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动 | Facebook高管揭秘高效运营的6个关键,都很重要!

 书语人间 2020-01-03

与智者对话,10分钟读懂一本好书,

点击上方书语人间关注我们哟!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第233本书

《互动

今天,灵遥将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互动:Facebook高管20年高效运营策略》。

在这本书,Facebook的战略性项目——社群业务的负责人詹妮弗·杜尔斯基将详细地为你讲述:

在过去的20年里,数百万普通人是如何通过设立清晰明了的愿景、讲述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与举足轻重的人物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等方式,建立起一个个高粘性的社群的。

因此,无论你是一位公司的老板,还是一个社群运营,都应该读读这本书,向Facebook取取经。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01. 
愿景:社群的灵魂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社群,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也给了每一位普通人,带领一个团队,创造价值的机会。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去高效运营一个社群。

缺乏共同的愿景、没有切实可行的运营方案、不懂得如何调动群里成员的积极性等问题,不少社群都在成立了不久后,变成了一个个充斥着广告的死群。


那么,社群运营的关键,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你把一个社群越做越火呢?

在读到了这本《互动》后,灵遥似乎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过去的20年里,她曾经帮助过数百万人创建社群,调动了数亿人的积极性,解决了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如,针对女性的霸凌行为和暴力事件、对残障人士的歧视、对贫困地区生活条件的改善,等等。

并且,令人激动的是,这些变革的引领者,既不是一呼百应的社会活动家,也不是赫赫有名的企业家,而只是一个个普通人

换言之,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运用这本书里的方法,让一场变革如星星之火般燎原。


那么现在,先让灵遥先用一个故事告诉你,到底是什么让一群人愿意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这是一场发生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讲。

在这个演讲的最后,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声情并茂了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黑人与白人,情同手足,携手并进的画面。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on the red hills of Georgia,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s and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 owners will be able to sit down together at the table of brotherhood.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马丁·路德·金 《 I have a dream 》

最终,这个经典的演讲,打动了包括肯尼迪总统在内的各阶层白人的心,不但促成了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正式结束了美国黑人的被歧视地位,还了其他国家对黑人的态度,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这,便是愿景的力量,怕它很微小,也能够激起人们的斗志,让改变发生。


那么,一个吸引人们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的愿景,都有哪些特点呢?

一方面,这个愿景,一定要足够清晰。

举个例子,麦肯锡咨询公司,就在设立初期,把它的愿景描绘成致力于「解决企业重大管理问题的咨询公司」。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尽管也曾一度承受着来自行业内,如,波士顿咨询公司,等强大对手的竞争压力,麦肯锡咨询仍然以愿景为指南针,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和卓越的学习机制,来不断地提升公司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另一方面,这个愿景,一定要有足够吸引人。

在创建愿景的时候,你一定要问问自己,你都希望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以及,让这个世界变成那个样子为什么如此重要?

因为,只有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愿景,才能让别人明白为什么他们应该参与其中。



02.

故事:传播你的愿景


不过,仅只有一个抽象的愿景是不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才能让你的愿景深入人心,吸引更多人的参与与支持。

那么,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呢?来和灵遥一起看看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是如何发起「另一个选择」(option B)的吧!


丈夫因突发性疾病去世后,她曾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快乐。每时每刻,伤、孤独、恐惧、自责等情绪,都在吞噬着她的灵魂,让她一度喘不过气来。

后来,在沃顿商学院知名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的帮助下,她选择走出家门,积极寻求帮助,与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倾诉自己的悲伤,一步步地从失去丈夫的悲伤里走了出来,重新拥有了获得快乐的能力。

于是,她把自己的经历,写进了《另一种选择》一书里,来鼓励更多的人直面人生的挫折,重新找回生命的意义。


最终,她的故事引发了数千万人的共鸣。人们纷纷把她的书推荐周围人的,并在网络上自发地组织了option B运动,共同抵御悲伤。

这个运动,之所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她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她的真实和坦诚,既让我们为之感动,也鼓励更多的人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困境,积极应对;

二是她在故事里告诉了我们都有哪些人可以参与其中换句话说,她找到了一群与自己有过相似的经历和感受的人,并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仅有相似的经历,还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如,善良、包容、懂得感恩,等等。

三是她给了大家一个行动的方案,即通过主动帮助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内在复原力,重新收获快乐。


从她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家企业,或是团队里,一定要有一个会说故事的人,把团队的愿景用生动的语言,讲出来,让更多的人点赞。


03.

关键人物:说服你的韩信


除了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外,你还要寻找并说服关键人物。

什么是关键人物呢?

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是一个在举手投足间,便能够决定你未来的人。比如,楚汉相争之际,韩信便是那个关键人物,谁得到了他的支持,便能够得到天下。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社会活动家,都懂得如何去说服决策者。

有的人,会把这些关键人物当成是靶子,想出各种阴招来逼他们就犯,如,电话骚扰、邮件骚扰、游行示威、请愿、抵制等。


结果,他们越是这样做,越是会被关键人物当成是敌人,不仅矛盾越演越烈,而且问题还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常言道「和则胜,分则败」,谁要想成事,都离不开周围人的支持。

所以,面对关键人物时,对着干可不行,我们得在了解自己同时,体谅他们的感受,提出采取最有利于双方的合作方式。

比如,离开了苹果公司后的乔布斯,在回归前,就清楚地认识到了苹果在PC市场上的艰难处境。

于是,回来后的他,便收敛了自己的脾气,发挥自己在战略定位和技术上的优势,与董事会,和合作商保持着互惠互赢的关系,最终赢得了大家的支持与认可。



所以,服关键人物的方式,从来就是不是把决策者当成是「靶子」,而是把他们定位成潜在的长期合作伙伴,了解他们,并最终找到一条能够让双方共赢的途径。


04. 

直面恐惧:战胜自己


在了解了你自己和关键人物后,你便要克服恐惧,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赢得对方的支持了。

在阿里巴巴创办初期,即便是厉害如马云,也曾面临过资金短缺的问题。于是,他便前前后后找了几十个投资人,试图说服他们注资阿里巴巴。但是无一例外,小米创始人雷军、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等人,都拒绝他的请求。


最终,在「小灵通之父」吴鹰的帮助下,马云顺利地见到了软银的孙正义,用自己的口才在6分钟内成功说动了孙正义为阿里巴巴投资3500万美元,顺利地熬过了互联网的寒冬,一步一步地做到了今天这个位置。


有时候,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得先放下自己的恐惧,向每一个你认识的人寻求帮助。毕竟,面对一个双赢的提议,作为决策者,又有理由去拒绝你呢?


05.

说服:用数据说话


不过,说服关键人物,仅仅是以情动人是不够的,你还需要用数据来支持你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

在雅虎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作者承担起了一个宣传门户网站改造,提高雅虎市场占有率的工作。

然而,公司里偏偏有一个高管,在会议一开始就先声夺人地告诉作者「我只知道我们为这个活动花了太多的钱,结果却毫无成效,所以我绝不会让它继续下去了」。

为了说服他的支持,作者便用数据来告诉他,在执行活动前后,雅虎市场的占有率,究竟增加了多少,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一个决策者,其实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必须为了一个可能奏效,或是有可能完全不奏效的事情,冒险赌上公司的资源,承担着巨大压力。

所以,如果你希望说服他们,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你应该用数据,给予他们充足信心和理由,来告诉他们为什么应该支持你的决策。



06. 
团队:管理 or  领导?


最后,我们来看一起看一下,如何打造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

事实,无论你是在创办一家企业,在一个现有的机构里提出一个理念,还是在家里提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若是没有其他人的支持,你也就很难取得成功。

也正因为如此,你才要时刻牢记:组建一支最强队伍,带领他们征战四方~


不过,想要打造一支超强团队,只给钱或是给画饼还远远不够。你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了解你的团队成员,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比方说,在一个团队里,有的成员会望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不仅做着有意义的工作,还能够支撑起其他人的工作;有的成员,则希望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从中循序渐进地学到新的知识;有的成员,则希望与自己尊敬、敬佩和信任的人在一起工作。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团队成员始终对工作保持热情,那么,在安排工作时,你也得将心比心,充分考虑到团队成员的感受。

比如,婴儿有机食品制造的公司创始人尼格·格里默每周一,都会在早会上,通过分享某一位消费者的一张照片和故事,来告诉大家这位消费者都因为公司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照片,才让团队成员们意识到:自己每开启新的一周的,便帮助了更多的人。这样,他们便能用满腔热情,去面对新一周的挑战了。

第二点,是始终信任的你的团队,在给予他们挑战的同时,对他们寄予厚望。

早在1966年,哈佛大学的研究员罗伯特·罗森塔尔就率先证实了寄予厚望能带给人的巨大威力。

他来到了一所学校里,要来了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名单,宣称自己是一家智力机构的资深研究员,然后,公开肯定了班里的几位学生,认为他们天资卓越,将在未来取得超凡的成就。


结果,在他说出了这几句话后的8个月后,这几位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的成绩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

事实上,这几位学生,只是他随机抽取的。

真正让改变发生的,是他与教师们对这位学生的厚望与关注。正是这些关注,才让这些学生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于是,他们便更加地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改变。


所以,请时常肯定你的团队,像刘备肯定孔明那样,他们不仅能回馈给你更好的业绩,还会把你当自己人,为你赴汤蹈火。

第三点, 是在你和你的团队,以及潜在拥护者间,建立起坚实的信任关系,让他们相信自己在这个团队里,始终都是安全的。

那么,你都可以做些什么来为你的团队成员,营造出一个安全的氛围呢?


在一开始接触时,你就得抱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去了解他们的诚意,明白他们都是谁,都在乎些什么。

比如,在一个活跃的社群里,一定会有一小群人扮演着小管家的角色。他们会在有新朋友加入时,对他们表示欢迎,邀请他们做一个介绍。而在社群里出现不当行为时,他们也会及时地做出反馈。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你才会在这个社群里,感觉很舒服,并愿意一直待下去。

当然,作为一个领导,身先士卒也是融入团队的好方法。

比如,在担任一艘皮划艇的舵手时,作者就会主动地陪着队员们,去完成每一次赛艇下的练习,如,在沙丘上苦练每一轮爬坡奔跑,在体育场完成每一组爬梯训练,和在冰天雪里完成每一次拉练。

到了艇上后,队员们也会把作者当自己人,听从作者的指挥和建议。

所以,如果你想要鼓励他人,那么请确保你能够投入其中,切身体会他们的感受,并主动付出更多的努力。

最后一点,是学着体会团队成员的难处。

因为,他们除了是你的团队成员外,也是别人的爸爸、妈妈、丈夫、妻子、儿子、儿,也有自己的生活。


来看看谷歌,这家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都是怎么做的吧?

在有员工做了父亲后,Google会为其提供了6周的带薪休假,让他们回到家里,帮助刚刚分娩的妻子照顾孩子,体会做父亲的喜悦。

除此以外,谷歌会在员工生育后,很快地发放一份「奶粉钱」,帮助他们承担起为婴儿购买尿布和食品所需的费用。

结果,自从这个政策实施以来,谷歌公司女员工的离职率下降了近50%

由此可见,在生活里,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假如你能够看到对方的不容易,陪伴他们度过这些艰难的时刻,你们之间会真正搭建起一条牢不可破的纽带,一起冲破困难,实现愿景。

这也正如木法沙在《狮子王》里对辛巴所言,对一个领袖来说,比强大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包容与体谅。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祝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