250克、当归10克、生姜15克、黄芪15克

做法:将食材洗干净切好,羊肉倒入锅中去血水后捞出,将材料放入电砂锅中,加水加盐,即可。(我是图省事放在电砂锅,不怕麻烦的可以用燃气灶煮)

我是厨房小白,不会做菜,只会煲汤,这道汤,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

体虚怕冷,告诉你怎么补阳气

中医认为,人体杨起是足够的,能够抵御寒冷,保持正常体温,不会产生怕冷的感觉;如果人体感到虚弱,不能温暖身体,就会产生寒感。

其实,怕寒的原因有很多,归根到底是缺乏阳的表现。根据中医的说法,这里的感冒不仅是指身体感觉到的外部寒冷,也是指由于杨起的缺乏和机能的衰退而引起的内寒。身体越冷,杨起越少,身体功能也越来越不能应付内邪和外邪的侵袭。

*害怕寒冷,*手脚冰冷,*消化不良,*无精打采,*无精打采

心阳虚证的表现:

胸口,心脏部位清凉,有点疲劳上的恐慌,气短,心情低落。

肝阳虚证:

郁闷,死气沉沉,容易累。

脾阳虚证:

腹胀少,胃冷,消化不良,忧郁。

肺阳虚证:

易感冒,哮喘咳嗽,特别是顽固性咳嗽,长期不能治愈。

肾阳虚证:

无精神,肤色黝黑,性冷淡,手脚冰冷,腰部以下发冷,排尿较多,尤其是夜间尿频,记忆力减退。

配料:羊肉150克,干姜30克,肉桂15克。盐1克,洋葱3克,胡椒1克。

方法:将羊肉切成块,并

炖干姜和肉桂,直到肉腐烂。加入盐、洋葱和胡椒面。

评论:很多人对生姜很熟悉,但他们不太清楚干姜的作用。干姜大多是干燥或烘干后才完成的。生姜容易消寒,干姜比生姜更温暖,回归阳光,尤其是清热脾阳的作用,古汤中著名的配方就是这么做的。所有的阳虚都怕冷,腹痛,四肢不暖和更适合使用。

肉桂是寒冷季节最为常用的调味食品,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古代凡治疗阳虚之名方,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皆用肉桂为主药。肉桂甘辛大热,不仅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故凡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用。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更有利于增强补阳祛寒的功效。

阳虚症状100条!!!(辨阴阳必备

1.     脸色苍白,嘴唇淡白,眼睑淡白,口水清稀量大。

  2.     面色晦暗,色黑而无光泽;印堂发黑而面现浮肿。

  3.     口淡不渴,渴喜热饮。

  4.     舌质淡红或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水滑;苔厚黏腻。

  5.     舌苔黄腻,但水滑,舌质虚浮而淡。

  6.     脉细、弱、迟、涩;或数而不实,或浮散大,或芤,等等。

  7.     脸色发青,发暗。面色萎黄而暗。

  8.     面部出油多,油污明显,油污多处甚至导致皮损。

  9.     嘴唇色暗、紫,干裂起皮,但无明显热相。

  10.    粉刺多发,但红肿热痛不明显。反复发作,但多呈单发。下面尤其是嘴周围、下颌部多发。

  11.    皮下经常性出现肿块、结节,按压有痛感,但表面观察无明显凸起或红肿。

  12.    黑眼圈,早晨起床眼睑浮肿。

  13.    牙龈淡白,或常出血。

  14.    头发稀疏,发黄,干枯。脱发多。

  15.    头发容易出油。洗头后第二天就有油,但油污无明显臭味。

  16.    经常头痛,头晕。

  17.    忽然起床,久蹲站立,大量运动后头晕目眩恶心。

  18.    经常感冒。症状是怕冷,怕风,鼻塞,流清水鼻涕,咳嗽,口淡唾稀,痰清稀,自汗。

  19.    过敏性鼻炎。症状与上条类似。每天早晨一起床,即喷嚏连天。吃完饭稍事活动即可减轻。严重者或不见减轻。

  20.    面部长斑,各种色斑,雀斑,癣等。脂肪瘤、乳头瘤多发。

  21.    经常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创面呈白色,或淡红色,红肿不明显。

  22.    口干、舌紫,但欲嗽水不欲咽。

  23.    长期咽炎,喉炎,反复发作。发作时无明显高烧症状。

  24.    经常出现面瘫、落枕等。脖子经常痛,尤其是脖子后面痛,扯着后脑勺疼。

  25.    经常肩膀痛,受风受凉时加重。

  26.    后背、肩膀等处,可触摸到结节、硬块,按压时有明显痛感。

  27.    肥胖而肌肉虚浮,苍白,无力,疲乏。

  28.    容易胸闷,遇冷明显。后背冷如冰,面积如掌大,年长者多见。

  29.    气短,胸闷,呼吸费力,虚喘。按压感觉舒适。

  30.    心动过速,或过缓,但脉不实者。

  31.    后背酸痛,腰部酸痛,腿部膝部酸痛,受冷加重。

  32.    后背油污特别多,多发粉刺,反复不愈。

  33.    胃口不好,挑食,容易出现胃胀、胃痛、泛酸、呕吐等等。

  34.    饭量太少。或饭量大,但是吃得多容易拉肚子、胃痛、腹胀等。

  35.    吃冷东西比如生吃瓜果,喝冷饮等容易拉肚子、胃口难受疼痛等。

  36.    经常性喝冷水,吃冷食,不管夏天冬天。但无明显拉肚子、胃肠不舒适。其实,寒邪伤及其他脏腑乃是必然。比如痰多、肥胖、面色暗、浮肿、腰膝酸痛、静脉曲张等等。

  37.    肝脾肿大,腹水,胆囊炎、结石、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多种疾病,而现疲乏无力、畏寒无热等不足之象者。

  38.    月经不调,包括月经过多、过少,提前、推后,经期过长淋漓不尽或过短,但经质比较稀,色淡,或黯黑有块。

  39.    痛经特别多,急痛、缓痛、剧痛、隐痛、胀痛、刺痛均可见。

  40.    闭经非常多见。因此导致不孕者比比皆是。

  41.    崩漏非常多。但相对来说,漏下更多,包括月经淋漓不尽、经间期出血等。崩中次之,但绝对数量并不少。

  42.    月经两三个月一次,常年如此。经血质地或淡,或暗,或结块。

  43.    带下量多,清稀,或黏稠,有腥臭,或呈现五色夹杂,污秽腥臭。

  44.    经期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闷,腹胀,泄泻,便秘,疲乏,食欲差,易感冒,易上火,易牙龈出血,紫癜,情绪极端不稳,腰腹冷痛,手冷脚冷,暂时性耳聋耳鸣或原有症状加重等。

  45.    夫妻生活正常,有意怀孕而长期不孕,又无明显不适者,要考虑夫妻一方或双方均属“冷美人”。

  46.    孕妇妊娠反应极端明显,极度恶阻,首先考虑孕妇属于冷美人。

  47.    孕妇无其他明显不适或外来影响,多次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48.    怀孕期间明显疲乏、厌食、贫血、水肿、心慌、失眠、便秘、泄泻、畏寒、眼泡浮肿、牙龈出血、脚气、皮肤病加重等等。

  49.    哺乳期奶水明显不足,或奶水清稀。断奶期拖得很久,哩哩啦啦收不住。

  50.    断奶后很久,甚至若干年之后,仍有奶水,月经量少或其他月经不调症状。

  51.    胸部发育不足,过早下垂,萎缩。

  52.    乳腺增生、结节等,但气虚疲乏,身无热像者。

  53.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而见食纳不足,疲乏无力,色白脉弱者。

  54.    子宫下垂、阴挺、胃下垂等多种下垂症状明显者。

  55.    女性性欲淡漠,或性欲激起缓慢,或很少有性高潮。

  56.    男性阳痿、早泄、勃起不坚。早晨无晨勃。

  57.    性生活后明显疲乏,失眠,第二天没精神或过度兴奋,容易感冒或腹泻等等。
  58.    遗精频繁,乃至天天遗精。精液清稀如水。

  59.    阴囊潮湿阴冷。皮肤有炎性病变,生癣或皮肤赘生物。

  60.    肚子肥胖,腿肥胖,下肢肥胖或水肿,按之有坑。

  61.    小便量多,色白,或频数,或小便不禁,或淋漓不净,或浑浊等等。出门不干别的,两眼就盯公厕,见一个进一个,基本相当于卫生监督员。

  62.    大便稀软,一日三五次,乃至十几次甚至更多。

  63.    水样大便,完谷不化;或黏腻,腥臭;卫生纸用了一片又一片,总是擦不干净。

  64.    经常性便秘,三天五天不大便,但无明显痛苦。大便初头硬,后必溏。便虽硬,但不熏臭,或略显腥臭。

  65.    小便虽黄,但尿道无涩痛和灼烧感觉。大便虽硬,但肛门无灼烧感。

  66.    痔疮反复发作,但出血稍暗,大便无灼烧感。

  67.    肛门周围总有潮湿感。前阴总有阴冷潮湿感觉。

  68.    阴部瘙痒,潮湿。有炎性溃疡面,或各种赘生物,色白,或红肿不甚。

  69.    手脚凉,甚至足冷过膝,手冷过肘。夏天稍差,冬天更甚。

  70.    遇到阴雨天,或气温偏低,手脚发木,发胀。

  71.    夏天容易出现脚气,烂脚、香港脚等。

  72.    脚部过度干燥,皮肤粗糙,乃至干裂等,冬天为甚者。

  73.    自觉足下凉气袭人,向上蔓延。冬天容易冻脚。

  74.    手掌容易出汗,起皮、蜕皮、起泡,溃烂冒水等。

  75.    手掌干裂、出血、起皮、蜕皮,肉色红赤。但身无明显热像,甚至明显气血不足者。

  76.    手热、脚热,夜间为甚,手脚必须伸出被外方能入睡,甚至心烦不能入睡。如舌不红口不干身不热脉不实者,非阴虚也,乃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也。

  77.    腰部发凉,肚子凉,尤其小腹凉。

  78.    遇到冷天或冷风吹袭,腰腹冷痛,肠胃不舒服,肚子咕咕响,拉肚子等。

  79.    长期腹泻,甚至拉出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80.    每天早晨拉肚子。五六点钟,还没起床,肚子痛,到厕所刺啦一下子即解决完毕。为典型五更泻。

  81.    膝盖、下肢,受冷酸痛,关节炎等遇冷加重者。

  82.    下肢静脉曲张,紫黑胀大如绳,长期站立或遇冷遇湿加重者。

  83.    皮肤黯黑、萎黄、苍白,无光泽,不润泽,或潮湿。

  84.    自汗明显。或全身自汗,或头面部自汗,或手脚自汗,汗后发凉。

  85.    皮肤潮湿,瘙痒,易患湿疹汗斑疣瘤等各种皮肤病。

  86.    盗汗。但无明显热像,口淡不渴等等。

  87.    皮肤特别嫩,敏感,稍微一挠即疼痛异常,或者出现明显划痕,经久不褪。

  88.    皮肤特别燥,干枯,起皮,容易罹患各种皮肤病,各种疙瘩疣瘤乃至牛皮癣白癜风等。

  89.    皮色暗紫,容易莫名其妙的出现青斑。

  90.    记忆力差,容易忘事;反应慢,理解力差,学习成绩差。容易烦躁。

  91.    心慌心悸,胆小,稍遇意外即紧张心慌,浑身哆嗦,大脑迟钝。

  92.    喜欢安静,喜欢独处。经不起吵闹,在喧闹场合容易烦躁、头晕,对噪音敏感。

  93.    食量不大,但是很胖。俗称喝凉水都长肉的类型。

  94.    不喜欢运动,动则气喘汗出,心悸不可耐。

  95.    失眠多梦,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

  96.    色赤,畏热,心烦,心悸,若脉不实,亦为阳虚也。

  97.    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低血糖、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各种癌症

等等一系列西医疾病,而现疲乏、畏寒、遇冷加重者。

  98.    创伤不易愈合,伤口经久不愈,流脓不厚,类似清水。

  99.    身体疼痛,但痛无定处。隐隐约约,按之不可得。但全身推拿后症状缓解。

  100.  一身上下皆凉。或身热不扬。或头面四肢发热,上火,炎症反复不愈。但腰腹以下呈寒象。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725 女性阳虚多 调理有妙招

曾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忠实读者,跟读《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五年了。非常感谢你和奶奶的奉献,帮助了无数的病人。也让无数象我一样的不懂中医的人,开始信中医,用中医,方便了许多,少生了病。我家许多的小病小痛,都由我在奶奶故事中学到的知识解决,心里有种满足感,也让家人对我刮目相看。笑

我一直怕冷,中医认为是阳虚,用配方陈艾绒泡脚倒是真有作用,泡过之后,全身温暖,睡眠改善,痛经消失……但我坚持不了。

就我所知,象我一样的怕冷阳虚的女性还特别地多,这是为什么?象我们这样的,除了配方陈艾绒泡脚,还要注意什么?如何保健?谢谢!请给予回答,以满足我的求知欲望。再次感谢!

奶奶说,正象网上所说,女子最怕生冷,过去的母亲都指教女孩子,女的最怕凉,吃凉的不养生,会致病,这在1980年之前是生活常识。但在1990年之后,媒体错误养生观念泛滥(主张多吃水果、多喝水,有的直接喝凉水),水果泛滥加上空调和冷饮,伤害了我们的子孙。现在很多女孩子拿水果当饭吃,造成起痘痘、手脚冰凉、脱发、失眠、月经不调、流产、孕期严重呕吐、鼻炎等。更有甚者,现在很多20多岁的女孩子,就开始出现闭经,多可怕?现在关键是概念混淆,9成人不知道水果、生蔬菜、常温饮品为生冷,女性是尽量要避免少碰的,特别是月经将来之前,是千万碰不得的。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充足,能够抵御寒冷,维持正常体温,不会产生怕冷的感觉;如果人体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

其实,怕冷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这里的寒不单指的是身体感受到的外寒,更指的是阳气不足、机能下降导致的内寒。内寒越大,阳气相对越不足,身体机能就越来越不能够应对内邪、外邪的侵袭。现在不孕不育,不易受孕,容易流产,女孩子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症,妇女产后血虚色斑,子宫肌瘤等越来越多,都与寒气重,湿气重有关。

那么,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呢?简单地说,就是五大症状:一、怕冷,二、手脚冰凉,三、消化不良,四、精神不振,五、无精打采。

具体细说就是:

心阳不足的表现有:胸部、心脏部位发凉,稍微劳累点就心慌、气短、情绪低落。

肝阳不足的表现有:萎靡不振,没有生机,容易疲劳,血虚。

脾阳不足的表现有:食少腹胀,肚子发冷,消化不良,情绪忧郁。

肺阳不足的表现有:容易感冒,气喘咳嗽,特别是顽固性咳嗽久治不愈。皮肤干燥粗糙,无华。

肾阳不足的表现有:没有精神、面色发暗、性冷淡、手脚冰凉、腰以下发凉、小便多、夜尿尤其多、记忆力减退,头发干枯无光泽。

那么,怎么办呢?如何补足阳气并调理好自己的内分泌?

一、在中医的成药里面,首推鹿胎颗粒或冲剂。这个鹿胎颗粒用于女性,可以有效调理女性内分泌,而且可以治疗女性的很多疑难杂症,其作用非常全面。这个,可以专写一节,进行介绍。也可以建议杨教授他们进行把关,给女性朋友们做做服务,也向好友们出售这个鹿胎颗粒,不仅仅只为那些大单位服务,这个是现代女性们最需要的,尽管现在鹿胎贵过黄金,但它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二、可以食用艾叶红糖鸡蛋,提高阳气,温暖子宫。

三、坚持用配方陈艾绒泡脚,艾灸,服用阿胶姜茶。

四、我给大家推荐一个食疗补阳的方法,大家可以试吃一下。这个食补方叫做“干姜肉桂羊肉汤”。

原料:瘦羊肉150克、干姜30克、肉桂15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奶奶说,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对生姜比较熟悉,但是并不很了解干姜的功效。干姜多数是生姜晒干或烘干后的成品。生姜偏于散寒,干姜比生姜多了温中回阳的功效,尤其是温暖脾阳的作用显著,著名古方理中汤中就有它。凡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者都比较适合用。

而其中的肉桂,是寒冷季节最为常用的调味食品,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古代凡治疗阳虚之名方,如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皆用肉桂为主药。肉桂甘辛大热,不仅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故凡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用。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更有利于增强补阳祛寒的功效。

夏天肾虚怎么吃 中医支招补阳5法

导读:很多女性都有类似的经历:怕冷!很多女性也经常会问:为什么女人不多怕冷,而男人就不是呢?中医专家的解释是因为女人多"阳气虚"。而春夏是养阳的最佳时节,阳虚的女人们可要抓紧喽~

阳虚体质女性夏季养阳多喝黑茶

阳虚体质特征和寒性体质接近,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嗜眨乏力,男性遗精,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性欲衰退等。 阳虚体质的人平素畏冷,手足不温,易出汗;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

夏天肾虚怎么吃中医支招补阳5法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容易出现的病症则是(缺火内寒)火力不足,生怕寒冷;寒泻。

阳虚体质的人群,平时饮食宜选用温性食品,比如蒜、羊肉。茶叶则宜选用经过发酵的黑茶(如黑茶珍品禅洱茯茶)。黑茶药性味苦、甘、性平和,具有双项调节的性味,能清火,又能温胃散寒,调节虚寒慢性腹泻,还能醒神益思,和胃生津,健脾祛温,化食消积。

在机体调理中针对性热毒、温热、食积等实证最好,对虚寒性肠胃症状也有明显作用,属于典型的温补兼施类饮品。而高节奏的现代生活,高热量高脂的包含习惯和常食辛、辣、味厚食品恰恰是人体的多发病的源头。所以中医提倡阳虚体质喝黑茶保健,防病于未然。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附子为君药。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从附子的生长周期来看,冬至时栽种,夏至时收获,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心为纯阳之剂,大辛,大热之品。大补阳气,还能散寒。治疗阳虚、阳脱必需之药。理中丸,理脾胃,调理脾胃的意思,由于脾胃虚寒,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调理中枢使中枢正常运转。    

出处

原出张仲景《伤寒论》,是主治太阴虚寒病症的主方。现中药生产厂家的说明书只写服法:“口服,一次1丸,每日2次。”而不写“服后法”。原书为“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 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所以“如食顷、食热粥”,目的在于饮热粥以助药力,使其更好地发挥药效。

组成

附子() 100g 党参 200g 白术() 150g 干姜 100g  甘草 100g 制附子大补阳气,散寒,附子大辛,大热,好的附子片用舌舔一下,舌会有麻的感觉。有的老中医讲,服药后口唇有麻木感,就说明附子的用量已经足了,可以暂停服药了。再服有中毒的的可能。党参,在伤寒论中都是用人参,现已改为党参,党参健脾益气,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干姜,是生姜干燥所得,因为其色白,又称为白姜,与生姜相比,干姜的温热之性比生姜要厉害,但仍具有降胃气、止呕吐的作用。干姜与附子同用,温阳散寒之力大增,“附子无姜不热”,就是说,但用附子其温热之药力大减。甘草这里应为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兼具调和作用。

总的说来,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功能主治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适用证  适用于阴寒体质,阳热体质禁用。

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神疲,面色白,肢冷,脉软,尿清,便溏

判别阴寒体质与阳热体质的纲领:

阴寒体质:

神——精神萎靡,目光无神,面带倦容。

色——面色晦暗或暗黄,萎黄,或者黄白,无光泽。

形——形体偏胖,肌肉偏松,或有浮肿。

态——喜静厌动,容易疲倦,但欲寐。

平素表现——畏寒喜温,四肢发凉,或腰以下凉冷。大便偏溏,小便清长。口和或喜热饮。

阳热体质:

神——亢奋、易烦躁,焦虑,失眠多梦。

色——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眵,唇红。

形——偏瘦,体格较强健。

态——亢奋、好动。

平素感觉——口干口苦,喜凉恶热,喜冷饮。皮肤常有疮疖。便干,小便短赤。

再交给你一招:云南名老中医,火神派的代表人物吴佩衡常用的诊断方法:哈气吹手心,如果手心有热感,说明阳气不虚。如果没有热感,说明阳气虚了。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

还有一招:问病人寒热情况,当然不能在感冒发热时问,这时问,病人总是怕冷,这是恶寒。平时不发热的情况下,问病人怕热?还是怕冷?病人怕冷,多属于阳气不足,即阳虚。

禁忌症

凡是阳热体制,都不适合不用。

五禁——面赤;

舌红苔黄燥;谵语,狂,心烦乱;尿短赤,脉数实。

药后三问:

三问是:服后睡眠、小便、动静三方面的变化,如三症亢进,则附子减量或停用。即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正常反应。

具体应用

1腹泻  本药是理中汤加附子而成。对于明显是受寒或食生冷而引起的水样腹泻,没有肛门灼热感,没有里急后重感的,都可以使用,西医对于这类病证是按急性肠胃炎治疗,但输液打针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有的甚至会加重病情,这种情况下服用附子理中丸是最合适的,对于稍食生冷就腹痛腹泻的脾胃虚寒型人群,可在冬季服一段时间,但不可长服,以防附子药性过热。

王女,16岁,随父母侨居澳洲,吃西餐伤脾胃,食后即泻,西医无效,乃归国求医。服沈阳中医研究院中药四十余剂,每次160元三副药,服后病如故。又去著名的儿科中医小儿王处求医,亦无效果。国内西医谓为心理障碍,没病,不予医治。求医八个月,费用七八千,不见一丝效果。
 2003326日,彼邻居来电话代为求治,云病人食后即泻,泻后又饿,周而复始,每日如是,现已骨瘦如柴,精神萎顿。

食入不化泻出,有降无升,胃能容而脾不能消,责其中焦无火也。求其根本,则坎阳虚衰,坎阳不足则上升无力,中土乏生化之力,脾胃失运化之权。治当中下并补,扶阳抑阴,俾其生气旺盛,自能消化饮食矣。与附子理中汤。

干姜60克,白术30克,党参60克,炙甘草30克,黑附子30克。七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服一碗,下午三时服一碗.
 28
日晚,病人邻居又来电话,云病人早七时服药后,不到一分钟,先感胃中发热,随后头上如同炸裂般疼痛,头皮发麻,面上如中风状,麻木抽搐不已,舌头发硬,吃橘子不会吐子。接着浑身发麻,腿抽筋,恶心想吐。但吃饭后没有泻。症状从早七时一直持续到下午一时方平复。一时多浑身觉疲倦,睡了一觉,原先手脚冰凉,服药后麻木时手先觉热,接下来脚上麻木,随后脚上亦热。

因反应剧烈,晚上病人不敢再吃药,邻居打电话来问,告乃排病反应,但吃无妨,方再服。服后腹泻四五次,原先总觉饿,食后即泻,泻后马上又饿,今日食后不再觉胀觉饿,食后亦未泻。晚间十时多脸上又发麻,全身从脸上向下发麻,但没有抽搐,持续一小时所有,半夜二时多呕吐一次。
 30
日,病人邻居又来电话,云第二天早晨服第二服药后肚子发麻,随后开始腹泻,持续一日,至少五六次,所泻全是清水。中午饭后没有腹泻。晚间再服中药后不再有反应。当日早晨食后觉饱,没有腹泻,病人高兴异常,云八月中头一次吃饭后没有腹泻,并感觉吃饱。

二剂药服完症状基本消除,嘱将五剂服完,以巩固疗效。
 524日反馈:服药后,过去的症状全部消失,体重渐增,现已恢复正常。共吃五服药,药费一服七元。

所谓服药不眩瞑厥疾不瘳,此之谓欤?

2脚癣  附子理中丸将本品研极细末,加蜂蜜调为膏状或加水调为糊状,涂敷于患处,外以纱布覆盖,每日换药23次,经过23天即可获愈。

     3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小腹隐隐作痛,绵绵不休)

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病邪内侵,导致湿热淤毒,潴留下焦,日久则气血淤滞,络脉失和,甚至结成淤块。故治疗需以行气活血,清利湿热为主。
但是久病多虚多寒,用常规方法难以获效,我曾治用附子理中丸治疗多例 慢性盆腔炎 均治愈。
  “
附子理中丸按照说明书服用,最少要服三个月,每服七天停三天,连续服。

4小儿多涎症

初学医道,小试牛刀。大三时,回家过年。返济南时,托朋友购火车票。去朋友家取票时,小坐一会。闲聊,朋友子5岁,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朋友说,只一事相烦,孩子终日流口水不断。口水清稀,舌质淡红,舌面上津液汪汪,几欲滑脱。不敢吃冷食。脾胃阳虚明显。建议服用附子理中丸。后来又见到家长时,说起,孩子服用了2合附子理中丸,就不再流口水了。那时的病例对我是一种鼓励与鞭策,是我学中医更加有信心了。

5胃脘疼痛

曾治一小儿,因吃雪糕、冷饮过多,导致胃脘疼痛,食少纳呆,舌淡苔白,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被当地医院诊为慢性胃炎。家长说,自从得病后,患儿自己不敢再吃生冷之物,从不再开冰箱找冷饮、雪糕。这是典型的脾胃虚弱,寒邪伤阳所致,附子理中汤三剂,附子理中丸两盒,先服用汤剂,再用丸剂。一个月后,家长来电反映,药后,胃就不同了。现在又感开冰箱找冷饮了。我嘱他说:一定要控制量。不然还复发。

6痛经

有一病人,第1次来月经时候用冷水洗了,从那开始每次都疼。现在每次来都肚子疼,怕冷,上吐下泄!不管春夏秋冬只要来月经的第1天都要在有电热毯上和N层被子下面,肚子上还用热水袋,还要起来不停的上厕所,把肚子里的东西吐光,排光~每次都吃去痛片顶着,因为到目前没发现别的药能起决定作用!10年了,月月都是这样,快痛苦死了!坚持服用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丸。半年后,不再痛经

 7手足不温

手足不温,就是总是感觉手足冰冷。许多中青年妇女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另外,许多高龄老人也容易出现这个症状。出现这个症状,就说明体内的阳气不足了,这时就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这个丸子即可以健脾胃,又可以助阳气,可以很好的改善手足不温的症状。另外,高龄老人服用这个丸子,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抗衰老,延长寿命。服到何时为止?如果服用一段时间,赶到口干咽燥,就可以停用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服用。

8醉饭症,吃过饭就必须睡觉,称之为醉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清冷,胃寒怕冷,舌质淡红,苔白厚,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服用附子理中汤加减,一周后醉饭症状消失,因做销售工作,经常出差,后就服用附子理中丸。并嘱其多食羊肉、狗肉,以温补阳气。后又来诊,醉饭症已完全消失,体质大有改善,嘱其可间断服用附子理中丸。

节气概述

大寒是全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300°

养生:戒躁养神

重点体质:阳虚体质

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大风、低温来袭,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节气风俗

节日民俗

按照我国的传统风俗,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里,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之中。此时,人们常为过年而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准备各种祭祀供品,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可见,大寒节气期间是充满了喜悦与轻松气氛的。

饮食习俗

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会开始顺应季节的变化——进补量逐渐减少,饮食中多添加了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大寒节时,广东佛山民间有用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

节气气候特点

节气三候

“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一候:母鸡开始孵育小鸡。

二候:征鸟是指凶猛、有攻击性的鸟类,如老鹰、隼等猛禽。它们因饥寒交迫之苦,仍遨翔天际,展现杀伐本能,追捕猎物。

三候:寒冷已极,河川的水结冰直透到水底,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块。

气候特点

气象观测记录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南方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多为6~8℃,比小寒高出近1℃。但“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很好地说明了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同时,小寒、大寒还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节气养生

养生概述

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起居上应该做到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保暖,穿外套,戴口罩、帽子、围巾。

饮食养生

生姜可以温阳,促进血液运行,驱散寒邪。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我们可以在做菜的时候放些姜,还可以口嚼生姜,甚至可以把生姜切片以后放在肚脐上进行保健。

阳虚体质的人,可适当多吃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羊肉、牛奶、童子鸡、虾、韭菜、生姜、糯米、芡实、桂圆、栗子、荔枝、樱桃、桂皮等,平时应少食生冷黏腻的食物。在此要特别提醒,阳虚体质者即便是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比如冰水、冰淇淋、冰西瓜等。

情志养生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凡事不要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体质养生

阳虚体质的人一般面色发白,眼睛、眼泡看上去很晦暗,口唇颜色多是淡的、不红润,头发总大把大把地掉,汗也出得比一般人多,大便大都是稀的,小便颜色清、量多,最受不了寒冷,不喜欢过冬天。

节气体质丨到了大寒,才知道怕冷不是因为天气冷

看看你是哪种阳虚

卫阳不足

卫阳不足,主要表现为身体怕冷、怕风,尤其是会出现四肢甚至腰背怕冷等一系列寒的现象。

女性,65岁,身体各方面都还不错,每年到医院体检也没什么不好的,各项指标都挺正常。但就是全身怕冷得厉害,夏天的时候大家穿短袖、裙子、短裤,她得穿六七件衣服,到了冬天,她秋衣两件、毛背心一件、毛衣两件、外衣一件、羽绒服一件,脚上穿着棉袜、棉鞋,从内到外裹得严严实实,还怕风。

这是典型的阳虚体质,主要表现在阳气卫外功能不足,也就是卫阳不足。

中焦阳虚

中焦阳虚比较常见,最典型的症状是胃部怕冷,不能吃寒凉的东西,一吃就腹泻。

53岁的王女士,当还是小女孩时,她就羡慕别的小孩能吃冰淇淋,因为从记事开始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她从来都不敢吃凉的东西。她的胃部老是怕冷,一吃寒冷的东西马上就拉肚子。她甚至都不能吸凉气,就算是打开冰箱门都会马上觉得胃部不舒服。

下焦阳虚

下焦阳虚,主要表现在腰部、屁股、生殖器怕冷等。还有就是小肚子一吹风,马上就不舒服。

严某,男,51岁,正处在男性“更年期”阶段。他平时其实身体还不错,年轻的时候爱好踢足球。但现在呢?他双足、双膝、双肩时刻是凉的,怕冷得厉害。冬天的时候,即使是在有暖气的室内,他穿着棉袜、棉鞋,膝盖也照样冷得好像不是自己的了。

治疗阳虚的“名方”

卫阳不足的人,有的主要表现就是怕风,一吹风就头痛,全身关节怕冷得厉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吃玉屏风散来益气固表。

中焦虚寒者,主要表现在脾胃阳虚上,出现肚子怕冷,一吃凉的就腹泻、拉肚子,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吃理中丸。理中丸除了温中祛寒外,还可以补气健脾。

对于下焦虚寒者,表现为腰部、膝盖怕冷怕风的,生殖机能减退的,可用大家都知道的一种药——金匮肾气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华佗遗训:不论脾有病,胃有病,一味特效中药,让你从此不再有脾胃病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当脾胃强壮时,我们所吃的食物才能被胃消化吸收,从而转化为全身的营养气和血液。因此,脾胃可以足够好气和血足,气和血足可以健康、辐射。虽然脾胃很重要,但也特别容易受伤。

让我们谈谈脾胃中最常见的疾病。

1.单纯脾虚

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松动等症状,许多人也会出现疲劳、无精打采、总是醒着等症状。

2.脾胃虚弱

主要表现为不想吃,或者想吃多一点胃胀,胃不舒服,爱打嗝,经常腹胀,而且有大便不成形。

严重的人也会出现抵抗力下降,内脏下垂,包括子宫脱垂,肛门脱垂,衰老等明显的气体缺乏现象。

3.脾虚湿

脾虚不能运水谷,它会引起水湿,在体内淤积停滞,形成痰湿。

痰湿易影响我们的头部,导致眩晕;痰湿停留在身体中部,主要影响我们的消化器官,易出现上腹胀和疼痛,恶心、酸等症状;4.脾胃阳虚

阳虚最明显的症状是害怕感冒。

因此,脾胃阳虚者表现为寒胃痛,常觉得他们吃的食物不消化,不敢吃冷,小胃凉,四肢冷。

只要你确定你的脾胃问题,那么无论是阴虚阳虚还是湿湿生,你都只能用这种中药,久而久之,也可以调理自己的脾胃疾病。这种味道是特别有效的中药--白术!

白术味苦,甜,能健脾益气,干湿水,止汗安胎。

很简单:白术30克,泡水,每天喝茶。

若脾胃虚寒较重,用油炸白术30克。

当然,如果你对你的脾胃问题做了彻底的分析,那么根据其他一些中药和白术的适当症状,效果会加倍!

单纯脾虚:白术30克,泡水可。

脾胃虚弱:白术30克,黄芪10克,水,代替饮茶。

脾虚湿盛,导致头晕:白术30克,天麻10克,加水熬半小时,代茶饮。

脾虚湿盛,导致腹胀、反胃、反酸:白术30克,陈皮10克,砂仁3克,泡水,代茶饮。

脾虚湿盛,导致腹泻或大便不成形:白术30克,茯苓15克,加水熬半小时,代茶饮。

脾胃阳虚:炒白术30克,干姜10克,泡水,代茶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